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律史的巨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本值得向大家推荐的法学书籍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创作的法学著作,通常被作为一本法学启蒙书籍推荐给初学法律者。该书是作者瞿同祖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国法制史和中国社会史的过程中,根据讲稿改写而成的,最初被作为吴文藻主编的《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五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47年出版。后由作者加以修改,补充,译成英文,于1961年在国外出版。1981年作者又应中华书局要求,对原书作了某些修改,再次印刷出版。1998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中,出版了《瞿同祖法学论著集》,该书全文收入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一、作者简介

瞿同祖(1910-2008),历史学家,湖南长沙人。瞿同祖的祖父瞿鸿机,是晚清时期的军机大臣,家学渊源深厚。1934年入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年任云南大学社会、政经、法律三系讲师,后升任副教授、教授,1944年兼任西南联合大学讲师,期间撰写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成为学术界的开新之作。1945年春应邀赴美,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汉史研究。出版《清代地方政府》,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65年回国。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二、主要内容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旨有两个: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二是讨论中国古代法律自汉至清有无重大变化。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家族、婚姻、阶级、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学思想。

全书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四章,中国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秩序。第二部分为最后一章,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从中国法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儒家和法家影响最为深刻。

三、推荐理由

(一)学习法律,就必须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制度

一言以蔽之,社会是法律生成的土壤。这也是为何本书以及《乡土中国》等类似书籍被作为法律启蒙书籍的理由。瞿同祖先生在书中写到,“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社会土壤会孕育出不同的法律,这也是为何东西方法律有别、古今法律有异的原因。

举一简单例证,古时官吏享有司法特权,犯罪了甚至可以用自己的俸禄、官职来抵消刑罚。而当下《刑法》的精神是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清律》中规定,“凡大小文武官犯公罪,该笞者,一十罚俸一个月,二十三十各递加一个月……该仗者,六十罚俸一年,七十降一级,八十降二级,九十降三级,俱留任,一百降四级调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二)学习法律,就必须研究法律的实效问题

纸面上的法律是死的,法律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本书引用了大量个案和判例,作为讨论法律实效问题的根据。

书中写道:“研究法律自离不开条文的分析,这是研究的根据。但仅仅研究条文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注意法律的实效问题。条文的规定是一回事,法律的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某一法律不一定能执行,成为具文。社会现实与法律条文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注重研究条文,而不注意实施情况,只能说是条文的、形式的、表面的研究,而不是活动的、功能的研究。我们应该知道法律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是否有效、推行的程度如何,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等”。

(三)学习法律,就必须立足“本土资源”

在法律学习与从事法律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一种常见的倾向: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好像只要发达国家有,我们就一定要拿过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移植橘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扎根于社会土壤的法律制度。适合一个国家国情的法律制度,不可能光靠法律移植。立法者应当重视传统、习惯等本土资源,这也是本书的价值之所在。

为该书再版写序的学者苏力认为,大量借鉴西方的法律制度而必须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演化创造的理由之一就是知识的地方性和有限性;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任何知识都是具体的,地方性的或者说至少有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如此,因而希望大量的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进行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利用本土资源,重视传统和习惯建立现代法治才是历史的必然。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邮编:410011

THE END
1.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APP推荐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下载豌豆荚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榜单为您提供最新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大全,这里不仅有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1045349/
2.法律人必看的十大经典著作法律书籍排行榜前十名有关法律的书籍法律人读书最重要的是提高法律专业素养,开阔视野,锻炼法律思维的能力。读书不在多,应多读原典、多读经典,才会受益匪浅。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法律人必看的十大经典著作,上榜的有《美国宪政历程》《洞穴奇案》《批评官员的尺度》《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论犯罪与刑罚》等,一起来看看吧。 排排榜 关注榜 https://www.maigoo.com/top/432716.html
3.法律类书籍有哪些书(不可错过的10本法律图书)潇湘读书社推荐书小编提醒您:无论您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学习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都要选择正规、权威的平台,避免因接收“残缺”的法律知识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其他问题。 现向大家推荐 体例完备,架构严谨 细化分解,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 《公民权益保护法律指南以案释法丛书》 https://www.xiaoxiangguan.cc/78570.html
4.团青春文学励志小说排行榜书籍博集天卷属于什么档次?【新东方官方直发 正版】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我留在你身边天堂旅行团青春文学励志小说排行榜书籍 博集天卷属于什么档次? 类目名称:书籍/杂志/报纸 所在地:北京 发布者:新东方旗舰 类型:短篇小说集/故事集http://www.kufox.com/j/fenxiangb/7RKqqmS4t5BZ6wa0QCZxNFMtV-B079j9Fr9QyKPGmUg.html
5.投资理财书籍推荐理财书籍排行榜前十etf投资书籍推荐投资理财书籍推荐 理财书籍排行榜前十 把投资经历分成5个阶段,每个阶段推荐两本我读过的、有收获的畅销书,供大家参考选择。书单会偶尔更新(发现好书)。 很多想系统学习理财的朋友找我要书单…我确实读了一些书,但也没有很多。 我就整理一下我读过的、收获比较多的投资理财书,跟大家分享一下。10本书不是每一https://blog.csdn.net/huifaguang/article/details/112515791
6.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 ,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与人体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度导致肌肉酸痛是因为人体供能不足 B.血https://www.jinbiaochi.com/xizang/xzsydw/news_79700.html
7.事业编考试备考指南,书籍推荐与攻略总结关于我们(2)《申论》:主要考察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此书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3)《公共基础知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此书有助于拓宽知识面。 2、专业知识科目考试书籍 (1)法律类岗位:《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汇编》等。 https://jsszeh.com/post/39366.html
8.“朋友圈被领导点赞成认定加班证据”,微信截图有法律效力吗?有法律效力吗? 一员工休息时间推广公司产品 发朋友圈后领导为其点赞 后该员工被公司开除 主张领导朋友圈点赞应视为加班 公司应支付加班费 公司则认为 未提供《加班申请单》的“自愿行为” 不应做加班处理 ━━━ 双方为此对簿公堂, 法院会怎么判? 12月10日,据上海市总工会消息,法院处理了一起以领导点赞朋友http://m.geocore.cn/ABP/moa/Wcvr.html
9.转让几本法律类书籍,有需要的豆邮我台版钤印签赠本《少年事件处理法》,九成新,50元 郑正忠(台湾桃园地方法院法官)著,台北书泉出版社1997年1印,25开,定价240新台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175681621/钤印签赠本《劳动法新论》,九成新,10元 强磊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1印,32开精装本。http://www.douban.com/pho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2712088/?_i=1991100uWtysYK
10.无法提供关于撩动我心手机在线观看的标题,因为这种类型的内容可能摘要:该内容涉及低俗、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因此不推荐观看。请远离不良内容,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我们应该远离不良信息,遵守法律法规,不良信息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负面影响,对于个人而言,接触不良信息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影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对于社会而言http://3g.hebeinuoda.com/post/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