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法律事件及法律行为怎么区分?有案例吗

●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其中行为还包括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事件和行为的根本区别是当事人有没有意志、意思表示的内容。●法律事件(客观)

是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支配的一种事实,跟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无关。包括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和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1)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地震、洪水、台风、生老病死等,与人的意志完全无关。

(2)相对事件(社会现象):战争、政策等,与人的意志有关系,但是当事人控制不了。

●法律行为(主观)

1、法律行为是以达到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无论行为是否有效、无效、可撤销或效力待定,均可以称为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内容

典型行为

行为成立需几方意思表示

单方法律行为

如委托代理的撤销、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多方法律行为

如订立合同的行为、设立公司的协议等

取得利益有无对价

有偿法律行为

如买卖、租赁、承揽等

无偿法律行为

如赠与、无偿委托、借用等

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

要式法律行为

(1)如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金融机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票据行为是要式行为

非要式法律行为

如一般的买卖合同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

主法律行为

(1)对于订立借款合同及其相应的担保合同而言,订立借款合同是主法律行为,订立担保合同为从法律行为。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规范的分类律师普法法律规范的分类 2020-02-03599 普法内容 法律规范的种类有: 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其中,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者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https://www.110ask.com/tuwen/6996730592563521702.html
3.GB/T1.1—2020知识问答1.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分类号怎么查询确定? 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分类号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和中国标准文献分法(CCS)对标准文献的分类,可作为标准的排序工具,便于标准的查询和传播。可通过网络或相关工具书查询。如纺织品标准的ICS号一般为59类,服装的ICS号一般是61类,纺织品的CCS号一般在W类,服装列于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17191.html
4.讲义·《经济法》2.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4)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解释】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仅凭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授权的效果;但是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签署委托代理合同则是双方法律行为。 【例-单选题】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https://www.jianshu.com/p/a0560e0b1a2f
5.2018年第3期总第5期总而言之,法系的分类是为了促进法律制度的研究。混合法系的概念究竟如何促进法学研究仍然存在疑问。针对黄文艺教授的“没有任何实质性指谓”[5]的质疑,混合法系的支持者需要给出回应。在这一方面,目前的研究成果还颇有欠缺。 四、混合是法律发展的动态过程,法系是法律发展的静态结果 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6.社会契约论全书读书笔记(社会契约论)书评立法者的形象:智慧而神圣的、甚至不属于他们的立法者。5、人民立法者首先需要研究他为之立法的人民能否接受他指定的法律。国家的层级不能太多,幅员应该有界限。领土和人口需要处于一个合适的比例什么样的人民适合立法6、立法体系的标准:平等和自由7、法律的分类:按照社会关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59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