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申伊妮统筹/王梅梅】红船杂志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法制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离休干部庄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庄重是从新四军中走出的新闻大家,他曾深入抗战一线抢新闻,曾在战争中被枪弹碎片击中左眼,落下残疾,曾被国务院总理亲自任命法制日报社长,他是我国法治新闻宣传事业的开拓者、见证者。
走上革命道路
1917年11月,庄重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同兴镇界圩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祖父系清朝末年一名没有中举的老秀才,家中有八个兄弟姊妹,庄重是长子,他不仅读过私塾,还上过新式小学,曾在小学时,便喜欢写诗、画漫画,还曾投稿到上海的《小朋友》杂志,小学四、五年级就基本靠自己赚的稿费生活了。
1933年,他被保送进入江苏省立运河师范读书,读书期间,他曾受到同学中共地下党员汤承裕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
读书期间,庄重便与新闻结缘,在学校曾因写了两首诗,发表在鲁迅、郑振铎在上海主办的《十月》上,在学校里引起了轰动,被誉为青年诗人。
师范二年级时,庄重常为抵制省教育厅长周佛海大肆鼓吹的所谓“读书救国论”,在物理课考场上,庄重带头交白卷;为惩治反动军事教官,他抓住其非人道的惩罚学生的理由,组织同学暴打了石姓教官,并迫使校方取消了军训。为此,庄重先后3次受到处分,2次严重警告,1次留校察看。
1937年4月,他秘密接受中共地下党的领导,又联系多位爱好文艺的同学,在彼时的《徐报》上创办了副刊《南风》,并任主编。从此,正式开启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新闻事业。
被枪弹碎片击中左眼
1937年夏天,庄重从师范学院毕业,留校教书。彼时,抗日战争爆发,日军飞机不断来轰炸,学校也曾被炸毁过两次。
庄重决定投笔从戎,报考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办的“战地青年训练班”。当时,第五战区正在进行打台儿庄战役的准备。
1938年1月,他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0月,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任第五战区抗日游击队第四区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他率领的第一大队在抗击日军中几次历险。在一次战斗中,庄重被枪弹崩起的碎片击中了左眼,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了终生的残疾。直到生前百岁时,他因为眼睛受过伤,医生建议不要经常用眼阅读、写作,他便依靠听电视来获取每天的新闻。
1940年3月,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庄重到了根据地,就被指定为豫皖苏边区党委办一份高质量、鼓舞士气的机关报。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群众导报》停办,报社原班人马改办淮北区委机关报《人民报》,庄重任副社长。1942年秋,《人民报》停刊,庄重任淮北区党委秘书。
曾经的华东战场他深入一线抢新闻
解放战争时期,庄重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鲁南、莱芜、淮海、渡江等多场著名战役,他冒着枪林弹雨,深入一线及时采访和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胜利消息。
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庄重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常驻华野前线司令部参谋处,负责发战报、撰写战役述评,领受前委首长的指示,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据了解,由庄重撰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曾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投降官兵达6000人。1948年12月底,庄重又以华野前委首长名义起草了《新年告全体指战员书》和《新年告全体伤病员书》。
在那段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庄重除了采写新闻、向总社、总分社发稿以外,还随身携带着大大小小的本子,天天写日记,随时随地做笔记。“淮海战役日记本”记录了淮海战役前后共74天的珍贵记忆。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庄重还一手策划《人民前线画刊》,《创刊号》上刊登了毛泽东“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题词,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华野前委首长等照片;有“中共中央电贺淮海大捷”的消息,还有《围攻碾庄黄匪兵团司令部》和《何基丰、张克侠两将军起义》的图片新闻。
庄老曾感慨道:“这3期画刊在战争条件下出版发行,很不容易。由于出版及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战斗性,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
由国务院总理亲自任命社长
1980年8月1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国法制报》(后更名为《法制日报》)在北京正式创刊。彭真同志为《中国法制报》题写了报名。庄重由时任国务院总理任命为中国法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彭真亲自告诉庄重,这份报纸由中央政法委和中宣部共同领导,宪法和法律的宣传,由他负责,大政方针的宣传和政策策略的宣传等由中宣部负责。
1981年,庄重作为新中国第一次访美的新闻代表团团员,应邀参加了美国当地新闻报人的年会,会上有人说,《中国法制报》帮助全体中国人民学法、知法、懂法、掌握法律武器,在世界报刊史上应该有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