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文明行为“开刀”,这些事儿被写进地方性法规新闻频道

而在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方面,《条例》提倡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在维护社区和谐方面,《条例》规定,饲养宠物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不遗弃宠物。

《条例》还单独用一章的内容来阐述不文明行为治理。将重点整治:随地吐痰、便溺;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随意倾倒垃圾、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正斌:快递外卖乱穿行,共享单车乱停放,这些内容直接写入法规中,对陈规陋习和顽症固疾依法加以治理。

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等罚款额度提高

那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到底谁来管?又怎么管呢?我们注意到,就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的同一天,和它有重要关联的新版《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也获得表决通过,也同样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里面的内容和原来相比做了一个修改,将随地吐痰、便溺、乱丢烟头、瓜果皮核、口香糖、包装物等废弃物、乱倒污水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除责令整改外,还可处5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元罚款。而在此之前,这些行为的罚款额度则在20元至50元之间。

不文明行为谁来管怎么管?

针对其他不文明行为,《条例》规定: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内实施不文明行为的,经营管理单位有权劝阻、制止;不听劝阻或者制止无效的,可以拒绝提供服务或者将其劝离,并可以视情况不退还或者部分退还已经支付的费用。

物业、保安、环境卫生等服务企业对服务区域内的不文明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属于违法行为,不听劝阻或者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加强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劝阻、制止、查处不文明行为,并向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执法信息;对严重不文明行为开展联合惩戒。

对不文明说不,人人有责。《条例》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可以向政务服务热线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对不文明行为采用拍照、录音、录像等形式所做的合法记录,可以提交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执法的参考。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主任王荣梅:对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的行为,我们作出衔接性的规定,没有对个人增设新的处罚,比如有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不捂住口鼻,或者患有流感不戴口罩。通过立法使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法领会法的精神,产生内在的约束,不但用规则指引自己,还能用规则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从而形成全社会的文明氛围。

在这次疫情中,大家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正确洗手、打喷嚏用肘部遮挡、聚餐用公筷公勺等。这些好习惯不应只是特殊时期的“防疫法宝”,更应该转化成日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

倡导公筷公勺消费者餐馆响应

近日在上海的多家餐馆,记者都看到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标识。绝大多数就餐的人,也在主动使用公筷公勺。

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致病微生物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外一个,主要是通过口口就是唾液、口腔,像有一些人口腔里边还有幽门螺旋杆菌,它会引起胃里边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令狐恩强:中国胃癌发病率比较高,现在很多学者把这个胃癌发病归结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双12”公约:12个不要、12个倡导

针对一些卫生健康陋习,上海近日起草《上海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并公开征求意见。核心内容是12个不要、12个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就是12个倡导中的一条。

根据上海爱卫办的数据,超过90%的市民和20000多家餐厅表示赞成。这家餐厅设计了颜色、长短都不一样的筷子公筷,这家餐厅则配置“公叉勺”,兼具叉子与勺的功能。上菜时,服务员还会专门提示。

专家指出在家里也最好使用公筷公勺。为了让好习惯继续下去,上海120多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快地方修法进程,制定地方标准。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郑锦:从倡导到大家的一个规范的使用,到最后的立法来说,对于我们整个公筷公勺的使用,应该是有了法制的保障。

垃圾分类制度化村民养成好习惯

吉林长春市也制定了文明十条,包括勤洗手、勤通风、不随地吐痰、文明养犬等内容。

政府引导,民众参与,不乱扔垃圾也在成为共识。在浙江金华市金东区下王村,现在看起来干净漂亮的村子,此前却是另一番面貌。

原来,实行垃圾分类后,村里有了专门的垃圾集中投放点。扔垃圾要定时、定点,按易腐、可回收、有害、其他分类。投放点安装的垃圾处理设备,可将剩菜剩饭等易腐垃圾现场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投放结束一小时内用垃圾清运车拉走。彻底消杀后,垃圾投放点,就成了村里的快递投放站和村民休息点。

在我国,垃圾分类在很多地方都纳入制度化、法制化。上海去年7月1日起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实施。到今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培育好习惯需要法律的支撑

北京条例出台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有不文明行为的人,而是引起公众的自觉自律,改掉陋习,树立好习惯。这样的习惯在防疫期间保护无数人,在疫情结束后,依然会给人们裁剪一套无形的防护服。不过很多人会问:有坏习惯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坏习惯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立法禁止的行为琐碎微小,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执法者盯得住、管得过来吗?这个疑问很合理,但我们不必悲观。制定规范是第一步,能执行、有力度,和其他法规配套衔接,让执法更有刚性是下一步。可以确认无疑的是,革除陋习,培育好习惯,不但得到公众的支持,还将得到法律的支撑。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规范的分类律师普法法律规范的分类 2020-02-03599 普法内容 法律规范的种类有: 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其中,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者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https://www.110ask.com/tuwen/6996730592563521702.html
3.GB/T1.1—2020知识问答1.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分类号怎么查询确定? 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分类号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和中国标准文献分法(CCS)对标准文献的分类,可作为标准的排序工具,便于标准的查询和传播。可通过网络或相关工具书查询。如纺织品标准的ICS号一般为59类,服装的ICS号一般是61类,纺织品的CCS号一般在W类,服装列于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17191.html
4.讲义·《经济法》2.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4)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解释】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仅凭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授权的效果;但是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签署委托代理合同则是双方法律行为。 【例-单选题】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https://www.jianshu.com/p/a0560e0b1a2f
5.2018年第3期总第5期总而言之,法系的分类是为了促进法律制度的研究。混合法系的概念究竟如何促进法学研究仍然存在疑问。针对黄文艺教授的“没有任何实质性指谓”[5]的质疑,混合法系的支持者需要给出回应。在这一方面,目前的研究成果还颇有欠缺。 四、混合是法律发展的动态过程,法系是法律发展的静态结果 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6.社会契约论全书读书笔记(社会契约论)书评立法者的形象:智慧而神圣的、甚至不属于他们的立法者。5、人民立法者首先需要研究他为之立法的人民能否接受他指定的法律。国家的层级不能太多,幅员应该有界限。领土和人口需要处于一个合适的比例什么样的人民适合立法6、立法体系的标准:平等和自由7、法律的分类:按照社会关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59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