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是烟台大学“张晋藩阅览室”揭幕启用一周年纪念日。回顾该阅览室的兴建、启用经过和一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我们期待它今后在法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兴建经过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之父张桂谦(号崑林),1902年生于山东省黄县(今烟台市龙口县)诸由观村。少年时在村中读私塾,16岁闯关东,后在沈阳市经商,工作之余在一所中学的夜校补习文化课。他深感少年时乡村教育的落后与求学的艰辛,晚年时一再叮嘱张晋藩教授一旦行有余力,要在家乡捐资助学,发展文化教育。
张桂谦(号崑林)
1950年8月,张晋藩与姐姐张梦梅时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第一届研究生,暑假探亲时,与父母合影。
2020年11月,经张晋藩教授的同乡、中国法学会的张鸣起同志牵线搭桥,烟台大学王强副校长、法学院宋振武院长一行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与张晋藩教授会面,签订协议由张晋藩教授向烟台大学法学院捐资100万元并捐赠一批图书,以开辟法学专业的专门阅览室。
2020年11月19日,烟台大学王强副校长、法学院宋振武院长一行人等在法律史学研究院拜会张晋藩教授。
2021年2月至4月,张晋藩教授分别向中华书局、法律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订购了用于捐赠的法学系列图书,并通过出版社直接邮寄到烟台大学法学院。与此同时,烟台大学法学院启动了该阅览室的选址、设计和建设工作,决定在烟台大学法律图书馆建立该阅览室。该阅览室2021年年底落成后,烟台大学法学院决定将其命名为“张晋藩阅览室”,以表达对张晋藩教授的敬意和谢意。
揭牌启用
受新冠疫情影响,“张晋藩阅览室”正式揭牌启用仪式推迟至2023年举行。2023年5月13日上午,“张晋藩阅览室”揭牌启用仪式在烟台大学法律图书馆隆重举行。揭幕仪式前,播放了因疫情未能莅临活动现场的张晋藩教授录制的一段祝贺视频。视频中,他深切感谢烟台大学和法学院的热情支持和竭诚相助使得阅览室如期落成。他还深情地回忆了其先父表达的“一旦行有余力,勿忘回家乡捐资助学”的心愿,并表示今后会继续尽力支持阅览室建设,使阅览室能够在新时代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录制视频,表达对阅览室启用的祝贺
烟台大学副校长冯素玲主持揭幕仪式
烟台大学校长段培永致辞
顾元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张晋藩教授的学术生涯和学术贡献,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的情况,表示愿以“张晋藩阅览室”建成为契机,加强与烟台大学法学院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顾元教授致辞
上午9时36分,烟台大学“张晋藩阅览室”正式揭牌启用。
2023年5月13日上午,“张晋藩阅览室”揭牌启用。
当天下午,在烟台大学承先图书馆承先厅还隆重举行了张晋藩教授“简谈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的学术讲座。因疫情未能出席本次讲座的张晋藩教授,特委托顾元教授代为宣读论文。本次讲座由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振武教授主持,一百余位法学院师生现场参与了此次学术活动。
宋振武教授主持“简谈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学术讲座
烟台大学法学院师生参加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顾元教授播放了央视制作的专题纪录片《国家记忆》之《传薪者:法史人生张晋藩》,再现了张晋藩先生精彩的法史人生。随后,顾元教授对张晋藩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括,并代为宣读了张先生的论文《简谈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该篇论文论述了中国法律的起源,概述了为政以德、德法共治的历史发展,探究了“乐”在综合治国中的作用,探讨了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和合文化。该文指出,在五千年的法律史中,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不胜枚举,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能与世界法律文化与法制经验互鉴融通。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顾元教授播放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之《传薪者:法史人生张晋藩》
顾元教授宣读张晋藩教授论文《简谈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
发展建设
“张晋藩阅览室”所藏图书以法律史学图书为基础,力求涵盖具有学术价值的法学各科书籍。启用一年以来,烟台大学法学院完成了近4000册中文专业图书的采购。2023年底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在全院范围内征集优秀外文专业图书名目,重点征集外国著名法学系列丛书。近日,已完成书目审定工作,进入公开招标采购程序。
张晋藩先生为阅览室捐赠的图书和使用先生捐款购置的图书,改善了烟台大学法律图书馆的馆藏,进一步改善了烟台大学法学院的教学和研究条件。
以“张晋藩阅览室”为依托,烟台大学法学院着力加强中法史学科建设,充实研究力量,近期将引进一位优秀中法史学者和一位中法史青年博士。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阅览室管理、图书采购等工作,用好张晋藩教授的捐款,及时选购精品图书,进一步充实阅览室藏书。
“张晋藩阅览室”的建设将是一个持续和开放的过程。根据协议,张晋藩教授将持续支持烟台大学法学院“张晋藩阅览室”建设,每年捐资以增购图书,造福莘莘学子。同时,阅览室也将长期接受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图书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