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重要责任

C.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1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生活理想与职业理想的关系B.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级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7

3.“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经验和现实条件

B.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29

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50

5.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争取民族解放B.实现共产主义

C.发扬集体主义精神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44

6.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人们对如何处理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已经过时B.民族国家的界限已经不太明显

C.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D.仍需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49

7.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时代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A.以知难而进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大干快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51

8.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A.人生目的的主要内容B.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

C.人生态度的主要内容D.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61

9.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需要的意义,称为

A.人生价值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D.人生目的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69

10.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下列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个人只能被社会所决定B.个人可以独立于社会而存在

C.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D.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个人的生存发展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83

11.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89

12.道德的功能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A.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B.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D.沟通功能和辩护功能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91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区别并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A.以功利主义为原则为B.以知荣明耻为重点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D.以非强制性规范为特色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104

14.“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

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B.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C.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120

15.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

A.办事公道的要求B.文明礼貌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D.助人为乐的要求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136

16.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其中,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的外在活动,称为

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D.道德建设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58

17.下列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阶层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法律权利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公民在人和情况下都不受法律的约束

D.“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仅适用于司法环节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67

18.讲程序是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特征之一,下列关于法律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程序就是强调只求过程不重结果的理念

B.我国长期以来坚持“重程序轻实体”的基本原则

C.法律程序是实现实体权力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D.为及早实现当事人的实体权力,可以省略有关法律程序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180

19.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属于国家安全中的

A.科技安全B.文化安全

C.经济安全D.社会公益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82

20.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是社会道德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B.法是体现国家领袖个人意志的社会规范

C.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D.法是由历史传统决定全部内容的社会规范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185

21.下列说法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的是

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作出规范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分类组合为不同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及我国参加的各国际条约的集合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193

22.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

A.法律规范B.法律原则

C.法律传统D.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187

23.我国我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所属的法律部门是

A.刑罚B.经济法

C.民商法D.行政法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98

24.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适用于法学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法律解释是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201

25.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制裁只能由人民法院实施

B.法律制裁主要解决案件的定性问题

C.法律制裁只能针对违反刑罚的犯罪分子实施

D.法律制裁主要解决法律责任中的措施选择和定量问题

正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206

26.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权力,下列属于身份权的有

A.姓名权B.名誉权

C.荣誉权D.肖像权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38

27.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属于我国民事权利中的

A.所有权B.继承权

C.用益物权D.担保物权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37

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36

29.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A.拘役B.拘留

C.监视居住D.取保候审

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251

30.在学有专长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以将自己学

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这是努力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的

A.有理想的要求B.有道德的要求

C.有文化的要求D.有纪律的要求

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59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

A.思想性与实践性B.超越性与强制性

C.多样性与共同性D.时代性与阶级性

正确答案:ACD(2分)教材出处:P14

32.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就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

A.现实性B.科学性

C.崇高性D.健全性

正确答案:ABCD(2分)教材出处:P20

33.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和本质,下列关于道德起源和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道德是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B.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C.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D.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正确答案:BCD(2分)教材出处:P88

34.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A.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接轨B.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C.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正确答案:BCD(2分)教材出处:P96

35.社会公德是对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基本要求的有

A.爱岗敬业B.保护环境

C.助人为乐D.遵纪守法

正确答案:BCD(2分)教材出处:P125

36.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类同一序列社会生活的三个阶段,恋爱行为是对社会负有相应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合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有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B.注重过程,不以婚姻为目的

C.追求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彼此真实真诚,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CD(2分)教材出处:P144

37.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

A.中国共产党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B.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C.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过程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正确答案:ABCD(2分)教材出处:P170

38.法的社会作用可以分为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的有

A.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B.组织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

C.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秩序

D.依法追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ABC(2分)教材出处:P186

39.我国民法主要采用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两种归责原则。下列案件主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有

A.工厂污染环境案

B.产品瑕疵致损案

C.诋毁他人名誉案

D.侵犯他人肖像权案

正确答案:AB(2分)教材出处:P205

40.商法调整的是商事法律关系,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商法调整的有

A.票据法律关系B.证券法律关系

C.继承法律关系D.保险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BD(2分)教材出处:P240

非选择题部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如何正确认识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正确答案:教材P32

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分)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正由于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才更加漫长。(2分)

(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尽管不同的理想实现的困难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2分)

42.简述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点的原因。

正确答案:教材P110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2分)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2分)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2分)

43.简述良好个人品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正确答案:教材P161

道德修养即个人的品德修养。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形成高尚的品德,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2分)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坚守道德信念,不做不道德的事。(2分)

44.简述实现法治的公平主义应坚持的原则。

正确答案:教材P176

(1)实体公正原则,即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2分)

(2)程序公正原则,即执法和司法活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保障实现实体公正,并增强社会公众对裁判或者决定的认可度。(2分)

(3)及时高效原则,即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在合法或者合理的时限内,避免拖延。(2分)

45.简述我国刑事诉讼的管辖种类。

正确答案:教材P250

(1)立案管辖,即公检法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解决刑事案件首先由谁立案,谁开始诉讼的问题。(3分)

(2)审判管辖,即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各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3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6.结合爱国主义的内涵,论述在新时期如何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正确答案:教材P36和P52

(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3分)

(2)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爱国主义之所忠诚、所热爱的祖国,是国土、国民和国家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因此,爱国主义必然以爱故土、爱人民和爱国家为最基本的内容。(3分)

47.联系实际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正确答案:教材P65

(1)社会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面对人生中的不同境遇,应该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使人生目的达到。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开拓创新,为实现人生目标而拼搏。(2分)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为自己确立较高的人生目标,并在努力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这个目标。(3分)

(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断调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以豁达的心态和务实的精神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3分)

THE END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12.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这是道德的()功能. A.认识 B.规范 C.调节 D.指导 [答案]:C 13.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来发挥作用. A.明文规定 B.强制执行 C.广泛宣传 D.内心信念 [答案]:D 14.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强调了()的重要性. http://hnaoe.com/ziliao/611.html
2.法制现代化范文10篇(全文)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缺乏, 而且相当丰富, 中国缺少的法治精神, 有待于从传统法律文化的人道主义、大同精神催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没有法律权利的概念和法治精神, 没有形成人权的概念, 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寓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义和和谐观念, 相信人的理性和判断, 尊重人的价值。儒家思想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1cve5f7.html
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模拟卷(十二)1.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人的解放。( )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的无产阶级哲学。( )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并不都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 ) 4.刑罚是指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惩罚犯罪的一种强制办法。( ) http://m.yulin.offcn.com/html/2016/05/13952_3.html
4.马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性(二)范畴关系的整体性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反映,是思想的凝结。一门学科的成熟有赖于理论体系的成熟,而理论体系的成熟取决于范畴体系的成熟。在一般意义上,范畴可分为基础范畴、核心范畴、基本范畴,类似于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即立场、观点、方法。如果将理论体系看作一座大厦,那么基础范畴是地基http://dwzzb.xjtu.edu.cn/info/1022/9643.htm
5.从《康德哲学讲演录》通俗理清三大批判内容(康德哲学讲演录)书评从《康德哲学讲演录》通俗理清“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认识论)、“实践理性批判”(关于道德以及宗教的)、“判断力批判”(关于审美的),三者即知、意、情。《纯粹理性批判》:一、背景:休谟的怀疑主义经验论,他认为一切离开我们直觉所获得印象、知觉的知识都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的认识永远超不出我们的感觉。他举了因果性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79736/
6.201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高分预测试卷(七)C.合伙人必须资金雄厚 D.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84.公共政策的法治环境是指制定与实施具体的公共政策时,可能遇到的一国或一个地 区的总的法治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法律体系、法律机构、执法状况与社会治安的总和。 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法治环境的一项是: A.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体系 B.一国立法https://www.liuxue86.com/a/556026.html
7.2013年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六(附详解答案解析: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与计划经济一样,都是一种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资本主义有市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http://wap.91exam.org/sydwxg/297-51/51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