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律基础》网上形成性考核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监督

C.领导和监督

D.统一协调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

3.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的权力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外交部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

A.不受法律追究

B.不受法律追究,但要接受有关质询

C.不受法律追究,但要承担行政责任

D.违反法律的要予以追究

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最高检察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特别审判机关

D.最高监督机关

6.惟有()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道德习俗

B.宗教信条

C.法律

D.社会团体的章程

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A.1年

B.2年

C.5年

D.4年

8.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买卖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人的肾脏

B.小狗

C.张某的隐私

D.李某的身体

9.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那一部分是

A.适用条件(假定)

B.法律后果

C.行为模式(处理)

D.处理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的是

A.甲公司章程

B.乙市的市民公约

C.丙法院的裁定书

D.丁省的《物业管理条例》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不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外国人

D.被判刑劳动改造的人

2.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条件有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有选举权

C.有被选举权

D.年满45周岁

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的干涉。

A.行政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社会团体

D.个人

4.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包括

B.空间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对物的效力

5.我国划分法律部门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调整对象的不同

B.调整方法的不同

D.地域的不同

6.发放结婚证的行为是

A.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内部行政行为

7.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

A.法律的解释

B.法律的监督

C.法律的适用

D.法律的遵守

8.()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9.()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A.市政府

B.市公安局

C.乡政府

D.市卫生防疫站

10.我国现行宪法在结构上由()诸部分组成

A.宪法的名称

B.宪法序言、总纲

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国家机构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

在第一章中,你已经学习了法的一般原理。请问,法和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有什么关系(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

答:区别: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强制性,习惯、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没有。(1)表现形式不同,法是以“国家意志”形式式出现,习惯、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是以“社会意志”

出现。(2)违反后果不同。(3)调节人们行为的方式不同。(4调整的对象不同。(5)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

联系:(1)相互渗透。法贯穿着道德精神,它的许许多多的规范是根据道德原则或规范制定的。而道德的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吸取的。(2)相互制约。道德通过对法的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序的评价,促使法的改、废、立,使其符合统治阶级(或人民)的利益,保持法的伦理方向。法则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的完善和道德的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不得越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请根据学习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必须阐明(1)两者的联系和(2)两者的区别,否则酌情扣分。

2.在学完了行政法的内容后,请你列举一些事例说明一下什么是行政立法?什么是行政许可?

什么是行政处罚?什么是行政强制?什么是行政指导?什么是行政合同?

(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从事某些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事例:工商局发的营业执照,卫生局发的卫生许可证。

(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律设定的行政处罚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相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事例:环保局对企业污染环境与于处罚。

事例:企业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可以强制执行。

(5)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的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的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事例:工商局指导企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6)行政合同:也叫行政契约,指行政机关为达致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之目的,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并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而是行政主体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订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以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在其间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事例:行政机关和某组织以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

请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学生必须举实例加以说明,否则不给分

THE END
1.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13、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 14、简述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5、简述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16.划分部门法的原则 17.法的适用的特点 18、广义违法行为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19、法律关系客体和分类 20.科技进步为什么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 21.法的执行的特点 22、立法的特征 23、简述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ol1b8of.html
2.安全生产月交通违法行为概念分类特征及认定的4大基本原则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分类,同其他事物的分类一样,通常也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以满足实际工作的不同需要。 (一)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来分,可以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分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体的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对人的违法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606903446576851837.html
3.请问买卖合同关系的客体是什么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个人或者组织。客体是与主体相对的范畴,是指主体的意志和行为所指向、影响、作用的客观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如演出合同中演员的表演。笼统地讲,合同法律关系客体https://mip.64365.com/answer/zsyua/
4.公务员会计专业知识模拟试题(4)专业知识1、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权利主体 B.义务主体C.物、行为 D. 生效日期2、下列单位的会计事务属于我国会计法约束的有:()A.中国驻外使领馆 B、外国驻华使领馆C.香港地区的企业 D、澳门地区的企业3、下列属于权益性证券的有:()A、国库券 B、企业债券C、股票 D、金融债券4、下列可作为会计核算原始http://www.winsedu.com/Article/Public/Speciality/200507/3246.html
5.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2.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6.2020版)新版试题20、【判断题】任何人均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形成、变更和终止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 × ) 21、【判断题】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精神产品、行为、人身利益等。( √ ) 22、【判断题】建筑架子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从事脚手架搭设、拆除等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 https://blog.csdn.net/w1874724189/article/details/117948744
7..现代环境法总论第三章 环境法律关系 第一节 环境法律关系概述 一、环境法律关系的内涵 二、环境法律关系的分类 第二节 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二、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三、环境法律关系中的特殊主体 第三节 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内涵 二、环境法律关系客体与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1383
8.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法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我国法理学既研究法的一般规律,又着重研究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实施,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发展道路、主要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形成有关法律、法治和法理的基本知识、概念、命题和原理。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9.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2.私法,仅规定私人间或私团体间之相互关系,以平等关系为基础者为私法,如民法、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等。(二)划分的标准1.利益说:涉及公共利益or私人利益2.隶属说:“意思说”,是隶属关系还是平等关系3.主体说:有一个是公法主体就是公法关系(三)强调公私法划分的重要意义·易于确定法律关系性质,适用何种法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10.司考民法钟秀勇名师讲义: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下:①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内容)。②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义务主体是否特定)。③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只有一组权利义务关系)。④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因违法行为而成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276.html
11.202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813法学综合考试大纲已公布!七、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一)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物 (三)行为 (四)其他 八、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意思表示及意思表示的瑕疵 (三)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四)法律行为的分类 (五)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六)无效、可撤销、效力未定法律行为 https://www.kyzs.com/article/1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