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网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归纳出三种形式,分别是裂变、撞击与融合,他用“满天星斗”来形象地总结中华文明的多元统一,结论便是古代各族人民在中华辽阔国土上创造了历史。的确,传世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能证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交流与融合,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

就法律的起源而言,考古发现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习惯与制度,且这些习惯与制度,会随着人群的迁徙,发生碰撞与交融,乃至成就统一的文化。《尚书》记载,“苗民弗用灵,制以刑”。这是说在上古之时,作为华夏族之外的苗人,就已经创造了墨、劓、刖、宫、大辟这五种刑罚,这应该是传世文献中关于传统法律文化最早的记载。其后华夏部族征服了三苗,却不废其刑,反而将之运用于所辖各地,这便是盛行于先秦时期的“五刑”。

其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传统帝制法制得以确立的时期。其间,中原王朝自然会制定法典和各项制度,用来治国理政,出现了诸如《秦律》《九章律》等著名法典。与此同时,周边少数民族同样注意用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如一向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匈奴各部,就曾经设范立制,史载:“其法,拔刃尺者死,坐盗者没入其家;有罪小者轧,大者死。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

何以“北优于南”?究其原因,还是上述陈寅恪所说的“集当日之大成”,就是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取精用宏,择善而从,最终创造统一的制度,而不像南朝固步自封。此期法制总的方向是法律的进一步儒家化。这也是一个由两汉“儒法道杂之”的法律体系向儒家化法律体系过渡的时期。上承两汉之遗绪,下开隋唐之辉煌。

至隋唐时期,王朝空前强盛,法制亦达到一个巅峰状态,且流播异域,大放异彩,成就了中华法系的辉煌。中华法律文化的代表——《唐律疏议》,既可视为一个蓄水池,将此前灿烂的法律文化尽数囊括其中;又可视为一个分水岭,其后十二个世纪的传统法制,无一例外都会从中汲取资源。而此期,与唐政权并存的吐蕃、突厥、南诏、契丹等,也各有其完整的法制体系。唐朝政府对这些政权的法制体系,也并不排斥,因为唐法律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统一的,且对于传统的“华夷之辨”,采取弥合之态。统治者在对待民族事务时,表现得非常大气且开明,如唐太宗即曾指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正是有这样一种开明的认识,使得唐代法律制度远远超出了一家一姓的范畴,而成为“天下之法”,深刻影响了各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从目前考古发掘到的这些政权的法律文献中,到处可见《唐律疏议》的影子。这便是隋唐法律文化多元统一的真实写照。

明朝法制上承唐宋,下启清朝。在其统治区域内,基本贯彻统一的律例。而同时,处于北方的北元政权乃至后来由其分裂而成的鞑靼、瓦剌政权,依旧沿用蒙古旧制。

总之,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法的起源不限于一地一族,法的发展同样是百川到海,各呈其美。统一和多元,乃理一分殊。多元为法律文化的表现,统一乃法律文化的归宿。多元使得传统法律文化精彩纷呈,而统一使得传统法律文化传承有序。正是有着这样的多元统一,使得中华法律文化生生不息,并能传播异域,流光溢彩。

THE END
1.简述中国法律传统的特征并举例说明。简述中国法律传统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第一,礼法文化。礼、法的和互渗透与结合,构成了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第二,德治传统。德治重视统治集闭以身作则和对民众的道德教化。第三,诸法合体、重刑轻民。中国古代法律都以刑法为主,兼有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的内容。如《大淸拃律例》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99898989740724199&fr=search
2.中国法律传统的断裂与衔接国际经济法网中国法律传统的断裂与衔接 一、固有法律传统的断裂 1.1.现行中国法与中国固有法之断裂 一位日本法学家说过:恰如我们所要见到的,现代的国家法律与以往的日本法没有联系。现代日本法视自己为西方法律的后裔。极少有人用对过去法律的研究来解释现行的法律。在法国,Domat和Pothier的著述对民法人士来说是不可或缺的。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fxjyyj/10534.htm
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通过历史上的法思想、法规范及其相互关系的折射,洞察古今中外历史上幽微的人性,从而揭示中华法理古今相通的智慧,这是黄氏方法论的根本旨趣。黄源盛先生在四十余年中法史教学与研究中潜心耕耘、探赜索隐,并于《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尽显中华法理之妙,此诚关心时代与文明命运的中国法律史学者之楷模。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200
4.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作者:张晋藩(笔记)7、儒家人本主义思想是在以农业立国的封闭的社会形成的,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都与这个传统的国情分不开的。 第三章 权利等差 义务本位 1、中国古代的传统法律是特权法,是以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为特征的,这是由以等级形式出现的阶级制度所决定的。法律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调整器,另一方面又是特权者的保障书。 https://m.douban.com/note/76316568/
5.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自夏代步入阶级社会以后,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以往的氏族、部落的原始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生长发育。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了一场大裂变、多元化的运动。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经基本形成。而汉武帝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6.中国传统法律文化.ppt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刑罚 第四节 法律的象征、仪式和符号 第一节 法律的一般概念 刑 “刑,刭(?)也。”指用刀割脖子, 特指杀头。 “刑,罚罪也。”泛指对各种犯罪的处罚。 刑起于兵:“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1/8056055077002021.shtm
7.中国古代有()的法律传统?中国古代有()的法律传统? A.重刑轻民B.以法代礼C.重民轻刑D.重农抑商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亚速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其原因主要有()。 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B.海水较浅,水温较高C.海水与黑海交换频繁D.河流携带的饵料丰富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是中国之治的最大底色。 A.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6a30b2c78a44b2d8acdead88f978e69
8.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其形成基础摘要 礼法融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儒家思想为立法原则、以礼教为确定犯罪构成的理论依据和以礼教为制定刑罚的准则。礼法融合有其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组织基础和文化基础。礼法融合的传统法律思想在一定时期对于社会稳定是有利的,但对建设法治社会是不利的,所以超越礼法融合的法律意识,是我们未来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22/5455947.shtml
9.道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摘要】: 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和西方法律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教会法体系,宗教对国家法律的影响也不那么显著,但宗教仍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传统社会的法律观念、行为规则和司法实践。本文以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宗教——道教为线索来展开分析,主旨在于论述道教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