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试题合集(附答案)练习题

3.举例说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4.《资本论》全书的结构。

5.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6.马克思是怎样从交换价值这一现象出发揭示出其中隐藏的价值的秘密的?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8.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9.怎样理解交换过程的矛盾?10.马克思是如何回答“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1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与第二章的区别与联系。

12.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与价格标准职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3.如何理解价格形式所包藏的量和质的矛盾?14.为什么说GW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15.《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中心内容及理论结构。

16.《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货币理论。

17.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1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19.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0.资本各要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1.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22.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同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3.为什么只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2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5.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与社会条件?26.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27.什么是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有什么作用?2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人口规律?29.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30.资本原始积累同资本积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五、论述1.试述《资本论》的方法及现实意义。

2.试述《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3.试述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4.试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5.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6.试述《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

7.试论述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8.试述《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张力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9.试述《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10.试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部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①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体现着社会分工。

④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①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

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③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④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

②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

5.①价值实体是凝结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

②不同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有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各种劳动也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所形成的价值。

③因而,抽象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7.①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因此,价值表现的两极实际上是价值被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外部表现。

③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8.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或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所处的地位。

②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完全是社会的,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这样,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9.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相对价值形式的对称。

②即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能够和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商品所取得的特殊价值形式。

③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10.①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②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在交换中,充当价值现材料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是等价物;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共同构成价值表现形式。

最初的价值形式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随着交换关系的扩大,形成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当交换发展到将一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时,就形成了一般价值形式。

被分离出来的商品是唯一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因此成为一般等价物。

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

11.①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在进入交换过程之后就表现为交换过程的矛盾。

②一方面,商品生产者要通过交换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因此交换对他是个人过程;但另一方面,他又要通过交换实现自己的商品的价值,使其为社会所承认,因此交换对他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

但同一过程不可能同时对一切商品所有者既是个人的过程,又是一般的社会的过程。

③这就是交换过程的矛盾,它表明商品世界缺少一个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从而使一切商品的全面交换成为不可能。

12.①货币的职能之一,为商品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这是货币的第一个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有价值。

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比较。

因此能够用一个特殊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个特殊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或货币形式。

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物体形式不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13.①商品内在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即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的过程,公式为W-。

②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是第一形态变化,再由货币形态转化W-G为商品形态是第二形态变化。

③商品形态的总变化表现为商品流通。

商品形态变化是由商品内在矛盾引起的。

这个矛盾的发展最终外部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于是商品交换便采取了商品形态化变的形式。

14.①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②按这一规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由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决定。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如果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不变,则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在信用关系普遍化的条件,需要用货币来媒介的商品价格总额是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减去廷期支付的总额,加上到期支付的总额,再减去互相抵消的债务总额。

④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量。

15.①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的社会生产关系通过商品价值关系而得到表现的形式。

商品内在矛盾之一的一个方面。

②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关系,从而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16.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内在矛盾之一的一个方面。

②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以物化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这就是物的人格化。

17.①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③于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不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的物化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商品拜物教。

可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商品拜物教。

18.①指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和社会等同性。

②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到即转化为抽象一般劳动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

③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反映在商品上就是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

19.①作为买卖对对象的劳动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廷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具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才不得不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20.①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②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其原的有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21.①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②资本家为进行生产,必须将其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用于购买于劳动力。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不会改变。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被活劳动所替代,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使用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因此,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是一个可变量,能增殖自身的价值,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

③从全部资本中划分出可变资本,揭示出不是全部资本而只是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

22.①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②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才会增殖,带来剩余价值。

这部分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既然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可带来的,因此,考察资可增殖程度就只需考察剩余价值与可变资可的关系,这就是剩余价值率。

③它是雇佣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②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资本家总要尽量延长工作日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24.①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由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形成的差额。

②剩余价值动机和竞争压力会迫使个别资本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然后按社会价值出售便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而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则是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③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主要方法。

26.①人数众多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进行协同劳动的劳动形式,它的规模取决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积聚与集中的程度。

②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市场、为了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它一开始就采取了大规模协作的形式。

③因为大规模的协作、分工和机器的使用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为实现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采用机器体系的大规模协作,使资本主义真正获得了适合自身技基础,使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充分显示出来。

④一切大规模协作都需要统一管理,一旦这种协作劳动从属于资本,则对它的管理就具有两重性。

27.①生产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

②它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③但是,上述从简单劳动过程来看的生产劳动对资本主义来说是不够的。

对资本主义来说,一方面,由于劳动过程协作性质的发展,形成了总体劳动者,从而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

另一方面,生产劳动必须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从而生产劳动的概念又缩小了。

因此,只有直接、间接实现在商品中、并为资本的增殖服务的。

THE END
1.日积月累十二月每日一题day10产业资本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二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所以,产业资本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ODIyMjY1OQ==&mid=2247520322&idx=3&sn=e60bbf1751aed30a0f751e14e57a898e&chksm=c10ffc3e00bc905fa9cfc0870a0cefa4bcca0520a9f93ac3104a554d483412ea5732caee8a5d&scene=27
2.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补充: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者。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剥削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https://edu.iask.sina.com.cn/jy/kBMFoOp24t.html
3.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劳动力被可变资本雇用 资本家在消费劳动力的过程中 得到了价值增殖。可见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https://wenwen.soso.com/z/q853633874.htm
4.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什么以下是与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什么相关的试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答案解析 2、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要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 答案解析 3、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它是() A、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B、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https://www.netkao.com/rmwt/205652113544.html
5.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题目】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 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35274919.html
6.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B.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C.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D.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正确答案: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___ A.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 点击查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8f291717168a44a3a40bd78bf3a5c0c6
7.“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资本积累的本质是什么? 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其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94315dd4cda1fee4b41414b3ffbc18d.html
8.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无檩体系屋盖有什么特点? A. 屋盖刚度大 B. 整体性好 C. 施工方便 D. 抗震性能差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工人的剩余劳动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https://www.shuashuati.com/ti/989d3121c6d14ebb8d506521a7fd432c.html?fm=bdcab2938a48954a67e76107d965563022
9.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问题社会主义论文剩余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并发生作用。 二、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源泉 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源泉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因此,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5/82250.html
10.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是什么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https://www.gaodun.com/wenda/cfa/44234.html
11.2018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题及答案之剩余价值论这个工厂又1010台带有视觉的机器人,它们与数控机床、自动运输小车共同工作。白天工厂内有19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从事作业,夜里只有两名监视员。类似这样的“无人工厂”,虽然没有多少工人进行直接的劳动,但是资本家的利润却在迅速增加。在当代资本主义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源泉是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moni/104215.html
12.0500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考复习资料(5)生产成本这个范畴只是代表商品价值中消耗的部分,这部分价值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作为预付资本已经存在。至于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以及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则完全看不出来了。因此,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②在生产成本的形式上,只有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https://www.zikaosw.com/fxzl/ggkl/2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