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精选5篇)

1.实地观察法。调查者在实地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的、生动的感性认识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因该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受调查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不能进行大样本观察,需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通常适用于对那些不能够、不需要或不愿意进行语言交流的情况进行调查。

5.专家调查法。这是一种预测方法,即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其知识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和评估。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特别适用于缺少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广泛应用于对某一方案做出评价,或对若干个备选方案评价出相对名次,选出最优者;对达到某一目标的条件、途径、手段及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做出估计等。

7.典型调查法。指在特定范围内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调查样本太大时,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但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要准确地选择对总体情况比较了解、有代表性的对象。如某地级市开展对区县市农村党员致富情况的调查,应选取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党员致富能力较强的县市作为典型调查对象。

8.统计调查法。通过分析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的一种调查方法。由于统计报表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因此适用于分析某项事物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势。如通过党员统计年报表,可以分析出某地全年党员的发展、转接、流动等情况,并能分析出比上年同期增减情况,还可对下一步趋势作出预测。运用统计调查法,特别应注意统计口径要统一,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报表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不能就报表进行单纯分析。如对某一个数据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报表中难以反映出来,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形成完整概念。

【关键词】诉讼法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和精华所在便是提供了系统的研究方法论理论,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具体的社会研究方法的目的、原则、应用条件、操作步骤,为进行社会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和比较具体的研究技术或工具。

一、诉讼法研究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

(一)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法学是一个规范学科,其研究方法总体上遵循规范研究的路径,即通过对目标、结果、决策、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应当怎样做”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社会问题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具体而言,在诉讼法学领域,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1、阶级分析方法

在法学研究领域,阶级分析方法片面强调阶级意志论的法的本质观;把法的阶级性摆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上;把法单纯视为统治阶级进行的工具。具体到诉讼法领域,把诉讼法作为典型的“镇压犯罪”的法,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用阶级的方法分析问题。但是,把阶级分析方法神化,普遍化,全能化,不是研究的科学态度。

2、注释研究方法

注释研究方法即通过学者们编写出版了大量的诉讼法教材、专著和普及读物,从学理上对诉讼法本身确立的基本原则、具体制度和操作程序进行了法学解释。注释研究方法能够使人们了解了诉讼法理念和规则的同时,也模糊了学科体系与法律文本本身的界限,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比较研究方法

在比较研究视角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结构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有时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因素。”[1]制度本身的内部延续性已经足以作为对比研究的逻辑基础,比较研究法的优势在于拓展和借鉴。我国的诉讼法学研究中大规模、普遍地应用比较方法是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前后。现在的诉讼法教材中比较普遍的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但是,由于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国外,从国外引进了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难免会出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尴尬,忽视诉讼法的本土化。

以上三种研究方法都是我国在诉讼法研究领域常常用到的,但仔细分析这三种方法,不难看出它们都是偏理性主义、解释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所有知识和观点的获得都主要通过单纯的逻辑演绎得到,而没有透过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或感觉经验去推知结论,没有建立起知识的客观体系。这样纯理论的研究——从理论到理论而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通常不大,所以应该呼吁法学研究者们从书斋里走出来,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再运用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二)实证研究方法在诉讼法研究中的应用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也曾断言:“法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实验法和调查研究法是实证研究方法中常见的材料(经验事实)收集方法。就几个概念的逻辑关系而言,实证研究方法包含实验法和调查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是种概念,实验法和调查研究法是属概念。

实验法主要用于定量的实证研究中。所谓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基本上包括(1)采取行动;(2)观察行动所造成的后果。社会科学研究者通常选择一组受试者,给他们一点刺激,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2]

调查研究法(surveyresearch)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的方法。[3]这种研究方法非常古老,在《圣经·旧约》中就已经提到。调查研究法需要在确定调查总体后,确定抽样的框架,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或者是访问式调查,并且需要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研究,不难看出体验、了解现实社会中的诉讼法律规范实际发挥作用状况的重要性,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正是对这一过程的规范化校正,使之更符合学术研究的要求,更能体现研究本身的严谨性和科学精神。“研究诉讼法学,归根到底,是为了指导中国的诉讼实践,改善中国的诉讼现状。因此,诉讼实践应当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诉讼法学理论的生长点。脱离实践的研究,是缺乏根基和说服力的。”[5]

二、社会规律的证明在诉讼中的免除

巴比在第一章阐述社会规律时,曾经谈到社会规律有三种论点值得探讨,其中就涉及到有些微不足道的社会规律,并通过讲述萨弥尔·史托佛的实验和达尔文的愚人实验否定了一些“众人皆知”的常识或者说“不言自明”的事实“常常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微不足道不再是阻碍科学的正当理由”[6]

而根据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34条,在法庭审理中,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证明,也即法律明确肯定了其合法性、正确性而免除了当事人的证明责任。

我国在民事和刑事诉讼中关于众所周知事实的免证与社会研究方法中对待所有研究对象的态度(包括社会规律在内的所有事实均需要证明,微不足道不是阻碍科学研究的正当理由)看似相互矛盾,但笔者认为这背后却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与研究方法,但学科体系需要不断的扩充完善,研究方法需要不停的创新借鉴。独立学科之间在研究内容上各异,但却能够在研究方法上相互学习,实现各自的研究目标。据此,社会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在法学规范研究中有其一席之地,在法学研究中应得到重视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建平.《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9页.

[2]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3]朱景文主编.《法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4]樊崇义,顾永忠.《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总结报告)》,载《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国际研讨会会议资料》,2006年第3期.

[5]龙宗智,杨建广主编.《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关键词:隐藏群体;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

一、隐藏群体。许多领域的研究过程都需要收集样本以获得关于某一群体的信息。然而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难以获得HIV高危人群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道德与法律等因素使得这部分人群不愿意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是典型的隐藏群体。隐藏群体包括注射使用者,男男者,性工作者,艺术家群体,非法移民,无家可归者等,这部分人群被隐藏起来的原因主要包括:群体人数相对较少,导致调查费用昂贵;群体成员难以识别;群体成员出于某些原因不愿意公开身份;群体难以接近。这也是隐藏人口的特点,这些因素导致在研究隐藏人口时难以获得抽样框,以及由于他们的高度敏感性和自我保护性,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无法收集到真实准确的数据。

二、现有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与整群抽样等,非概率抽样则包括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等。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国家教育部门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高校“两课”课程建设新方案》就指出:“要加强‘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2006年秋季始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后,教育部又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一步指明了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取向。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突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基础”课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较多地强调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空洞的说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实践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情境感受和活动体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逐步实现“知行合一”。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基础”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我曾就“基础”课教学问题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增加本门课程的实践内容是多数学生的强烈愿望。不少学生认为,部分教材内容以前学习过,再学一遍没有多少新鲜感,而且以教师讲授为主略显枯燥,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实践的机会太少,导致对课程的热情度不高。可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本课程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原则,体现实践性特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基础”课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

“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诸多方面加以推进。在高校该门课程实践教学尚未规范化、制度化之前,作为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有责任行动起来,突破现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尝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不断推动“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从以往的教学实际看,课堂中的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辩论、视频观赏等课内实践教学方式是较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但“基础”课实践教学比较复杂,必须选择更为灵活多样的模式,以增强其生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在层次上也必须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延伸到社会,在各层次实践中搭建知行统一的桥梁。

基于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的建议,同时考虑本门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现有条件,针对教学目的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的方式作出了尽可能多样化的安排,争取使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参与实践。这里主要介绍两种相互关联的做法。

(一)调查研究型实践

对于调查实践的成效和研究结果的形成,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

(二)参与体验型实践

所谓参与体验型实践,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前述调查研究成果相结合,制作课件,并根据需要,以讨论、角色扮演、小品等形式,创设身临其境的辅助情境,在课堂上展示,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使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增强认知,激感,并将所学所知付诸行动的一种实践方式。这种做法使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1]

至于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多数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认为虽然辛苦,但有所收获,十分值得。

由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检验,因此,我还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对以上实践方式进行总结和完善,为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积累经验、付出努力,请各位同仁不吝指教。

关键词:梵净山缓冲区;灌木资源;调查研究

1自然概况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总面积41900hm2,其中核心区25800hm2,缓冲区2800hm2,其间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该保护区为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温5.0~17℃,年降水量1100~2600mm,雨季集中在4~10月份。气候特点为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适宜植物生长。

2调查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梵净山缓冲区灌木树种资源极为丰富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梵净山缓冲区灌木树种资源比较丰富,共有灌木植物222种,隶属39科78属(含变种、变型和亚种,下同),全为被子植物。在调查得出的39科灌木植物种,各科所含种数多少不一,含种数最少科的仅有1种(如古柯科),含种数最多的蔷薇科有58种。含10种(包含10种)以上的灌木优势科有5个,分别是蔷薇科(58种)、百合科(20种)、卫矛科(19种)、杜鹃花科(13种)、五加科(10种)。以上5个科的灌木植物种类多达120种,占总种数的54.05%。梵净山缓冲区的灌木植物中含10种以下6种以上(包含6种)的科有芸香科(9种)、忍冬科(8种)、大戟科(7种)、樟科(7种)等18个,共有灌木植物67种,占总数的30.18%(见表1)。可见,梵净山缓冲区的灌木植物优势科属基本与我国灌木植物优势科属构成大致相同,具有我国典型灌木植物的科属特征,表明梵净山缓冲区科属构成合理。

3.2梵净山缓冲区灌木植物,根据其用途进行分类

梵净山缓冲区灌木树种资源按用途可以分为观赏类、药用类、油脂类、食用类、工业类、纤维类、饲料类等7大类[6-7]。从表2中显示结果得知,观赏类、医药类和食用类三类灌木种类较多,分别占总数的21.17%、37.39%和14.86%;工业类、纤维类、油脂类和饲料类的灌木植物种数虽然较少,它们的用途却非常广泛,油脂类的灌木植物榨出的油可以供食用(如山胡椒、野花椒、花椒、油茶等),纤维类的灌木植物的纤维可以编筐或织布(如水麻、黄牛奶树、荚蒾等),工业类的灌木植物可以为某些工业产品提供原料,饲料类的灌木植物(如盐肤木、刺槐)是牲口直接和间接的食物,因为饲用灌木生物量高、适口性好,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较高,牛羊猪都喜食,特别是山羊对灌木嫩枝叶的采食量占全部日粮的50%~80%[8,9]。

4梵净山缓冲区灌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

4.1加大灌木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4.2加强梵净山及周边地区的保护

严禁在梵净山周边地区建立污染性的工厂,造成灌木植物生长的污染;不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等破坏梵净山的植被。应对梵净山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避免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污染对梵净山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4.3加强对梵净山缓冲区灌木植物资源的保护

对梵净山的灌木植物资源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和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枯竭[10]。在灌木植物资源区建立保护制度,做好灌木植物资源的管理工作。对某些珍稀或濒危灌木植物资源种类可采取就地建立保护区、迁徙异地、引种驯化等多种方法加以保护;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种类鉴定,筛选有价值的灌木种类进行引种驯化。(收稿:2013-04-21)

参考文献

[1]程文全,李斌.小陇山林区优良灌木资源分布调查及保护利用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2):13-15.

[2]《贵州植物志》编委会.贵州植物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5]吴家荣,邱德文.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12-1.

[6]许瑞平.内蒙黄土高原灌木资源及主要灌木种的开发利用[J].水利科学研究院,1997,(4):34-36.

[7]廖雯,左经会.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038-15042.

[8]蒋建生,梁兆彦,张桂荣等.开发优质饲用灌木建立长期人工灌草丛草地[J].草业科学,14(3):49-53.

THE END
1.法律法规概览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民商法是指民事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定,它是国家为了保护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合理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民商法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law、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合同的订立、中止和解除规则,以及物权的取得和转让方式,都被严格规范,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合意能够得到尊重,并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通过司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158411.html
2.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而制定的命令性文件。它们不仅体现了国家意志,也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法律法规的分类 根据其内容和功能,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大类: 宪法层面:包括宪法本身以及关于宪法解释、修正等方面的规定。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3.法律法规全览揭秘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各项规范法律法规全览:揭秘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各项规范 憲法與基本人權保障 憲法是國家最高的法律,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原則。它包括了對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明確規定,如言論、新聞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這些都是現代社會普遍認同的人權基礎。 行政法與行政程序 行政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429350.html
4.法律常识了解中国十大最基础的法律知识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拥有众多复杂的法律体系,其中一些是所有公民必须熟知的。以下是中国十大常见法律,它们不仅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包括了更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刑法- 这是规范犯罪行为和处罚犯罪者的主要法律之一,涵盖诸如杀人、抢劫等严重罪行,以及其他形式的违法行为。 https://www.nu445dn1f.cn/zhan-hui-zi-xun/872925.html
5.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6.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保险监督管法律法规十一、保监会可否详细描述各条目间的校验关系,以便保险公司对照核对? 说明: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对要求各保险公司报送的科目之间、报送科目与参考报表之间、报送科目与分析指标之间均设立了较为严格的校验关系。所有校验关系将下发各保险公司。 十二、哪类指标是只需由总公司负责填报的? 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12245.html
7.中国香港法规(条目)—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并且或者不包含标题条目全文发布机关条目序号条目关键词词频23456789并且包含或者包含不包含词频23456789模糊精确 发布日期:从到实施日期:从到 生效日期:从到更新时间:不限最近一周最近一月最近半年最近一年今年迄今上一年度 中英文扩展检索http://cnki.kmlib.yn.cn/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LKKT
8.英国用途分类规则的建立演变和启示资讯频道▲表3 | GPDO中允许的用途变更条目数和政府放松管制程度演变 04 结论与启示 4.1 UCO的实质总结 从UCO的建立和演变总结出这一用途分类工具的实质: UCO是贯穿开发到使用管理全过程、界定开发权和私人土地使用权的工具。 UCO通过法律概念的规则化界定了权利,权利不止是由抽象的概念去解释,而且是由具体的法律规则去构https://www.planning.org.cn/news/view?id=15343
9.全球法规网3、属公司交叉经营的商品,审定到小条目分类或具体商品品名; 4、属国家或有关部门特殊规定的商品,如高退税商品等,将按具体商品审定。 五、关于进口商品的审核 有关进口商品的审核,仍按现行分类经营和管理办法执行。 六、在商品目录未审定之前,地方综合性公司暂不经营二类出口商品,其它各公司可暂按原定商品目录经营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10376
10.中国法律APP官方版下载软件分类:安卓软件/学习办公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软件大小:52.17MB 更新时间:2024-10-30 tag标签: 中国法律APP官方版软件简介 【中国法律APP官方版 介绍】 中国法律APP官方版是一款可以称作是中国法律百科全书的手机科普软件,软件使用起来非常简单,采用最新的条目进行搜索,你可以在搜索栏中直接搜索自己想要的法律条文如http://www.lenosoft.com/down/14192.htm
11.评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表决权种类的设计这一结论的得出,并非源于“非普通表决权股”存在的价值,而是我国法律规定上的含混与不确定性。无论我国的立法者对多种表决权并存的股权[45]详细规定可参见《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工作程序》、《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新股https://www.finlaw.pku.edu.cn/jrfy/gk/2003_jrfy/2003nzd57j/240328.htm
12.中国法律法规下载中国法律法规大全3.23中国法律法规大全软件数据全面,收集了建国以来人大及各部门所颁布的所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地方性文件、国际公约等共10万余条。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是市面上最为全面的法律软件。 软件特色分类科学,对部委法规进行了按部门详细分类,地方法规以省为单位进行了分类。在同类法律软件中分类排名首位。界面简洁、操作简单,软件https://xiazai.zol.com.cn/detail/36/470570.shtml
13.辞海《辞海》是一部由辞书编纂家舒新城主编的图书,于1915年首次出版,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作品收录了单字约1.8万个,条目约12.7万条,彩图1.8万幅,总字数约2000万字,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在历次编纂和修订中,《辞海》已经形成了一套质量保障体系,成为https://baike.sogou.com/v128854.htm
14.2019生态环保政策大盘点!行业资讯中心动态为加强和规范土地储备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修订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三月 1、《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9年本)》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机构改革相http://www.lzeeex.com/html/news/article.aspx?id=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