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有哪些

①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的纲常名教成了立法与司法的指导原则,维护三纲五常成了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由汉至隋盛行的引经断狱,以突出的形式表现了儒家思想对于封建法制的强烈影响.中国封建法律与西方不同,西方中世纪法律体系中涂有神灵色彩的宗教法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起过维护封建统治的特殊作用.但在中国,早在奴隶制末期神权法思想已经发生动摇.在中国封建法律体系中,不存在中世纪西方国家那种宗教法规,儒家的纲常名教代替了以神为偶像的宗教.

②维护封建伦理,确认家族法规.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因此,宗法的伦理精神和原则渗入并影响着整个社会.封建法律不仅以法律的强制力,确认父权、夫权,维护尊卑伦常关系,并且允许家法族规发生法律效力.由宋迄清,形形色色的家内成文法是对国法的重要补充,在封建法律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④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良、贱同罪异罚.中国封建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从曹魏时起,便仿《周礼》八辟形成“八议”制度.至隋唐已确立了“议”、“请”、“减”、“赎”、“官当”等一系列按品级减免罪刑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又从法律上划分良贱,名列贱籍者在法律上受到种种歧视,同样的犯罪,以“良”犯“贱”,处刑较常人相犯为轻;以“贱”犯“良”,处罚较常人为重.中国的封建法律,同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封建法律一样,是以公开的不平等为标志的.

⑤诸法合体,行政机关兼理司法.中国从战国李悝著《法经》起,直到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大清律例》,都以刑法为主,兼有民事、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的混合编纂形式,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直到20世纪初清末修律才得以改变.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央虽设有专门的司法机关,但它的活动或为皇帝所左右,或受宰相及其他行政机关所牵制,很少有可能独立地行使职权.至于地方则由行政机关兼理司法事务,二者直接合一.宋、明、清的路省一级虽专设司法官,实际仍是上一级行政机关的附庸.在整个封建时代,中央司法机关的权限不断分散,地方司法权限不断缩小,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结果。

THE END
1.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蓬勃生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自信、有底气、有定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既是我们的智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OTgxMjgzNg==&mid=2247530871&idx=2&sn=324e2ef6e081c909ba97180c5c79bcd7&chksm=fa1541226f2e39b24458a742011aa979dab3a242a9f912a2cbdbb309cbd2eec923db85556a82&scene=27
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西南民族大学本课程系统展示中国历代法制主要内容,阐明中华法制文明基本精神,探求中国自古以来法制变化发展的规律性,批判地吸收与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的精华,丰富法学人文化底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剖析传统法律精髓,感受古法之美。从法律精神、法律形式、法律制度、司法理念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色及其影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wun03011012341/21231395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回顾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初心和本愿,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治思维、法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487107860951564&wfr=spider&for=pc
4.中国传统法律文化.ppt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刑罚 第四节 法律的象征、仪式和符号 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刑 “刑,刭(?)也。”指用刀割脖子, 特指杀头。 “刑,罚罪也。”泛指对各种犯罪的处罚。 刑起于兵:“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1/8056055077002021.shtm
5.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了一场大裂变、多元化的运动。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经基本形成。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正式确立了儒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经历魏晋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6.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中国科学院大学 雁栖三层北区流通阅览书库 在架上 D909.2/101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分享 相关推荐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 作者:王炯华 ISBN:756092379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1 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作者:魏黎波 ISBN:978703058154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0cc999bb663fdaa6e46baa9827d50b9c
7.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民刑有分、重刑轻民,礼法结合、以礼代法和行政监理司法的主要特点以及类推裁判、无讼是求.以法治吏等的特征。其形成主要受到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治模式和思想意识四个方面的影响,因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在体系结构、价值取向和法律观念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主 题词]:法律文化;http://www.yidu.edu.cn/103110/detail/article/5774030eede4fe1a808bdea5.html?q=%E5%8D%8A%E9%9F%B3%E5%8C%96&org=103110&uorg=999999
8.道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教会法体系,宗教对国家法律的影响也不那么显著,但宗教仍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传统社会的法律观念、行为规则和司法实践。本文以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宗教——道教为线索来展开分析,主旨在于论述道教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藉此凸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宗教性的一面。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27
9.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司法独立110网律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重实体轻程序的特点。从皇帝到人民都认为:只要坏人受到惩罚,获得了公正的结果,法官采用什么手段都无关紧要。相对应的是采用纠问式的审判方式,即司法官员集法官、检察官、侦查员各种角色于一身。在这样传统法律文化影响下,中国的老百姓对清官的秉公办案没有任何程序方面的要求,关于清官的传诵,多是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99.html
10.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其形成基础摘要 礼法融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为立法原则、以礼教为确定犯罪构成的理论依据和以礼教为制定刑罚的准则。礼法融合有其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组织基础和文化基础。礼法融合的传统法律思想在一定时期对于社会稳定是有利的,但对建设法治社会是不利的,所以超越礼法融合的法律意识,是我们未来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22/5455947.shtml
11.河南衙署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这也和众多衙署中经常出现的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它们上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深刻蕴涵的“民本”思想,也是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选自《河南法律史》)http://www.hafxw.cn/magazineInfo/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