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
杨思基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为什么读马克思主义“真经”必须从了解马克思生平和他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要读马克思主义“真经”,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以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世人的眼中,马克思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他的祖辈、外祖母和妻子多是世代贵族,属于上流社会,官宦书香门第。马克思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他要想一生享受荣华富贵简直是唾手可得。但马克思偏偏选择了为穷人和无产阶级服务,为人类解放奋斗终生。他用毕生精力来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与罪恶,探讨人类解放的道路与现实可能,给人类贡献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精神财富,提供了解开千古历史之谜、光照万古历史黑幕的思想理论,实现了自己思想的不朽,也因此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和健康。他像从天上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把自己投入地狱,他像为了使人类摆脱罪恶升到天堂的耶稣一样把自己送上了十字架,他为了让人类获得光明和解放的真理而把自己置于最下层的贫苦社会阶层。这注定了他在资产阶级社会一生贫困潦倒、贫病交加,还不时受到来自统治阶级的迫害。当然,也正是如此才使他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和人民群众永远怀念和爱戴的精神导师与领袖。
三、何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这些基本立场都有哪些?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的立场有着紧密联系,我们要从分析马克思的立场来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其次才是思想家与人类社会科学巨匠。这意味着我们要分别对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作为思想家理论家的马克思的立场进行历史的分析和认识。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在经历了政治立场和一系列思想观念的转变后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因此,我们还必须把还没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马克思与已经确立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马克思区别开来,从确立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及其理论著述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究竟是什么。马克思的小学是在自己家里主要是由他的父亲教授的。
然而马克思的上述情况至1845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写作《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直到1847年1月才最后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经过对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哲学思维方式、哲学研究对象、哲学理论原则和哲学理论宗旨的一系列革命与变革,马克思完成了人类思想史和哲学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与思辨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从而最终确立了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就是被我们今天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时马克思的立场才真正转到自觉自为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并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从自在自发的阶级转向自觉自为的阶级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
四、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包括哪些?
近些年,一些人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煞费苦心,他们处心积虑地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许多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是他们否定的重点目标,而且往往打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譬如,他们说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一种理论抽象,而抽象的价值很难衡量与度量,实际上是包括“死劳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各种“劳动”都参与了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而且是商品交换推动了财富和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剩余价值或利润就是企业家投入的“死劳动”(物化劳动)和企业管理而获得的劳动收入和报酬。所以,按照他们的理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现象就被他们完全否定了。而在唯物史观方面,他们则主要是以庸俗的旧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来诠释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歪解为机械的历史决定论或单线直线历史发展观,打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旗号消解与否定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又如,他们说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而彻底的人道主义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们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加上“交往实践”“地理空间”“生态”等词汇,好像这样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创新!但发展创新是新加几个词或概念就能够做到的吗?加几个词就能超越与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而抛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吗?什么是“交往实践历史观”,仅仅是“交往实践”而缺少了马克思唯物史观那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能是历史唯物主义吗?什么叫“地理空间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理解?讲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地理的、历史的、空间的、生态的还是其他什么形式的,这是不是以某特殊的形式以偏概全来庸俗化历史唯物主义,来取代与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念?假若有人非要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加上什么“伦理”“生态”“宗教”“有机”“人道”“价值”“过程”或其他什么东西不可,那会使马克思主义发生怎样的变化、发生什么实质性改变?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前乱加修饰词的人,想到如此会导致一种什么后果吗?那岂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任人理解、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吗?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当然是丰富多彩的、科学现实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它不仅揭示了社会历史中居基础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揭示了其他各种构成因素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证明了具体历史过程是历史各种构成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分析了多重历史主客体在具体历史实践、历史事件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它们的相互交融,包括不同历史主体甚至不同个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基本力量、各种历史合力的作用,以及历史本质与社会历史现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客观如实地反映与揭示社会历史真实面貌的历史科学,绝不是什么简单机械的历史决定论或几种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直线发展论所能概括说明的。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实际是在不读原著的情况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做简单机械的教科书式庸俗化理解,然后再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庸俗理解来攻击反对历史唯物主义,任意歪解与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我们认为,无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还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都已经包含着历史的特定实践关系、时空关系与人生产生活的各种历史环境和条件,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加上任何界定性概念,都显得多余而且容易发生误解。有些人现在正是利用这一手法来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学说,来制造理论混乱,来否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里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结论。
这些年我们学界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西方搞什么,我们就跟着搞什么,他们怎么说,我们就为争取国际影响也跟着他们怎么说,各种所谓的“创新”全是在人云亦云而不是在真正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际是跳进人家布设的理论陷阱陷入误区。譬如,“生态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宗教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分析实证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诠释学马克思主义”,甚至还有什么“绿色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居然可以丢掉革命去掉红色而变成对资产阶级绿色无害的东西),真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好像无论资产阶级不管有什么哲学,它们都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而且可以用来嫁接与改造马克思主义,这简直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千变万化的万花筒和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啦!
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有哪些基本法?
我们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当然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所理解的工作生活技巧类方法,而是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系列哲学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最为根本的实践和认识方法。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哲学家们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原则性地予以理论加工使之上升到哲学理论层面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具体实践和认识的思维方式、方法显然局限于人们的具体实践层面,不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原则性和一般普遍性。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的哲学,实践之所有能够成为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人的实践,关键在于哲学和实践中渗透并包含着人历史地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和方法,有着属人的社会历史性质和个体主体性差别。而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一般意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工作方法、认识方法和逻辑方法等具体思维方式和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以哲学的视野来对事物进行考察的最为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在总结反思一系列具体的思维方式方法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系列与哲学世界观理论建构紧密关联的、具有一定原则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之系统的方法论来予以表述,而后者则要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指导与规范。
人们不断以哲学的理论视野来总结反思具体实践、具体认识和具体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样就形成了不断发展创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思想体系。从哲学发展史来看,作为构建不同哲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大体有古代逻辑综合哲学思维方式、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近代主客二元分裂对立的知性哲学思维方式,以客体为中介的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际关系思维方式,后现代非主体、非本质、非理性、非逻辑、非决定论现象学哲学思维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思维方式。
马克思不是要坚持和发展旧哲学,而是要从根本上彻底告别旧哲学、超越扬弃旧哲学。只有马克思所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最伟大革命与变革,真正使哲学立足于人类实践对人类现实生活世界本质关系做出了科学说明,才使哲学真正具备了其现实生活的基础和哲学对于生活实践的反思批判与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是在总结批判人类已有思维方式和方法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经历了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理论化思维方式、思想原则和方法论思想体系,我们必须结合马克思的实际思想发展历程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予以深入系统的研究。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套一成不变、尽善尽美的原理和公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本身就包含着科学的革命的思想认识方法与研究说明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这说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思想理论观点中学习掌握它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5.
[3]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C].北京:三联书店,1982: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