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张图唯一的区别就是增加了25%股权比例的公众股东部分。
我们先从上市前的公司构架图给出的股权结构来解构公司的股权部分的历史及重组过程。
图1:紧接资本化发行及全球发售前的公司构架
一、公司的初始结构
该公司的初始股东为中福、安合和初始集团个人股东三部分。
具体的持股比例如下图:
图2:本公司初始股权结构图
其股权形成过程为:
1、1985.7,中福成立。中福是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由中国国务院成立及管理)透过其直接管理的一家企业成立的,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中福成立后是以贸易信贷及银行借款形式筹集其初始营运资金,因此虽然中福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但其业务及资产的性质均非集体所有或国有资产。
中福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投资及提供咨询服务,并依法获准投资殡葬服务业(民政部是监管中国殡葬服务业的监管机构)。
2、1990年,中福的权益转让予民政部管理的ChinaZhongfuCorporation后,中福划归民政部管理。
安合全称为安徽安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1998年2月在中国成立。由FSGHolding实益股东拥有。详细情况下面会描述。
4、2006.11,初始集团个人股东向安合和中福收购本公司30%权益。
至此,股东持股比例为:安合35%,中福35%,初始集团个人股东30%。
中福、安合和初始集团个人股东经过一系列股权结构的变化和引入新的股东的动作,演化成后来的股东和境外控股公司部分。
之后,为达成让境外控股公司收购境内的经营实体的目的,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中国中介控股公司和境内主要经营实体两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看股东层面的重组过程。
二、股东层面重组过程
如前所述(图2),本公司股东层面初始结构为安合35%,中福35%,初始集团个人股东30%。
后经过一系列重组过程,变为如下结构:
图3:股东层面(含境外控股公司)架构图
我们可以先指出:
①FSGHolding是安合的离岸联属公司,安合透过其持有本公司权益;
②中福透过离岸附属公司“泰国福利川”持有本公司权益。
③集团间接个人股东,是指众多个人股东通过一个离岸公司DoubleRiches持有本公司权益;
④集团间接个人股东,是指众多个人股东各自通过自己的离岸公司持有本公司权益(IPO文件中并未详细列明每个离岸公司的名称)。
所以,可见进行股权的一系列整合重组之后,股东还是原来的那三部分,只是比例有微小变化。
那么这个重组结果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按照复杂程度分安合、个人股东和中福三个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一)安合
安合部分比较简单。
安合在股权重组过程中选择透过其离岸联属公司FSGHolding持有本集团权益35%。
我们前面讲过,安合1998年2月在中国成立。由FSGHolding实益股东拥有。因此,实质上安合就是FSGHolding的关联公司。
那么我们来看看FSGHolding这家公司的背景。
FSGHoldingCorporation,于2011年12月在英国处女群岛注册成立。其股东及持股比例如下:
PacificMillenniumInvestmentCorporation:28.15%(谈智隽控制)
SChaseInternationalLimited:22.22%
FastAnswerLimited:20%(谈智隽控制)
郑毅诚:11.11%
其于6名个人股东:18.52%(该6人均持股10%以下)
实质上,谈智隽先生(谈理安先生的父亲)身为第一、三大股东全部已发行股本的拥有者的两项信托的的财产授予人。有权在FSGHolding股东大会上行使或控制行使三分之一或以上投票权。
合计起来,谈智隽先生拥有FSGHolding已发行股本48.15%的权益。
(二)集团个人股东
由前述图2中可知,原初始集团个人股东持股比例为30%。接下来的变化为:
1、2009.8,为奖励赵宇(本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加入本集团,中福同意向赵宇和赵智超控股的FaithfulHope公司(赵宇30%和赵智超70%)转让2.8%的实益权益,中福就有关实益权益出任FaithfulHope公司的代名人股东。
2、2009.11,数名初始集团个人股东向14名个人转让8.84%的实益权益。
至此,股东持股比例为:安合35%,中福35%(其中FaithfulHope实益拥有2.8%权益),初始集团个人股东30%(原集团个人股东和新增个人股东14人)。
3、2011.10,DoubleRiches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谈理安是其唯一股东。DoubleRiches以代名人股东身份代表集团个人股东持有本集团30%的权益。
4、2013.7,进行了个人股东层面的重组。
首先,十名集团个人股东选择直接持有股份,也就是从通过DoubleRiches持有,变更为直接持有(形式是透过各自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全资公司持有)。这部分股本合计为22.037%。
其次,赵宇和赵智超也选择直接持有股份,也就是从通过中福持有,变更为直接持有(形式是透过各自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全资公司持有),这部分股本合计2.8%。
至此集团直接个人股东持股比例为24.837%(22.037%+2.8%)。人员包括11人,为:邬骏鸿、白晓江、曲平、张斌、白晓苏(白晓江的兄弟)陆鹤生、王计生、胡培毅、赵越明、赵智超及赵宇。
最后,剩下的集团个人股东仍然选择通过DoubleRiches于公司持有间接权益,这部分股本为7.963%(30%-22.037%)。人员包括10人,为:葛千松、谈理康、伊华、邬亦波、王琼、乐嘉盛、吴建中、徐勇、周晨、及章时耀。
(三)中福
1、2000年,中福进行民政部发起的股权改革。
(1)2000.11,成立鸿福。
根据中福的股权改革,民政部批准成立鸿福。
鸿福由白晓江(公司的执行董事及中福当时的总裁)和施坚(中福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在中国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900万元。
白晓江和施坚都是中福的“当时管理层雇员”代名人股东,后裘真大(中福工会主席)于2006年施坚退休时接替代名人股东。
人民币3900万元的出资是由中福向一间中国的银行介入资金,并将资金转借予“当时管理层雇员”。
此时,鸿福的股东就是这个“当时管理层雇员”,且当时并未确认“当时管理层雇员”的组成。这个“当时管理层雇员”的入资资金和人员都是中福提供或帮组提供的。
(2)股改时,根据当时的公司法律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至少要有两名股东。经考虑,民政部建议“中国船舶”(中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和“民政部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民政部的管理处)担任中福的代名人股东,代鸿福持有权益。
此时股权结构是中福提供或帮助提供资金和人员成立了鸿福,鸿福全资投资中福(当然是通过代名人股东“中国船舶”和“民政部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股改后,中福变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中福的全部出资由鸿福作出(实际资金又是由中福借款转借予鸿福股东的),中福的全部股权由鸿福实益拥有。而形式上中福的登记股本权益由“中国船舶”60%、鸿福30%和“民政部机关事务管理中心”10%构成。但“中国船舶”和“民政部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仅担任鸿福的代名人股东,以持有其于中福的权益。
2、2005年,中国公司法批准企业架构循单一股东架构。中福决定精简股东架构,也就是还原鸿福作为唯一股东的局面。并最终于2011年经仲裁确认鸿福对中福的全部所有权,并自当时注册为唯一股东。
3、2009年,中福遵民政部建议将原“当时管理层雇员”持有的鸿福的股权暂时零代价转让予《公益时报》(民政部下的一家非营利组织)。至此《公益时报》为当时鸿福唯一股东。
目前的股权结构是:《公益时报》全资拥有鸿福,鸿福全资拥有中福。
4、2013.7,成立NGO1及NGO2
NGO1由5名发起人于2013年7月在中国成立,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各发起人均向NGO1出资人民币10万元。五名发起人为:
I《公益时报》
II白晓江(本公司执行董事)
III吕小平(中福的雇员)
IV姚立新(中福的雇员)
V上海中福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福的全资附属公司)
NGO2由5名发起人于2013年7月在中国成立,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各发起人均向NGO2出资人民币10万元。五名发起人为:
III王计生(本公司执行董事)
IV裘真大(中福的雇员)
V上海中福石化实业有限公司(中福的附属公司)
NGO1及NGO2的目标为管理及促进中国老年人和退休、社会福利及慈善用途,并将会在民政局地方当局的监督下运作。
NGO1及NGO2均无股东架构(这种结构符合中国法律),因此两单位的5名发起人都没有权利享有来自NGO1及NGO2的任何形式分派。
本公司间接向NGO1及NGO2宣派及派付的任何股息,将由NGO1及NGO2按照彼等各自的组织章程细则所列的目标用于改善社会。
5、2013.7,《公益时报》以零代价分别向NGO1及NGO2分别转让其于鸿福的50%股权。
转让后的股权结构是:NGO1及NGO2分别持有50%股份共同拥有鸿福,鸿福全资拥有中福。
这部分内容,我们要理清楚这几家单位之间的性质和联系。
①几家单位的性质及目标:
NGO1及NGO2均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目标是发展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及活动;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时报》的唯一股东)是国内一个向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牟利社会组织,代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其目标是发展社会活动及成为社会上的建设性力量;
②几家单位的受限条件:
不得直接从事经营盈利业务,但不限制在牟利业务中持有股权;
不得违反中国强制性法律法规;
NGO1及NGO2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设立非牟利社会组织或分支机构;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作为非牟利社会组织仅可由中国公民成立。
6、泰国泰利川
2010.10,泰国泰利川在泰国注册成立,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200万泰铢(2000股*1000泰铢)。
泰国泰利川的1998股股份、1股股份和1股股份分别分配予中福、白晓江(本公司执行董事)和赵宇(本公司联席公司秘书)。
7、ChiefUnion
ChiefUnion为本公司前附属公司,ChiefUnion为不活动公司,并无经营任何业务。
中福的附属公司泰国泰利川选择通过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于本公司的权益。
而泰国泰利川没有注册成立新的境外公司,而是选择收购本公司的这家不活动公司ChiefUnion。
2013.7,泰国泰利川向本公司收购ChiefUnion(本公司附属公司)全部初始股本。代价为100美元。
同日,泰国泰利川将其于本公司的35%股权转让予ChiefUnion,代价为35美元(即TreasureBridge(本公司的唯一初始股东)的股本面值)。
上述转让完成后,中福透过ChiefUnion持有于本公司的权益35%。
8、2.8%的股权变更
前述这35%权益中,含有前面所述的2.8%的代名人股东的部分,因此在最后股权结构重组中,把这2.8%的权益从中福部分中剔除,并入到集团个人股东中去。
至此,中福通过ChiefUnion持有于本公司的权益为32.2%(原35%-2.8%)。
以上就是股东层面的股权重组过程及结果。
让我很感兴趣的一点是:谈家到底是谁?
代表安和的FSGHolding公司持有本公司35%的股权。谈智隽先生(谈理安先生的父亲)拥有FSGHolding已发行股本48.15%的权益。
代表集团间接个人股东的DoubleRiches持有本公司7.963%的股权。其10名人员中还包括了一个叫“谈理康”人。而且DoubleRiches的唯一股东就是谈理安。
那么这个谈家到底是谁?开启百度大法搜得: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信息。
好吧,就这么多,也没再继续深入,到此为止。有知道的朋友欢迎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境外控股公司和中国中介控股公司的形成过程:
三、境外控股公司的形成过程
2、2012.1,本公司在开曼群岛成立为有限公司,成为我们的上市公司。股东为TreasureBridge,股本为5万美元(5万股*1美元)。
并于注册成立时,向OffshoreIncorporations(Cayman)Limited(作为初始认购人)发行和配发1股股份,同日该股股份以1美元代价转让给TreasureBridge。
这两家公司也就形成我们的境外控股公司部分。
境外控股公司部分可见下图:
图4:境外控股公司集团构架
3、在2013年7月重组前,TreasureBridge为本公司唯一股东。
所有集团个人股东于本公司的权益,由DoubleRiches持有,股本30%,
FaithfulHope(赵宇30%和赵智超70%)于本公司的权益,由中福持有(股本2.8%,包括含在中福的35%之内)。如下图:
图5
注:此时,泰国福利川还没有收购ChiefUnion,个人股东部分还全都是间接持股。
4、2013.7,根据TreasureBridge的股东决议,将本公司每股股份面值从1美元拆分成0.01美元。
2013.8,FSGHolding、中福和集团间接个人股东选择直接持有股份。就此TreasureBridge按照FSGHolding、ChiefUnion和DoubleRiches各自的持股比例,分别将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5%、32.2%和7.963%按面值(总代价为75.163美元)转让给它们。
至此,也就形成了最终股东层面的持股本上市公司的结构。如下图:
图6
四、中国中介控股公司的形成过程
图7:中国中介控股公司构架
中国中介控股公司的形成过程如下:
先看图7左边部分:
1、2010.11,为促进境外控股公司收购境内实体,根据中国法律,由以下单位:
(1)永邦国际(有限合伙人)(由中福和FSGHolding按相同比例持股)
(3)章时耀(普通合伙人)(作为安合、中福和集团个人股东的代名人股东)
上述股权转让的原因,有三点:
(2)因安合和中福其后会在联控股公司层面拥有本集团股权,所以需出售其各自持有的中国附属公司的股权;
(3)安合透过离岸联属公司FSGHolding持有本集团权益;
中福透过离岸附属公司“泰国福利川”持有本集团权益。
7、2013.1,重庆福元收购福泖100%股权。
以上是图7左边的股权结构描述,下面来看右面这家:
下面是上市后公司构架结构图:
图8:紧随资本化发行及全球发售后的公司构架
这部分与图1相比,唯一的变化就是增加了25%的公众股东。剩下75%按照股东原来的持股比例进行分配即可,不再赘述。
好了,本文主体内容到此为止。
下面是我的感慨。
中间停停读读,光是股权结构部分就用了两个月,当然其中好多天都是在畏难情绪中空耗过去了。
别看这个过程无趣且枯燥,不过梳理一遍之后,觉得一开始认为复杂的结构也很清晰。这就是收获。
还剩下IPO总体情况以及7年半的财报没看也没写。就是这么慢。慢但心安。
我努力。
希望在2020年年报出来前读完它。哈哈。
最后最后,吐槽一下雪球的这个排版,怎么段落前空格和文字居中都做不到?这在技术上应该不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