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严密、系统完备的先进法治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十一个坚持”。“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系统把握。

始终贯穿全面依法治国的鲜明主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设专章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对法治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论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实现良法善治,都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作用的发挥。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两个大局”的角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问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的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法治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力量。法治与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需要通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等途径,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四个自信”的角度回答了“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树立的法治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树立的法治理论自信。“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树立的法治制度自信。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树立的法治文化自信。

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在“十一个坚持”中位于统领地位。一是明确了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面依法治国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二是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使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起牢固的群众基础。三是明确了要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总结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法治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正确道路。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是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通过完善和强化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来填补法治体系的空白或薄弱点。二是要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公正文明的执法、司法制度和全民守法机制,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三是要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健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等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四是要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涵盖人才、科技、教育、宣传、组织等多个方面,进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五是要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管党治党重要依据的党内法规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将为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保障。

THE END
1.《中国法学》2024年第6期《中国法学》金成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 内容提要不当联结禁止原则是行政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不当联结禁止原则,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体现为株连制度的废弃和株连思想历史惯性的摆脱;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体现为法治精神的要求与普遍正义的捍卫;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体现为公共行政的多元手段必须予以厘清的要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27704
2.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A对 B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1895574125.html
3.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一种()。 A.科学思维B.正当性思维C.规范性思维D.逻辑思维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当泵输送液体( )较高时,易产生汽蚀现象。 A、流速 B、流量 C、温度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https://m.ppkao.com/wangke/daan/eaeebb512b314c7188f081ee4b463e60
4.思修重点27.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了解) 28.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依据不同(2)方式不同(3)价值不同(4)标准不同 29.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2)权力制约(3)公平正义(4)人权保障(5)正当程序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0/1007/22/71853127_939343052.shtml
5.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A.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B.法治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C.法治思维https://www.shuashuati.com/ti/0c0c6e0932864f7ba644041a29a656b7.html?fm=bde9336812c19c6b3cd2baf5abe373494b
6.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警察执法规范化,不仅在执法过程中解决了警察为何执法,以及缘何执法的问题,同时对于执法的实践也有着非凡的意义。执法规范化依托着法律为基础,因此,每一位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则须严格的依照法律行事,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四项基本原则。虽然我国已有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但法治的力量最终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7.2018年第3期总第5期其次,正如夏新华教授所指出的,他专注研究的混合法系概念即是对法系理论不足的弥补。混合法系对于非洲法等不能运用传统法系理论加以解决的领域,具有存在价值。在混合法系理论之下,关于法律移植、法律继受等问题的研究得以展开。 三、混合法系——一个极易失之空泛的概念 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8.司法考试《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价值(精选9篇)2、任何时代的社会,人们都期望行为安全与行为的相互调适,这就要求通过法律确立惯常的行为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法律、规则、秩序可以成为同义词。 3、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4、规则是形成秩序的前提。 (五)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1、价值位阶:案例中出现了价值的排序即为此原则的运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0s1otbh.html
9.法理学试题库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得运用就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得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得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得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 5、从法学研究所运用得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与社会法学三大法学https://www.360docs.net/doc/0d75126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