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寒冬日,阳光亦暖人。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小学思政课建设,鲜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小学阶段思政课——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2024年12月10日,罗山县回民小学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研讨交流活动。
聚焦课堂研有方向
第一节课,由张黎黎老师带来四年级道法课《我的家庭贡献和责任》,张老师善于创设情景,课堂充分体现了"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同深受,产生情感上共鸣;课堂上老师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制定家庭责任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
第二节课,由张宁老师带来六年级道法课《特殊关爱助我成长》,这节课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感人的视频和真实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特殊关爱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老师巧妙的借助学校防踩踏演练、校门口护学岗、县委领导讲思政课等真实的图片,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关爱,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教以潜心研贵有思
研讨环节,综合组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董红霞、刘玉琴、陈秋凉等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在肯定两位老师的教学风采和精彩亮点的同时,也对如何更好地提升道法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品德修养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研之所向,教而有方
会后,回民小学马爽老师以《立足核心素养培养时代新人》为主题做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认为小学阶段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更对学生人格成长、道德修养、法律意义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两节课上,我们看到,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不仅明白了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爱护,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并用这份责任之心、感恩之心,去回馈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就是道法课的意义所在。最后,她依据小学阶段道德与法制科的实施路径对两节课进行梳理,让大家进一步明晰了道法课的教学模式。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每一次研讨都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希望教师们能不断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达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