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分类及有关概念

无形贸易,又称服务贸易。是指服务这类产品的交易。这种贸易标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服务,如运输、保险、银行服务、旅游、租赁、技术等。它们不具有可看见和可触摸的外在物理特性。(英文可表示为invisibletrade或intangibletrade)各国海关统计通常不包括服务贸易,而且对这类贸易的统计数据不那么精确。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类服务在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现在要占到国际物品贸易额的1/4以上。因此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成立之后,把国际服务贸易也纳入到其管辖范围之中。

在有形贸易中,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可以分为几种贸易类型:

出口贸易(exporttrade)指把本国或本地区生产的商品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运出境外供驻外领馆使用的物品,旅客个人携带的自用物品不列入出口贸易统计。进口贸易(importtrade)指购入外国或其他地区生产的商品。外国使领馆运进供自用的物品、旅客个人携带的自用物品一般不列入进口贸易。

过境贸易(toansittrade)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通过第三国国境的情况。比如内陆国与不相邻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海关来说,就会把这类贸易归入过境贸易。不过如果这类贸易是通过航空运输飞越第三国领空的话,第三国海关不会把它列入过境贸易。

如果国际贸易中采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来结算的话,就称为现汇贸易。现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采用这种结算方法。有时候,贸易双方缺少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以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Barter)来结算,即双方交换的商品经过计价以后,用等值的不同商品互相交换。

政府间的易货贸易需要签订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故又称为协定贸易。补偿贸易则是民间的易货贸易。实践中也有把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结合起来使用的情况。[page]

两国(或地区)交易之间的直接贸易称为双边贸易(bilateraltrade),或直接贸易(derecttrade)。在这种贸易中,不需要第三国(或地区)的交易者插手其间。

在转口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之间的交易若要通过第三国(或地区)的交易者来完成,就叫做转口贸易。商品的生产国把商品卖给第三国(或地区)的商人,然后第三国(或地区)的商人再把商品卖给真正的商品消费国。这种贸易对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对第三国(或地区)来说,则是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商品的所有权在转口贸易中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

转口贸易的货物可以直接运输,即从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也可以经过转口国(或地区)再运往消费国,即间接运输。

在对外贸易统计时,若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算作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总贸易(generaltrade)。若以关境为界,凡运入关境的商品算作进口,运出关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和便为该的专门贸易(specialtrade)。有的国家采用总贸易概念统计对外贸易,有的国家采用专门贸易概念统计对外贸易。美国采用专门贸易与总贸易两种概念分别统计其对外贸易,我国则采用总贸易概念统计对外贸易。

寄售(consignment)是指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把钱交付给寄售商。

招标(invitationtotender)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期限内按照一定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这种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

加工贸易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国内生产企业接受外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按照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产品,并把生产的产品交给外商,以收取加工费。进料加工则是国内企业自主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或零配件,自行加工成产品,并自营出口自负盈亏。

对等贸易(countertrade)是指贸易双方用某种协议使进出口平衡的一种贸易方式。个体有多种形式,如易货贸易、互购(counterpurchase)、补偿贸易(compensationtrade)等。易货贸易双方式交易值相等,通常不涉及现汇支付。互购则通常使用现汇结算,并不要求互购价值相等。补偿贸易通常是由设备出口方先提供设备给进口方,然后由进口方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交付给设备出口方,补偿设备的价款。

当我们用某种货币,通常是美元来表示贸易规模时,称贸易值或贸易额。当我们用某种物理量,比如用数量、重量、容积、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来表示贸易规模时,称贸易量。商品的计量单位各不相同,难以得出一个总的贸易量,于是人们使用一个替代办法,即以某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计算出各年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用各年的进出口贸易值除以该年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就得到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它可以近似地代替贸易量。这样就可以把价格因素造成的贸易值变化消除掉,知道实际进出口商品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一国实际进出口商品量是上升的,但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下跌,该国的进出口贸易值反而下降;或者一国实际进出口商品量增加不多,但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大涨,该国的进出口贸易值却呈现出很高的增长率。

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该国出口贸易值和进口贸易值之和,通常用本国货币或国际货币美元来计量。但世界贸易贸易总值却不是全世界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值和进口贸易值之和,因为从世界角度看,一国的出口必定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世界的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相加,就会重复计算。因此世界贸易总值是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世界各国出口商品用FOB价计算之和。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有经济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系统记录。若收入大于支出,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又称黑字);若收入小于支出,就是国际收支逆差(又称赤字);收支相等则称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之间的差额叫贸易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叫贸易顺差或出超,反之为贸易逆差或入超。在贸易顺差情况下,其差额叫净出口,在贸易逆差情况下,其差额叫净进口。

一国贸易收支情况会受到该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通常用某一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如果该指数大于1,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好转,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如果该指数小于1,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一单位商品只能换回较少的进口商品。在其后条件不变情况下贸易条件恶化,通常会使贸易逆差扩大或贸易顺差减少。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Z为对外贸易依存度,X为出口总值,M为进口总值。一国的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越大。一般来说,实行开放政策的国家相对于闭关锁国的国家,其外贸依存度会比较高;小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会比大国家高一些。比如,新加坡的外贸依存度肯定会比印尼高。有人认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个指标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经济对外部世界的依赖程度。比如,进口值不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的GDP。

因此,他们主张使用出口依存度这个指标,即用该国出口值占同期GDP的比重来表示该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其实,出口总值也不是都算作GDP,只有净出口才算作GDP的一部分。因此,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指标都有其不足之处,不过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指标以前,我们用这两个指标来大体反映一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特别是,通过这两个指标的变化程度来反映一国经济对外部经济依赖程度的变化趋势,还是可取的。

在国际贸易中,根据商品的加工程度,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初级产品主要是指加工程度较浅的农、林、牧、渔、矿产品,而经过较深程度加工的产品就叫制成品。在实践中,各国对各类商品加工程度的深浅还有更细的划分。各类商品在各国进出口贸易或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外贸商品结构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反映了国际分工的特点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则反映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该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在研究国际贸易时会用到国际贸易地理方向这个概念。对世界来说,它表示各国在世界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显然,在世界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大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一个国家来说,它表示该国的出口值和进口值的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一国对外贸易值如果只是集中在个别国家和地区,表示该国经济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依赖程度比较大。如果一国的对外贸易值比较均匀地分散在各国或地区,则表明该国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相对较小。

THE END
1.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严格规范,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合意能够得到尊重,并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通过司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2.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zhanseog.com/ke-yan-jin-zhan/439609.html
3.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4.法律法规体系之构建与完善一个多维度的探究二、法律法规体系之内涵 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国家立法活动的总体布局,它包括了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其他各类具体规定。每一项都有其独立存在及相互联系的地位,是维护国家统一性和社会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三、分类分析 根据其内容和目的,可将法律法规分为几大类: https://www.b9a5u5l1v.cn/gong-qiu-shi-chang/343031.html
5.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这些领域分别负责处理国家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6.我要了解法律常识简易指南从合同法到刑法一起搞懂总结来说,法律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宪法、合同法、刑事诉讼程序、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劳动关系与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如果你想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断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深入挖掘这些实用且必要的法律常识吧! 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gong-xiao/203426.html
7.关于发布自贡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大纲的公告(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 二、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http://www.zgrsks.com.cn/newsDetail/2960.html
8.法律监督的概念和类型成都市总工会法律监督的概念和类型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法律监督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统一、正确的实施,对法律活动进行监察督促,对违法行为进行评价、矫正、责罚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调节和制衡系统。 随着监督科学的兴起,法律监督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https://www.cdzgh.com/index.php?a=show&catid=18&id=27112
9.中国法院网分类的目的是用来说明某种法院文化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一种手段,以便于我们在了解、熟悉和研究法院文化过程中,掌握各种类型的法院文化的概念、术语是依据什么而得出的,以显现各类法院文化的总体差异性。 从前文对法院文化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能够体现法院文化总体差异性的结构性单元非法院文化模式莫属,笔者认为,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05/11/id/80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