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法治”?傻傻分不清楚

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服务平台|2022-04-2815:32到底是“法制”还是“法治”??

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来通过《新华字典》认识一下“法”“制”“治”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法”指的是“法律、法令、条例等的总称”,“制”侧重的是“制度、法度、法则”,“治”侧重的是“管理、处理、治理”。

那么,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要怎么理解呢?

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以得到如下释义:

【法制】[名]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

【法治】①[名]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②[动]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法制”是法律制度体系,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法治”是用法律治理,是一种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的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强调的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因此普遍使用的是“法治”一词。这不仅是制度文明的发展,更体现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治理智慧。

法律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够看到法律的影子,也能够感受到法律对我们的保护。尊重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也能够推动法治国家更好地发展。

举几个例子: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设置了“人格权编”,说明了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以及自然人享有的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就是“法治”的一种体现;而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理有谚:“我有一所小房子,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这句谚语所体现的就是公民的住宅权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义务。这意味着他人不可以随意侵犯我们的受教育权,而我们也要认真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让许多学生可以在疫情期间“宅家上学”,这正是在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而在许多网络使用仍未完全普及的偏远地区,那里的学生无法完全跟上互联网教育的脚步。为了保障这些地区的学生有学上、有书读,不少教师会每天前往学生家中为他们上课、收作业,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做法也是遵守法律规定,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一种体现。

THE END
1.法治网简介一个中心:建设新时代民主法治建设的信息总汇;两大任务:全面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三个平台:权威法治新闻的生产发布平台,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展示平台,涉法舆论的引导平台。发展历史1999年,法制日报网络版(法治网前身)上线。http://www.legaldaily.com.cn/about/about_legaldaily.html
2.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依法治国波澜壮阔的中国法治40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从人治到法制、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https://news.cctv.com/2018/12/15/ARTIHaoO2qZ7pSELqKjASMKJ181215.shtml
3.四川法治网—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官网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是由全省政法工作者、法制类新闻媒体从业者、研究社会治理的专家学者自愿发起组建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组织。本团体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四川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在未来四川省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会将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社会治http://www.scfzw.com/
4.法制和法治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法制,法制是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纷争,它只能是各集团妥协的剩余。 为什么不能用新道德?道德处于文化层面,在集团与统治文明底层,缓慢的发挥效力,百年之功太慢了,只有法制才能数月数年中快速见效。 法治是成形的法制的统治方法,或者说统治手段之功效。“治”者治水也,所有君民的箴言中,民都是水。于是法治https://www.jianshu.com/p/b17c3a993177
5.法治周末官网法治周末网是《法治周末》报社官方网站,是法治周末报社全媒体发展的重要平台。《法治周末》是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治日报社主办的一份政经法治类报纸,以“法治影响中国”为办报理念,高举法治和人文旗帜,关注、记录中国法治进程。http://www.legalweekly.cn/
6.山西法治网法治日报河南法治报安徽法治报重庆法治报山东法制报河北法治报内蒙古法制报云南法制报新疆法制报江苏法治报四川法治报甘肃法治报北方法制报浙江法治报新法治报福建法治报广西法治日报青海法治报宁夏法治报湖南法治报法治时报贵州法治报西部法制报 政法网群 山西长安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山西省公安厅山西司法http://www.sxfzb.com/
7.法治第1线:打造老百姓心中的好节目“每天都有观众到栏目咨询或求助,每天可以收到上百条次新闻线索,每天有上百人次通过电话进行咨询或求助,每天有近千人次通过手机短信参与节目互动。”当记者问及刚刚开播的贵州法制频道《法治第1线》的收视情况时,该栏目制片人孙斌用这样一组数据回答记者的提问。贵州法制频道《法治第1线》自3月1日开播以来,便在观众https://tv.sohu.com/20090313/n262771696.shtml
8.法制宣传片完整–搜库05:39 太原社教法制频道法治中国60分宣 暖视有四套 0 2年前 28:36 “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1 ll坠落时间 0 3年前 03:11 国家税务总局焉耆县税务局”防控疫 东归传奇 0 4年前 04:50 西昌市人民检察院法制宣传片 马语者B 0 4年前 04:11 第四次经济普查法制宣传片 huaiyu1012 0 4年前 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6%B3%95%E5%88%B6%E5%AE%A3%E4%BC%A0%E7%89%87%E5%AE%8C%E6%95%B4_orderby_2_hd_1_cateid_91_limitdate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