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1、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4、实

4、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与乡规民约、民俗风情、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会规范相比,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法治与人治则是相对立的两种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

5、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正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法治与人治这两种治理社会的理念曾经在古希腊同时并存。柏拉图曾经热烈主张的“贤人政治”实际上就是人治。他的基本立场是人治优于法治。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则法治要比人治好。然而法治只能称为“第二等好的”的政治,终究不如贤人政治好。亚里士多德在批评柏拉图的人治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法治论。他明确指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应当说,西方社会的法治传统发轫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论。不过,在亚里士多德所处的奴隶社会里的法治和现代西方社会的法治显然不是一回事,奴隶连人身自由都没

6、有,更遑论在法律面前与奴隶主平等了。根据英国法学家戴雪对于法治的经典定义,法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法律具有超越也包括政府的广泛裁量权在内的任何专制权力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二,任何公民都必须服从在一般法院里实施的国家一般法律;第三,权力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宪法性文件上,而是建立在法院的实际判决上。”显然,这样的法治只能是启蒙运动以来逐渐形成的。在法律产生之前,当然也就没有法制,更不会有法治,调节、制约人们社会行为的是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人治社会。只有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尤其是国家出现之后,法律才产生。但是,法制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法治的诞生。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法

THE END
1.“法治”与“法制”并无根本性的区别。“法治”与“法制”并无根本性的区别。 A.对 B.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移植创新法的使用情境有哪些? A. 用常规方法或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无法解决问题时 B. 当其他领域存在解决相似或相近问题的方法时 C. 判断改进产品或服务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较低时 D.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d85d0402f13c452bb6cfca0937f92259
2.法治与法制的本质区别无论是宗教,还是其它精神道德治理(通称为徳治),必然导致权力集中,最终走向专制政治,也就是法制社会、法制国家;而法治,无论是法治社会,还是法治国家,从一开始就必须有人性的互动、人性的融合,也就是人的权利的融合、法的融合。 所谓人性的互动、人性的融合,本质上是人的私的互动、人的私的融合;说到底,是人的灵https://www.douban.com/note/848302973/
3.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而法治虽然可以作为目标,比如,实现法治中国、法治秩序、法治自由,但却难以成为人生在世的终极目标。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强化了法治在意识形态权力系统中的话语权;使法治可以在国家与社会管理以及法律秩序形成过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492
4.“法治”与“法制”从内涵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若向量组P 与Q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则P与Q等价。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基本体分为( )、[填空2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林某与宋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屋交付给宋某,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后林某与徐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将房屋过户给徐某,宋某、徐某均向林某支付了房款。在向徐https://www.shuashuati.com/ti/11b92b45cc054f3088191dd73aa76ca6.html?fm=bd717673d2bcf16404e783a98bc8a139d9
5.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法冶与法制区别.pdf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 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 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1 学海无涯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0/0901/8125075074002137.shtm
6.“一个至上”与“三个至上”辩思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有关事实和案例的大量存在说明,在任何国家,“宪法法律至上”都不是唯一和绝对的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原则。所以,只讲“宪法法律至上”,无助于人们对宪法法律本质的认识和对“宪法法律至上”这一法治原则的正确把握。 从以下事实,不难看出只讲“宪法法律至上”的局限性。http://chinaps.cass.cn/zhzhxyj/2009ndeq/201506/t20150626_2365107.shtml
7.法制和法治的区别是什么以下是有关“法制和法治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区别主要表现在:(1)内涵的差异。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包括法律的至上权威,法律的公正性、普遍性、公开性等基本要求。(2)价值取向的差异。(3)在与人治的关系上,法治明确地与人治相对https://mip.64365.com/tuwen/iidph/
8.李林: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研究成果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党的领导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本质区别。http://www.mzyfz.com/html/2293/2021-11-02/content-1530308.html
9.浅探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从早期的管仲、李悝、申不害、商鞅,直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提出以法治国的一套完整的法治思想,对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法家推崇的法治思想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法治,两者在治国方略、治国主体等存在本质的区别。比较两者的本质区别对树立正确的法治观。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50.html
10.人治与法治的历史碰撞与时代抉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自1957年至1978年的二十年间,我国法治建设进入停滞和倒退的时期。特别是文革十年,法制更是备受摧残和践踏,陷入了彻底的法律虚无主义。在这一时期,宪法被实际废除,刑罚被完全滥用,民法变得毫无作用,行政法已无存在余地,公民权利缺乏基本保障,整个国家法制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http://www.sass.cn/109000/2906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