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山东济南杜晓霞律师普法视频法妞问答

所谓民事法律事实,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登记结婚、订立合同、变更协议、转让债权、鸡蛋孵化成小鸡、自然人死亡等均为民事法律事实。

民法上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只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才被列为法律事实,如人的死亡、地震等。前者可能导致继承关系的发生;而后者若将房屋震塌导致所有权的消灭,事前若投保时,又使保险赔偿关系发生。

2.行为。行为是与人的意志有关的法律事实。行为是法律要件中最常使用的法律事实。行为虽与人的意志有关,但根据意志是否需明确对外作意思表示,行为又被划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

(1)表意行为。表意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表意行为,因行为人有预期的效果意思,所以,该行为能产生当事人意欲达到的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效果。

(2)非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效果的意思表示,客观上引起法律效果发生的行为。如侵权行为,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效果意思,但客观上却导致赔偿的发生。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THE END
1.土地纠纷有什么分类及其解决途径是什么1、土地纠纷的分类有:土地确权纠纷、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土地行政纠纷。解决途径是: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土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法律依据: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 https://www.66law.cn/laws/1715664.aspx
2.一般物业纠纷的分类有哪些一般物业纠纷的分类有哪些 导读:物业纠纷的分类有业主在跟物业管理公司索要物业管理费和滞纳金时所产生的纠纷,以及业主委员会的更换同物业管理部门所发生的冲突,还有物业管理公司利用相关便利侵占业主共有物业时所发生的纠纷和因为物业管理公司服务不到位所产生的纠纷。https://www.64365.com/zs/1358345.aspx
3.民事案件法院统统不受理!管辖权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合同纠纷11.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有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的,对方的救济方式是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就同一纠纷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G4PGPK05455BAL.html
4.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主要法定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鄂信发2.征地补偿纠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4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http://www.hubeixf.gov.cn/web/Content.aspx?chn=495&id=4646
5.农村土地纠纷适用的法律关系和调解方法李帅律师也有发生在国家或集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2、客体的特定性,一般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由谁来行使问题。3、争议大都表现为情况复杂、年代久远、查证难度大以及政策性强等特性。4、土地权属争议有特定的法律程序。 (三)土地纠纷的分类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