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治理之道: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观点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但写在纸面上的法律条文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全体公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需要每一个行为主体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律意识。行为主体的法律意识强,表现为对自身行为的法定自由和限度有充分认识,对法律规范自觉遵循。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行为主体对法律规范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行为主体能否依法开展活动、遵守法律规范,进而对整个国家的法治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意识的养成、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都需要增强法律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社会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但也要看到,不少人并没有深刻理解法律这种社会规范,其行为没有完全做到依法而动。还有一些人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采取工具主义的态度,法律对自己有利时就利用、不利时就绕开。这些现象妨碍了法律公正,损害了法律权威。推动全社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必须找准重点,抓住关键环节。

提升法律教育地位。法律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积极的教育培养。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越出法律规范的界限,就会侵犯他人、集体的权利,以法律为基础构建起的社会共同生活秩序就难以维持。因此,培养行为主体的法律意识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在国民教育中提升法律教育的地位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我国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全国大、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联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不断完善。但是,法律教育的力度与培养法律意识的需要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的法律教育深度有待加强;高等教育阶段思政课中的法律内容比较薄弱,还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法律必修课来传授更多法律知识、培育法律意识。

强化权力主体依法履职。增强社会法律意识,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厉行法治上当模范、作表率,带头强化对法治的追求、信仰和执守,真正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变成想问题、办事情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凡涉及权力运用,都要考虑是不是有法律依据、有什么样的程序要求、是否符合立法目的、违法时谁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有领导干部依法用权、模范守法,才能巩固公民认识法律、相信法律的意识,促进公民遵守法律、通过法律维护权利。

促进德法交融。增强法律意识,需要在法律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遵守法律的愿望与习惯,进而使遵守法律成为一种内在素质与自觉行为。如果一个人的主观愿望与法律相吻合,他就不会感到法律是对自己的约束,而会在法治轨道上享有自由。但这样的境界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达到的。有时候,违法行为会产生巨大收益,对行为主体构成很强诱惑。这时能在主观上起到约束作用的,就是对法治的信仰。法治信仰坚定,在不当利益诱惑面前就会有较强定力。道德对法律有很强的引导、支撑、涵养作用。应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的道德内涵,让正义得到伸张、善良得到弘扬,让人们的生活在法律的保障下更加幸福安康,促使法治权威真正成为人民内心的真诚信仰。

THE END
1.中国的法治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https://www.gov.cn/zwgk/2008-02/28/content_904648.htm
2.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 (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实施的效果与公民的法律意识密切相关。上述材料说明,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法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2)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保障公民普遍守法;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有助于维护https://m.66law.cn/lawyers/s240283731603f_i785968.aspx
3.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全民守法论述的重要意义二、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全体公民都信仰法治,法治国家才会有深厚http://e.mzyfz.com/paper/paper_59716_12267.html
4.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试题预览 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上一题下一题https://kaoshi.chazidian.com/kaoshi/shiti-166877/
5.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10625362.html
6.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8475579.html
7.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范文在现阶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法治化进程、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法治文化建设引导人们对法律权威的尊重,唤醒其参与意识,为社会治理提供“软实力”。法治文化通过实践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人们知法、尚法、守法,从而提升人们内在法治理念的精神升华,形成法治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https://www.gwyoo.com/haowen/310328.html
8.法治建设法治精神(精选6篇)“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2)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n4il924.html
9.法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洛克也积极倡导法治,强调立法权最高,强调法律的执行,潘恩十分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权力制衡。罗尔斯指出,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只有认真贯彻法治原则,对自由的威胁才会减少;只有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动,其自由才不会受到侵犯。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066658.nh.html
10.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通用6篇)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通用6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容的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法学修养理应不断加强,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议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http://m.biyelunwen.yjbys.com/fanwen/faxue/624669.html?ivk_sa=1024320u
11.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法治强调的是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机构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而德治则侧重于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探讨两者共同作用与社会治理,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这一探讨中,不仅需要深入挖掘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更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只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12.省委会要闻湖北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进行,法律规范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法治化即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决定》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https://www.mjhb.org.cn/index.php?id=2827
13.浅谈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全文)但在实际中,人们对法治化建设的这些治本功能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治安、审判、检察等治标工作,法律宣传、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也因其维护稳定的间接性而往往不被社会所重视。 二、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https://www.99xueshu.com/w/r120vjykwf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