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门国内法学公开课盘点(附资源)

暑假正当时,这个暑假一起来看看国内优质的法学公开课吧!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讲师:郭建教授

开设院校:复旦大学

课程介绍:本课程以深入浅出地方式介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法律精神、法律形式、社会身份法、婚姻家庭及继承法、刑事法、财产法、司法理念等诸方面讲述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色及其影响。

课程链接:

2.法律逻辑与方法

讲师:王洪教授

开设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课程介绍:本视频课程主要介绍法律逻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法律分析理论:实在法的分析与评价标准;(2)法律推理理论:法律发现与获取的推导模式、方法与准则;(3)事实推理理论:事实发现与认定的推论模式、方法与准则;(4)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裁判的推理与论证模式、方法及其判决证成的准则。

3.论文写作初阶(AcademicWritingandResearch)

讲师:凌斌教授

开设院校:北京大学

课程介绍:本课面向有志于学术研究和具有论文写作需求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也欢迎理工科学生选修。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一般理念,既包括学术论文的提问、选题、谋篇、布局和实际写作,也包括学术资源特别是综合性与专业性数据库的检索和使用。

4.生活中的物权

讲师:孟勤国教授

开设院校:武汉大学

5.法与社会

讲师:季卫东教授

开设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课程介绍:通过“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法律与道德“和“法律制度的文化遗传基因”等知识模块的传授,将课堂讲授与学生互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法社会学有一概括了解,用比较的眼光对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中国法律传统及其演变进行准确定位。

6.犯罪心理解析

讲师:李玫瑾教授

开设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7.法律与现代生活

讲师:商继政教授

开设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课程介绍:本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风趣幽默,讲述了《宪法》、《婚姻法》、《继承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制度,力图让学习者熟悉常用的法律制度,把握法律的精神,提升法治观念,养成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8.民事诉讼法

讲师:唐力教授

开设院校:西南政法大学

课程介绍:民事纠纷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纠纷并实现法律的正义,是立法、司法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的问题。本课程通过对民事纠纷的深入剖析,讲解民事纠纷解决的各种方法、特点及其与司法的相互关系;讲解在纠纷解决中我们为什么需要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实现过程中程序正义的价值、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等。法院在纠纷解决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本课程将讨论法院是如何运用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使得民事纠纷得到客观公正的解决。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由于双方当事人利益上的对立关系,可能会出现利用诉讼程序设计上的缺陷,或者故意制造假象,来获取有利的诉讼地位或不法利益,本课程将就诉讼中可能会出现的诉讼欺诈行为进行分析,并指出对其进行规制的方法。

9.法律英语与法律文化

讲师:魏蘅副教授

课程介绍:本课程从多角度、多方法介绍法律英语的特点及实际应用。法律英语对很多学习者而言难学难懂,其原因何在?课程内容之一分析了法律英语语言特点、法律体系的差异,从而说明法律英语的难点及应对方法。本课程通过法律职业、诉讼制度说明美国法律文化的个人主义精神,也介绍了如何从语言学视角分析法律文本,以及法律术语翻译的新方法。

10.诉讼与正义系列讲座

讲师:刘学敏、周赟教授

开设院校:厦门大学

11.穿越今古的法律智慧

讲师:高仰光副教授

开设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课程介绍:我们每一个人都出生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对秩序的认识和把握中渐渐长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对秩序的实践中变得成熟,反思中变得深刻。法律,正是这座秩序大厦的现代名称。而今,当我们站在大厦的顶端审视大厦的基础,我们看到了既往的人类智慧在熠熠闪耀。追溯性的审视使我们相信,将来的人们也将从他们的高度看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在熠熠闪耀。欲知今人与古人如何就秩序问题展开争辩,请听《穿越今古的法律智慧》课程。

12.刑法学总论

讲师:王世洲教授

课程介绍: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刑法学是研究刑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犯罪的成立条件以及刑罚的种类与适用刑法的制度等问题。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简明完整地说明现代刑法学总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13.国际刑法学

课程介绍: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同学们了解国际刑法的基础知识。20章的课程中包括了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和伊斯兰国家刑法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门有趣的课程,而且能让中国的学习者们对世界的刑法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4.知识产权法

讲师:袁秀挺教授

开设院校:同济大学

课程介绍:知识产权(IP)属公共必修课,是一门有用、有趣、有意义的课程。通过介绍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法的框架结构、基本内容,培养对知识产权的兴趣,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利用,帮助他们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外国民商案例选读

讲师:隋军副教授

开设院校:东北大学

课程介绍:本课程讲授民商法领域的英美法经典案例,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案例。追根溯源,使学生加深领会我国民商法现行制度的起源和精髓。主讲教师为留美归国人员,课程教学体现启发式特点,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将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相结合。旨在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展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

16.中国行政法原理及应用

讲师:肖泽晟教授

开设院校:南京大学

课程介绍:目前法律工作者最缺乏的是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未作规定时如何发现规则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旨在结合疑难行政案件讲解中国行政法原理,并着重培养如何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发现规则的能力和相应的论证说理能力。本课程欢迎已学过宪法的同学学习,也欢迎在实务部门工作需要重新回炉行政法研习的同志参与讨论。

17.行政法学

讲师:江国华教授

18.经济法

讲师:王先林教授

课程介绍: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经济法的学说和制度的基本体系、内容及其最新发展,并能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应的法律实际问题。

19.开启疑案之门的金钥匙——司法鉴定

讲师:杜志淳教授

开设院校:华东政法大学

20.商法学

讲师:赵旭东教授

课程介绍:课程按照各具体商事单行法律在商法体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参考商事单行法律的应用广泛性,将《商法学》课程分为5大部分:商法总论、个人独资企业法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

21.刑法总论

讲师:陈新良

课程介绍:刑法总论是以刑法总则所规定的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为讲述对象的课程。

内容包括刑法绪论、犯罪总论和刑罚总论三部分。刑法绪论主要讲解刑法的概念、特征、原则、适用等一般性问题,其中罪刑法定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和罪刑平等原则是讲解的重点。犯罪总论主要讲解犯罪概念和犯罪论体系,尤其是犯罪论体系是整个刑法理论的基础。刑罚总论主要讲解刑罚体系、量刑原则、量刑制度、行刑原则和行刑制度等内容。通过刑法总论的学习,可以掌握刑法基本原理。

22.犯罪心理学

讲师:刘建清教授

23.刑法分论

讲师:陈兴良

课程介绍:刑法学分论,也称为刑法各论,是以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分则及其法定刑为讲述对象的课程。

内容涉及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主要罪名。我国刑法规定了数百个罪名,在课堂上不可能每个罪名都讲,只能挑选在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疑难的罪名来讲授。在具体罪名的讲授当中,以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为主要根据,并且结合疑难案例,对重点罪名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解,增强刑法分论的实践性,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刑法分论对于全面了解刑法内容具有主要意义。

24.中国法制史

讲师:龙大轩教授

课程介绍: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本课程包括五个部分:古代法制的萌芽和演变,封建法制的形成发展,封建法制的完备,封建法制的演变以及近代法制的演变。古代法制的萌芽和演变主要介绍对传统法制影响深远的西周法制;封建法制的形成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制;封建法制的完备侧重介绍唐朝法律制度;封建法制的演变包含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制变化;近现代法制史侧重介绍西法东渐给中国传统法制带来的影响,即中华法系的解体与中国近代法制体系的建立。

25.法理学

讲师:付子堂教授

课程介绍: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法理学是法学中的基础性学科,指导着各个部门法学的发展。法之理,既在法内,更在法外。揭示法理,既需要抽象思辨以分析静态之法理,更需要深入实践去把握动态之法理。

THE END
1.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最全范文8篇),法制史论文.docx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最全范文8篇),法制史论文.docx 28页内容提供方:梦想成真 大小:42.84 KB 字数:约1.63万字 发布时间:2023-01-11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18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106/6153022110005034.shtm
2.传统法制论文范文7篇(全文)传统法制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制,现代法制,宪法,主权 法制现代化作为当代语境下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已提出, 至今仍讨论不休, 争议不止。虽然对它在多大程度上等同于西方化仍无定论, 但在今天一般认为:法制现代化并不能通过完全照搬西方法制来实现, 更不能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法律文化, 而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706nl4s.html
3.竹片上的法律——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这些竹简还不足一根手指的宽度,长度与正常的筷子近似,总数大约有一千一百多支,总计近四万字,都是秦篆,大约是用毛笔蘸了墨书写上去的,字迹很清晰。就是这近似一篇硕士论文字数的东西,引起了中国历史界的大震荡。 聊公细细看旁边的说明。这批竹简出土于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第十一号墓,墓主人叫喜,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139
4.简评中国古代“法治”思想“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出现的。这决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也存在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忽视“德治”,轻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强调“以法为本来治国”,反对“德治”,轻视道https://www.zzqklm.com/w/yl/5350.html
5.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结构的几个问题因而法 律史学的研究不能忽视社会存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三者的研究,甚至缺一不可,缺 其一就不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而三者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法律思想、法律制 度的产生、演变,法律制度是法律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二者共同反映当时的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即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不仅研究法律制度,还要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5921_6163.html
6.学年论文中华法系与现今及历史上存在过的诸法系有个显著的特点既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强调“仁”。孔孟的儒家思想深入到中国传统法律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礼既是国家法律的根本之道,法律的作用就是维护皇权统治的基础--礼。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法律,充分反映了儒家伦理精神对法律生活的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https://m.douban.com/note/61671627/
7.2.2法学的历史(二):中国法学的历史刑名法术之学与律学在中国古代最开始的法是邢 重要特点以刑事规范为主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来治国,认为只有通过严格实施法律,有功即赏,有过则罚,才能加强君主专制(赏罚二柄)。 罚就是在法家心目中最正统的法律的形象 法家在中国古代成为了支持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09650/article/details/12439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