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多年来品德课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原则

(一)价值观引领,贯穿始终

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等主题教育,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主题式编排,生活化取材

以生活主题的方式整合和编排学习内容,围绕主题选择知识、创设情境,将学习内容有机融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日渐形成的社会关系和逐步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展开思维、体验情感、付诸行动。

(三)开放性设计,知行合一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体系结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主题教育的落实情况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初中阶段在不同类型活动中引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念、人物、故事等,以此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成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

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视祖国的历史。例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等生活细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选取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史实,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建党、建军和建国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云、雷锋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THE END
1.如何能够学好道德与法治怎么提高初中道法成绩的方法要想学好道德与法制就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更要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成绩呢,下面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的方法,一起来了解。 学好道德与法治需要掌握的五大方法 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 http://www.e4221.com/chuzhong/zhengzhi/9125.html
2.《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课程标准基本概念: 新时代时代新人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养 复习思考题: 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新时代青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应担负的历史使命。 2.2.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https://www.wlcbyz.org.cn/detail/6066.html
3.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5页)(新)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谈谈概念间的各种关系 概念是入门的先导,是组成知识大厦的基石。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各门科学知 识的基础。对初中生而言,它更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和关键。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127/5202320313004122.shtm
4.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一、法律与道德的概念 (一) 法的定义 法是维护秩序和正义的, 是公平的象征。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成员的规范; 是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 道德的含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5.学术讲堂法治的概念与价值【学术讲堂】法治的概念与价值 ● 法治不仅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还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价值。理由在于,法治可以有效促进“尊重自治”与“互惠”的“人类善”(human good)。 作者: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冉夷侨 法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对人类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许多人对法律有种朴素而美好的“道德直觉”,声称“http://xww.asu.edu.cn/info/1014/6922.htm
6.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在当下中国,法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治国之道,又内含着良善治理的符号价值。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是主要的治理方式,通过规范政府和公民行为,确保国家运行和社会发展遵循法定程序和原则。法治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和良好的环境。与传统中国以道德为基础的“德治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7.第一节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最广义的法制概念是把法制理解为在一个社会或地区,起法律调整作用的以现行法为核心的包括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整个法律制度和法律系统,也即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上层建设系统”。 二、法治的含义 (一)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主导的治国方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8/17/55518189_1105604545.shtml
8.道德底线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的概念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https://mip.66law.cn/topic2012/ddflgx/
9.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光明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细读报告全文,可以发现,其中多次提及“法治”概念。与此相对应,明确提出“德治”概念1次;使用包括“道德”在内的词组7次(道德素质、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建设、道德水准、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使用包括“德”的词组12https://news.gmw.cn/2018-01/14/content_27344289.htm
10.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陈龙律师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学界诸多学者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法律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入手,论述了法律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探讨了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的冲突以及在实践层面上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概述 (一)法律的概念及本质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