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专业名称12遵化市职教中心

2.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设计思路

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情境划分及课时分配

学习情境

学习子情境

课时分配(课时)

一、习礼仪讲文明

1、塑造良好形象

1.1

认识自我,做人生的主人

1

3

1.2

学习礼仪,增添个人魅力

1.3

掌握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2、展示职业风采

2.1

学习职业礼仪,提高职业素养

2

4

2.2

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3、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1

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3.2

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4.1

恪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5

4.2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

4.3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4.4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5

践行职业道德,抵制职业腐败

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5.1

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5.2

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6、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6.1

增强法律意识

6.2

建设法治国家

6.3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权威

7、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7.1

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7.2

维护宪法的权威

7.3

增强公民意识,依法行使权力

8、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8.1

树立程序观念,崇尚程序正义

8.2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3

程序主义的作用

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9、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9.1

认清违法危害序

9.2

杜绝不良行为

10、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0.1

运用刑法制裁犯罪行为

10.2

防范职业腐败行为

10.3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11、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11.1

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1.2

依法公民人身权人身权

11.3

保护公民财产权

11.4

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11.5

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1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12.1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2.2

依法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

12.3

依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合计

40

五、教学内容(学习情境)

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情境教学内容

学习

情境

教学内容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全面提升自己的途径、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学习方法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学习方法、学习意义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职业礼仪塑形象

职业礼仪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蕴含的道德意义

职业礼仪展风采

学习职业礼仪的方法、明确学习职业礼仪的重要性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道德的特点分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

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良好道德品质的特点、道德的积极作用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

爱岗敬业的概念、意义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表现形式,基本要求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腐败的危害、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三种途径

职业道德行为的积极作用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守法公民

法律的概念、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关系

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的途径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宪法的基本原则

增强公民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义务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诉讼程序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证据的种类、特性、举证责任的分配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出台与意义、处罚种类、基本程序

不良行为的危害、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犯罪的分类、构成要件、特征

自觉预防犯罪的意义、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民法的四项原则、法人具备的条件

依法保护人身权

人身权的概念特征、精神损害赔偿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合同的概念、要约、承诺的构成要件、合同的效力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婚姻的成立要件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企业的各种形式、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及意义

六、教学条件

(一)教师任职条件

要求每20名学生配一名指导教师,教师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并具备下列条件:

2.具有在企业或法律界实习实践的经验;

3.掌握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特别是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实施。

(二)实训设施

综合实训场地需准备下列实训设施:

1.办公桌椅。综合实训室内办公桌椅要求按组摆放。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用计算机一台,液晶投影仪一台。

(三)学习资料

提供的学习资料包括模拟企业背景资料、实训视频资料、不同行业对员工的礼仪要求、各种补充资料等。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

职业道德与法律综合实训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任务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

按照要求,将若干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根据模拟的情境,设定不同成员的不同角色。然后进行模拟演练,也可以根据个人特性进行角色互换,从而增强对整个职业道德与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组成小组

在模拟情境中,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是六人一组,并且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

2.角色扮演

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实现小组集体任务的分解。通过分工协作,最终完成总的任务。

3.岗位轮换

为了到达实训目的,需要轮岗,小组中的每一名同学必须依次扮演不同的角色,经过几次轮换,使得每一名同学都能将实训内容亲自操作一遍。

(二)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技术

充分利用电子教案、动画、视频等技术手段,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易懂。如将典型业务处理拍成操作演示教学片或制作成动画片,在学习新业务时进行播放,强化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性。

2.网络化学习

建立教学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的课程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八、考核评价

本课程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该方法采用百分制,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

具体考核时,通过编制实训小组成绩表计算个人成绩。实训小组成绩表如表所示。

小组成绩表

姓名

过程考核(60%)

结果考核(40%)

得分

小组汇报20%

工作页整理20%

小计

(一)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主要从考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沟通协作等方面进行,注重实训小组的组织管理。考勤情况主要考核能否全面的、全过程的参加实训;工作态度主要考核实训态度的端正性、工作的主动性以及能否出色地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主要考核实训过程的正确性、规范性以及能否通过专业知识所形成的职业判断,利用操作技能出色地完成实训任务;工作效率主要考核实训任务完成的及时性;沟通协作主要考核能否与小组成员保持良好、互动的合作关系,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能否主动协助下一工序人员作业。

具体考核时,对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分别进行评价,按考核关键指标进行打分。首先由组长组织进行组内成员互相评价(要求小组各成员成绩不能全部相同),然后再进行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和教师评价各占40%、60%,过程考核表如表所示。

过程考核表

序号

学习过程

过程考核指标及标准分值

专业技术

50%

考勤情况20%

沟通协作10%

态度效率

10%

其它

对每节知识点情况掌握

每位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

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

小组成员整个过程中的七S贯彻

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

6

小组各个成员的学习效果检验

(二)结果考核

实训结果考评主要包括学生提交的工作页、小组汇报,分别占20%、20%。

工作页按小组提交,包括实训项目描述、主要任务、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实训记录,以及实训后的个人总结等。如不提交工作页,则实训成绩为不合格。

小组汇报实际上是各个实训小组对本小组实训情况及成果进行总结、汇报和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小组实训的组织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和步骤、工作成果与收获、取得的经验与教训等。其中,组织过程包括实训项目、小组成员、岗位分工、小组管理制度、团队协作情况等内容。实训结束时,每个小组必须进行汇报,如不进行小组汇报,则实训成绩为不合格。

THE END
1.如何能够学好道德与法治怎么提高初中道法成绩的方法要想学好道德与法制就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更要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成绩呢,下面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的方法,一起来了解。 学好道德与法治需要掌握的五大方法 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 http://www.e4221.com/chuzhong/zhengzhi/9125.html
2.《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课程标准基本概念: 新时代时代新人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养 复习思考题: 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新时代青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应担负的历史使命。 2.2.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https://www.wlcbyz.org.cn/detail/6066.html
3.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5页)(新)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谈谈概念间的各种关系 概念是入门的先导,是组成知识大厦的基石。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各门科学知 识的基础。对初中生而言,它更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和关键。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127/5202320313004122.shtm
4.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一、法律与道德的概念 (一) 法的定义 法是维护秩序和正义的, 是公平的象征。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成员的规范; 是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 道德的含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5.学术讲堂法治的概念与价值【学术讲堂】法治的概念与价值 ● 法治不仅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还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价值。理由在于,法治可以有效促进“尊重自治”与“互惠”的“人类善”(human good)。 作者: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冉夷侨 法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对人类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许多人对法律有种朴素而美好的“道德直觉”,声称“http://xww.asu.edu.cn/info/1014/6922.htm
6.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在当下中国,法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治国之道,又内含着良善治理的符号价值。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是主要的治理方式,通过规范政府和公民行为,确保国家运行和社会发展遵循法定程序和原则。法治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和良好的环境。与传统中国以道德为基础的“德治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7.第一节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最广义的法制概念是把法制理解为在一个社会或地区,起法律调整作用的以现行法为核心的包括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整个法律制度和法律系统,也即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上层建设系统”。 二、法治的含义 (一)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主导的治国方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8/17/55518189_1105604545.shtml
8.道德底线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的概念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https://mip.66law.cn/topic2012/ddflgx/
9.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光明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细读报告全文,可以发现,其中多次提及“法治”概念。与此相对应,明确提出“德治”概念1次;使用包括“道德”在内的词组7次(道德素质、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建设、道德水准、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使用包括“德”的词组12https://news.gmw.cn/2018-01/14/content_27344289.htm
10.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陈龙律师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学界诸多学者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法律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入手,论述了法律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探讨了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的冲突以及在实践层面上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概述 (一)法律的概念及本质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