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磊:党内法规渊源论

关键词:党内法规;依规治党;规范渊源;非规范渊源

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JZA012);武汉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研究专项课题“建党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基本规律研究”。

作者简介:段磊(1989-),男,陕西西安人,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教授。

一、何为“依规治党”之“规”?

二、党内法规渊源的理论塑造

在现有的党内法规之中,并未明确使用“渊源”这一术语,因而“党内法规渊源”并非一个存在于现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之中的规范概念,而是一个基于对党内法规现象的认知和凝练而形成的学理概念。要完成对这一学理概念的构建,应当对其理论意涵展开塑造,并对其概念关联展开论证。

(一)党内法规渊源概念的理论意涵

1.党内法规渊源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实践的理论归纳。

(二)党内法规渊源与党内法规概念的理论关系

在上述诠释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勾勒清楚党内法规渊源的概念意涵,我们仍有必要对党内法规渊源与党内法规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论述。

2.党内法规渊源立基于“实施”生成,其包含范围大于立基于“立规”形成的党内法规。

3.党内法规渊源作用于依规治党的实践逻辑,与作用于立规逻辑的党内法规的概念适用场域不同。

三、党内法规渊源的类型划分:以渊源形式的规范化程度为标准

在党内法规渊源的概念构建之下,应当进一步对其进行必要的类型化划分,为其概念在依规治党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基础。基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属性和适用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应简单移植法学理论中的法律渊源的分类方式,而应形成一套符合党内法规自身特点的类型划分模式。

(一)党内法规渊源的特有的规范化程度分类标准

(二)党内法规规范渊源的形式与适用

党内法规的规范渊源,指在形式上具有较高规范化程度,在依规治党过程中更具直接“权力-权利”、“权利-义务”、“权力-责任”适用性的渊源类型。

(三)党内法规非规范渊源的形式与价值

除规范渊源外,党内法规的渊源还应包括虽不以严谨的法规则形式表现,但在党的历史和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实践中产生实际作用、应当作为依规治党依据的非规范渊源。

同时,在依规治党的语境下,党内法规的非规范渊源也同样具备着向规范渊源转化的可能性。在党内法规的非规范渊源中,有一部分渊源类型具备从非规范渊源向规范渊源转化的可能性,如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报告、决议和党的领导人的讲话中,有一部分宏观、抽象的内容,在经过全党的探索实践后,便具备了逐渐落实、细化,转化为可供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遵循的微观、具象规则的基本条件。此时,通过制定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党内法规的非规范渊源便可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规范渊源。

THE END
1.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严格规范,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合意能够得到尊重,并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通过司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2.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zhanseog.com/ke-yan-jin-zhan/439609.html
3.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4.法律法规体系之构建与完善一个多维度的探究二、法律法规体系之内涵 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国家立法活动的总体布局,它包括了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其他各类具体规定。每一项都有其独立存在及相互联系的地位,是维护国家统一性和社会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三、分类分析 根据其内容和目的,可将法律法规分为几大类: https://www.b9a5u5l1v.cn/gong-qiu-shi-chang/343031.html
5.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这些领域分别负责处理国家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6.我要了解法律常识简易指南从合同法到刑法一起搞懂总结来说,法律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宪法、合同法、刑事诉讼程序、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劳动关系与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如果你想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断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深入挖掘这些实用且必要的法律常识吧! 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gong-xiao/203426.html
7.关于发布自贡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大纲的公告(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 二、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http://www.zgrsks.com.cn/newsDetail/2960.html
8.法律监督的概念和类型成都市总工会法律监督的概念和类型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法律监督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统一、正确的实施,对法律活动进行监察督促,对违法行为进行评价、矫正、责罚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调节和制衡系统。 随着监督科学的兴起,法律监督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https://www.cdzgh.com/index.php?a=show&catid=18&id=27112
9.中国法院网分类的目的是用来说明某种法院文化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一种手段,以便于我们在了解、熟悉和研究法院文化过程中,掌握各种类型的法院文化的概念、术语是依据什么而得出的,以显现各类法院文化的总体差异性。 从前文对法院文化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能够体现法院文化总体差异性的结构性单元非法院文化模式莫属,笔者认为,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05/11/id/80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