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公示

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公示

传真:(010)83072680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17-001分箱

邮政编码:100017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8月12日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永志

王永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荣获“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王振义

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振声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黄宗德

黄宗德,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8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小谟

王小谟,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1月生,2023年3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和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世界先进雷达和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为我国雷达和预警机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52年5月生,新疆塔什库尔干人,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自1972年跟随父亲为边防官兵当向导开始,37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儿子拉齐尼接续守边,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田华

田华,女,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8月生,河北唐县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一级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成功塑造《白毛女》中喜儿、《党的女儿》中李玉梅、《法庭内外》中尚勤等经典银幕形象,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批有民族品质的新东方女性形象,离休后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是广为人民群众熟知和喜爱的老一辈艺术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金鸡百花奖表演“终身成就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许振超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生,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张卓元

张卓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张晋藩

张晋藩,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山东龙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

张燮林

张燮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7月生,江苏镇江人,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曾代表中国队获得第2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双、混双世界冠军。在他的指导下,中国乒乓球女队共取得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一大批世界冠军脱颖而出,为我国体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等。

赵忠贤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生,辽宁新民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黄大年

黄大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8月生,2017年1月去世,广西南宁人,曾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归国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热爱教育事业,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路生梅

路生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1月生,北京市人,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她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西北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儿童计划免疫,大幅降低当地婴儿死亡率,累计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退休后,坚持定期义诊、治病救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带来的启示《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是张晋藩教授的一大力作,自2009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十余年了,其间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如今已经修订到第四版,本书第一版获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三版获中国法学会“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十八章,主要涵盖中国法律的传统http://e.mzyfz.org.cn/paper/2216/paper_59354_12201.html
2.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作者 张晋藩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6月 第1版 ISBN 9787503656576 定价 28.00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法制文明古国,法律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而且辗转相承,绵延不断,形成了历史悠久的、特色鲜明的法律传统,傲然自立于世界法律历史之林。它遗留下的丰富https://m.kongfz.com/item/25671862
3.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张晋藩著.pdf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张晋藩著.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第1 页 一 、中国法律 的传统 第 2 页 第 3 页 一、中国法律 的传统 (一 )引礼入法 礼法结合 礼 的产生 礼是古老 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礼不仅起源早,而且贯穿于 整个 中国古代社会 。有关礼 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11/6040122000002010.shtm
4.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从多角度研究和剖析了中国法律的悠久传统,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华法系的认识,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近代法律的转型,为读者理出了中国法律古今的脉络。 本书将法律制度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与重大事件叠现,探讨法律传统特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可读性。 http://www.queshu.com/book/11157190/
5.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豆瓣)《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是法学权威张晋藩先生撰写的一部上乘之作,全书从多角度研究和剖析了中国法律的悠久传统,极大地丰富了对中华法系的认识,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近代法律的转型,为读者提出了中国法律古今的脉络。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的创作者· ··· 张晋藩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75919/
6.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二版)张晋来自5051954257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二版)-张晋藩著-【法律电子书、书籍类】 中国担保法律法规汇编及案例精选-【法律电子书、书籍类】 执行规范理解与适用(增订2版)(上册+下册)-【法律电子书、书籍类】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审判指导-【法律电子书、书籍类】 https://weibo.com/5051954257/N8lvW9ucq
7.《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读后——也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自首次出版至今已经第三版了,此书是张晋藩先生的一大力作,张先生从多角度研究和剖析了中国法律的悠久传统,并阐述了近代法律的转型.为我们理出了中国法律古今的脉络。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深深的被张先生的学养和见识所折服,常读常新,受益匪浅,理清了自己之前许多杂乱的思绪和认识。在此https://m.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karamay_thesis/0201234827064.html
8.天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四版)书名:天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四版) 作者:张晋藩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入库时间:2019-11-11 定价:15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爱国的官僚、士大夫奔走呼号改良政治与法制,并且在风起的革命压力的推动下,促使晚清政府修订法律,使传统的法律与西方的近代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2911
9.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作者:张晋藩著,法律出版社 出版,欢迎阅读《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读书网|dushu.comhttps://www.dushu.com/book/10159071/
10.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查看机读格式 张晋藩著 ISBN/ISSN:7-5036-2072-2 价格:$22.00 出版: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702 载体形态:475页 ;20cm 中图分类号:D929.5 评分: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豆瓣作者简介: 馆藏信息 课程参考书 其他电子资源 附件信息 分馆名馆藏部门图书条码索书号登录号卷期状态 http://opac.peihua.cn/bookInfo_01a0022265.html
11.推荐阅读法制史专业的同学可以读哪些书呢?1 法律史 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 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米歇尔·福柯:《不正常的人》 (美)伯尔曼著,…https://zhuanlan.zhihu.com/p/680479775
12.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系统论述张晋藩在《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一书中,对这种法律意识内部关系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天理体现为国法,从而赋予国法以不可抗拒的神秘性。执法以顺民情,又使国法增添了伦理色彩,使得国法在政权的保证下推行之外,还获得了神权、族权和社会舆论的支撑,因而更具有强制力,这正是天理、国法、人情三者统一的出发点和归http://www.qstheory.cn/books/2019-02/03/c_1124057291.htm
13.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四版)2024pdfepubmobi电子书作为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的主要奠基人,张晋藩教授秉持“不偷懒、不自满”的治学格言,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法文化史、部门法史、民族法史、专题法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法制史》(日本中央大学译成日文出版)、《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德国Springer出版社将该书第三版译成英文出版)、《中华法制文明史》、《中国监察法制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3488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