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法治”?傻傻分不清楚

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服务平台|2022-04-2815:32到底是“法制”还是“法治”??

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来通过《新华字典》认识一下“法”“制”“治”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法”指的是“法律、法令、条例等的总称”,“制”侧重的是“制度、法度、法则”,“治”侧重的是“管理、处理、治理”。

那么,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要怎么理解呢?

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以得到如下释义:

【法制】[名]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

【法治】①[名]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②[动]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法制”是法律制度体系,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法治”是用法律治理,是一种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的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强调的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因此普遍使用的是“法治”一词。这不仅是制度文明的发展,更体现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治理智慧。

法律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够看到法律的影子,也能够感受到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尊重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也能够推动法治国家更好地发展。

举几个例子: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设置了“人格权编”,说明了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以及自然人享有的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就是“法治”的一种体现;而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理有谚:“我有一所小房子,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这句谚语所体现的就是公民的住宅权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义务。这意味着他人不可以随意侵犯我们的受教育权,而我们也要认真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让许多学生可以在疫情期间“宅家上学”,这正是在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而在许多网络使用仍未完全普及的偏远地区,那里的学生无法完全跟上互联网教育的脚步。为了保障这些地区的学生有学上、有书读,不少教师会每天前往学生家中为他们上课、收作业,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做法也是遵守法律规定,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一种体现。

THE END
1.让法治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中小学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有效应对之策,但是目前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力量薄弱,法治教育教师多以政治学专业为主,辅以语文和历史专业,缺乏法律专业背景,难以满足专业化教学需求。二是缺乏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部分学校将法治教育课程视为“软性”任务,投入的时间、精力和http://m.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3_2111282695_wap.html
2.教育法治与教育法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教育法治与教育法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立法。前者比后者立法完备B.司法。前者比后者更为严格C.执法。前者比后者更强调平等D.核心精神。前者更强调公平正义。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https://www.shuashuati.com/ti/3fd42aea847a4a48b36ebf3a4ccb0ee1.html
3.法治宣传还是法制宣传?律师普法法治宣传还是法制宣传? 普法内容 两个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二者的含义不同,如下:法制宣传:指的是法律制度的宣传。法治宣传:指的是法律治理的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https://www.110ask.com/tuwen/9556152830842017774.html
4.法治安全反邪教法治宣传教育政务动态反邪教法治宣传教育 你了解邪教吗,了解反邪教的法制知识吗?下面就来为你们普及一下吧! 一、了解邪教 ? 1、我国有关法律对邪教组织是如何界定的? ?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两高”司法解释)对邪教组织作如下界定:“邪http://sthjj.wuzhou.gov.cn/zwdt/t7548734.shtml
5.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法治下,行政部门的职责只是执行这些法律,且受该等法律拘束。所以,法制和法治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法律法规文件有多全面,是否规范公民关系,而是在于行政、立法、司法这些政府权力是否也和公民一样,受到法律的约束。https://news.eol.cn/lzmzl/202211/t20221107_2254198.shtml
6.试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试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https://www.shangxueba.com/jxjy/E35CF98E.html
7.法制和法治有什么区别【招警/行测】2019省考招警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中公北京招警考试网】提供北京招警考试资料、北京招警考试行测答题方法和技巧等辅导资料,本文整理2019省考招警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2019-04-01 本文标签: 2019省考招警行测 法制和法治有什么区别 行测常识判断 https://bj.offcn.com/tag/4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