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天人和谐,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诸如立法、司法及审判,都在印证着天与人相和谐的法律观念。

“天人和谐”的思想大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但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的时代。先辈们认为“天意”可以通过“天象”、“天文”——天的外在表象予以窥知的。因此,人们必须根据“天象”窥测“天意”把握“天道”运行的规则,从而安排农业生产、组织政治活动等。可以说,天象、天意、天道成了人事行为的终极依据。这样,寻求“天人和谐”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法律及观念。

首先

“天人和谐”体现在法律思想中。既然一切人事行为都要以“天道”为根据,所以中国古人认为,礼、法律都是“天意”的反映和模写。因此,夏商周的君主有“天讨有罪”和“恭行天罚”的正义行动。在古代社会,有“则天立法”的原则,即:制定法律的行业本身必须遵循“天道”顺“天时”;法律的内在精神和具体内容也都必须体现“天意”、“天道”。因此,学者将其根据如下:“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制定,遵循‘则天立法’原则,以‘天’为制定法律的最终根据;在法律的实施方面,实行‘刑狱时令’、‘灾异赦宥’制度;对于人命案件的处理,适用‘以命抵命’原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法律的自然主义特征”。《唐律疏议·名例》记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是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刑德”和“礼法”关系所作的“天人和谐”的思想解释和明证。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法律是以“天人和谐”为终极理想的法律。而“天人和谐”的法律思想其旨在追求“人”的道德完善,寻求社会秩序的完善协调和自然秩序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社会、自然秩序之间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趋向。“天人和谐”的法律思想。总体上说是为封建等级制度作论证,并为之服务的,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的精神境界,追求社会中“人”的道德自觉,重建法律的道德基础,具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价值;而其具体内容,如“则天立法”、“刑狱时令”、“灾异赦宥”等的具体做法,则无任何现代意义和价值。

THE END
1.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自夏代步入阶级社会以后,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以往的氏族、部落的原始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生长发育。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了一场大裂变、多元化的运动。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经基本形成。而汉武帝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2.中国古代有()的法律传统?中国古代有()的法律传统? A.重刑轻民B.以法代礼C.重民轻刑D.重农抑商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其原因主要有()。 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B.海水较浅,水温较高C.海水与黑海交换频繁D.河流携带的饵料丰富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是中国之治的最大底色。 A.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6a30b2c78a44b2d8acdead88f978e69
3.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作者:张晋藩(笔记)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礼法互补可以推动国家机器有效地运转,是中国古代法律最主要的传统,也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 第二章 以人为本 明德慎行 1、先秦时代的重民思想,经过儒家的提炼和升华,终于演绎成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其成熟的形态和标志就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仁学”的创立,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由神本位向人本位过度https://m.douban.com/note/76316568/
4.中国传统法律文化.ppt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刑罚 第四节 法律的象征、仪式和符号 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刑 “刑,刭(?)也。”指用刀割脖子, 特指杀头。 “刑,罚罪也。”泛指对各种犯罪的处罚。 刑起于兵:“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1/8056055077002021.shtm
5.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其形成基础“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相互敌对的观点,而讲求天与人的统一。”天人合一思想在治国之道上表现为法天而治,效法天道以行人道。因此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春秋决狱”、“存天理,灭人欲”等等理论在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得到了贯彻与落实,也由此推动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22/5455947.shtml
6.何为中国传统法制中的“例”法信何为中国传统法制中的“例” 评《历代例考》 段秋关 西北大学 有人类即成社会,有社会即有法律。法律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其范围不可能仅涉及刑事而不及其它,古今中外,皆尽如此。中国古代的法律,就其内容而言,是行政、经济、刑事、民事、军政、学校管理等诸类规范并存;就其法律形式而论,有律、令、格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13858
7.中国传统法律文明的简约之道中华传统法律文明在法律创制层面,长期秉承简约之道,此于当代“法治中国”建设或许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先秦思想家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令简约”理念是对历代治乱兴衰历史经验的深刻省思,也是支配中国数千年立法走向的精神指引。以简约作为基本标志的良法善治,成为评价不同时期法制状态的重要标尺。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11/id/3590699.shtml
8.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有哪些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这些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体系。以下是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些主要方面的概述: 一、宪法相关制度 中国古代虽未有现代意义上的宪法,但存在一系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和制度。如《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等,这些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皇帝的权利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3d37a9ddbfea2001016
9.贺卫方:中国古代司法的三大传统贺卫方:中国古代司法的三大传统 文/贺卫方 近年,司法改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而当这个社会正在不断地呼唤着司法公正的时候,我们的司法制度好像没有办法去回应我们的社会需求。很多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是因为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游戏规则(法律的准则)使得交易的安全得以保障,如果没有严格法律制度来https://www.cnr.cn/xjfw/2014xjfw/2014xjfwws/20151130/t20151130_5206383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