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期末必备知识点.docx

1.封建五刑:夏商时期的刑事法律规范之一,是禹刑和汤刑的主要内容,分为大辟,宫刑,髌刑,劓刑,墨刑。

2.神判,天罚: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天罚”即奉天罚罪,“神判”是假借神意判刑罚罪。

3.明德慎罚: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4.五礼:周礼的名目。分为吉利,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5.九刑:周初旧有的九篇刑书,分为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九种刑罚。

6.吕刑:西周后期的一部重要刑书。《吕刑》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刑法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核心内容是赎刑《吕刑》规定的是和刑法的总原则是“明德慎罚”。

7.质剂:西周买卖契约制度。货物买卖,要以券书作为凭证,(奴隶,牛马之类的)大宗买卖用长券,称为“质”;(兵器,珍异之类的)小宗买卖用短券,称为“剂”。

8.六礼:西周时期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吉、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娶女嫁体亲,女嫁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指男家仆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六礼产生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9.七出:西周时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借口,分为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嫉妒,恶疾。

10.钧金,束矢:西周诉讼费的名称。递了诉状后,诉讼双方还必须交纳一定数量诉讼费,刑事诉讼中称“入钧金”,即交纳三十斤铜的诉讼费,即诉讼中称“束矢”,即交纳一百支箭的诉讼费。

11.五听:西周的审问方式,分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12.《封诊式》:秦朝的一部法律文件,是关于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序,它由国家颁布,它由国家颁布,供司法官员审理案件是遵照执行。

13.法律答问(法律解释):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国家公布的由专门司法官吏对国家律典所做出的权威性解释,他们与法律条文一样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4.廷行事(判例):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行事”成例,具有“判例”之意。“决事比”

15.犯令,废令:秦朝官吏的玩忽职守罪之一。所谓废令是指法律要求做的不做。所谓犯令是指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

16.具五刑:秦朝死刑之一。所谓具五刑,就是先对受刑者施以黥,劓,斩趾等肉刑,然后笞杀,最后将首级砍下悬于竿,并将其尸身砍碎置于街市的一种酷刑,它适用于被处族刑之犯罪者本人。

17.赀刑:秦朝的经济性之一,赀刑包括三种:1)纯属罚金性质的“赀甲”,“赀盾”。2)“赀戍”,即发往边地作戍卒。3)“赀瑶”,即罚服劳役。

18.御史大夫:秦朝中央重要官职之一,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位比副丞相,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图籍秘书”,转呈“公卿秦事”,按章“举劾”官员。

19.廷尉:秦朝中央重要官职之一,为“九卿”之一,负责审理皇帝指定的案件,以及地方上送来的疑难案件。

20.读鞠和乞鞠:秦汉时期的审判制度之一。读鞠,就是宣读判决书。乞鞠,就是判决宣读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要求重审。

21.失刑:秦朝司法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之一,失刑是指司法官员因过失使决量刑不当。

22.不直:秦朝司法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之一,不直是指司法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

23.纵囚:秦朝司法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之一,纵囚是指司法官故意有罪不判使罪犯逃脱法律制裁.

24.《九章律》:汉朝最重要的一部法典.《九章律》共九篇,分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

25.亲亲得相首匿:汉朝定罪量刑原则之一,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隐匿罪行而不负刑事责任。

26.女徒顾山:汉朝为女徒犯专门规定的赎罪方法,即让其一个月出三百钱雇佣他人代之服劳役,可以视作女犯的矜恤。

27.录囚:西汉开始的司法制度,录囚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的犯人进行询问和核实,监督和检察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予以平反或纠正案件的一项制度。

28.春秋决狱:汉朝的审判制度之一,以儒家经典《春秋》的原则和精神作为判案时的依据,开始于汉武帝。春秋决狱的原则是“原心定罪”。

29.《张杜律》:西晋的律学著作。《晋律》制定以来,张斐、杜预对《晋律》先后加以注释,经汉武帝批准,“诏班天下”,与律文具有同等效率。历史上把张斐,杜预的注释与《晋律》视为一体,以致后世有人称之为《张杜律》。

20.八议:中国古代的特权法之一,开始于《曹魏律》。八议就是法律上公

THE END
1.许昌学院《中国法律史》2021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准考证号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许昌学院中国法律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7870889.html
2.2022年中国法制史整理笔记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中国法律旳来源 中国法律旳来源 夏王朝诞生,产生于父系社会末期(据迄今发现旳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我们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149371-1-1.html
3.大学2024年春《中国法律史》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11、典卖法律关系制度化,始于()。 12、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 13、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 )。 14、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作( )。 15、汉代对当事人进行判决叫( )。 16、汉代致仕的年龄是( )。 https://blog.csdn.net/diandast/article/details/138453165
4.广东开放大学考试复习资料中国法律史题目1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 选择一项: a. 大三法司会审 b. 三司推事 c. 三司使 d. 小三法司会审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三司推事 题目2 未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619983
5.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天命”“天罚”思想。P4 2、“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意味着神权的动摇。P7 第二章 1、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P10 周公所制的礼,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工具。它严格维护着奴隶主贵族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及其内部上下等级之间的秩序。P11 https://www.shzkw.org/biji/2013/0902/3325.html
6.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宪法考试复习提纲 第1篇 宪法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宪法概论 1.宪政含义:是指经将宪法条文具体实施在国家的生活之中,也就是通过实施宪法,使得宪法条文的拘束力能够有效形成国家的组织、拘束国家权力的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指导与确定国家发展的方向。(以宪法为依据,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宗旨,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7.初中初三九年级思想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8.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10. 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享受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1. 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 12. 依法治国的主体,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13.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05697_68068037.html
8.中国法律史甘肃政法大学中国法律史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文明的形成、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它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为法学基础理论等学科提供原始资料,也为各部门法学科提供理论指导。学习中国法律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一切法治文明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现行立法提供基于历史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gsli03011004005/1477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