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普法教育法律法治社会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我们从全局上、整体上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引。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法律制度对公民的权利义务具有刚性约束力,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我国法律制度的性质和方向,而具体的法律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将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之中,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供精神指引。

有利于厚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土壤。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而法律信仰的形成,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优秀的法治文化在培养公民法治理念中具有基础推动和保障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层面“硬约束”的逐渐完善,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一“软环境”显得尤为紧迫。法治素养的提升表现在公民法律意识、法律认知、法律运用能力的提高,对法律情感的加深,对法律敬畏的加强,这些都将促使公民的思维和言行更加理性、规范。

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强化普法力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让法治理念充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各级各部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和矛盾纠纷,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会更加复杂,法治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使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底色,良好的法治环境日益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主要举措

切实提升社区普法力度。社区治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社区教育在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社区普法教育对于全民普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法律援助工作应走进群众身边。比如,在太原,大学师生走进社区“古玩市场”,通过为交易双方提供义务法律问诊,宣讲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二是建立由各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律师事务所及其他社会力量组成的社区普法联合工作机制。要将公益普法活动做到全覆盖,注重激励引导,加大对社区普法教育优秀典型和经验的宣传报道力度,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提升。三是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街乡社区学校、各社区分校三级社区教育机构的作用。以“终身学习大讲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为载体,不断巩固社区法治教育的效果,逐渐引导居民养成主动学法、遇事找法的好习惯。

扎实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一是加大对校园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健全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机制,推广青少年法治成人礼,将道德滋润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同时,要建立长效师资培育制度,不断提升法治教育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二是加强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引领孩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开展“政法机关开放日”活动。组织开展系列法治教育研学活动,让青少年零距离旁听庭审,聆听民警的办案故事,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

深入推进农村普法工作。一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普法,为乡村振兴注入“法律强心剂”。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师生在山西各地广泛开展“送法下乡”公益普法活动,为村民讲解宪法、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二是采取乡镇、村、村民小组上下联动方式普法,将普法宣传教育与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相结合,提升农村群众法治理念,营造社会平安稳定环境。

THE END
1.中国的法治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https://www.gov.cn/zwgk/2008-02/28/content_904648.htm
2.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 (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实施的效果与公民的法律意识密切相关。上述材料说明,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法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2)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保障公民普遍守法;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有助于维护https://m.66law.cn/lawyers/s240283731603f_i785968.aspx
3.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全民守法论述的重要意义二、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全体公民都信仰法治,法治国家才会有深厚http://e.mzyfz.com/paper/paper_59716_12267.html
4.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试题预览 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上一题下一题https://kaoshi.chazidian.com/kaoshi/shiti-166877/
5.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10625362.html
6.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8475579.html
7.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范文在现阶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法治化进程、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法治文化建设引导人们对法律权威的尊重,唤醒其参与意识,为社会治理提供“软实力”。法治文化通过实践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人们知法、尚法、守法,从而提升人们内在法治理念的精神升华,形成法治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https://www.gwyoo.com/haowen/310328.html
8.法治建设法治精神(精选6篇)“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2)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n4il924.html
9.法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洛克也积极倡导法治,强调立法权最高,强调法律的执行,潘恩十分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权力制衡。罗尔斯指出,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只有认真贯彻法治原则,对自由的威胁才会减少;只有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动,其自由才不会受到侵犯。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066658.nh.html
10.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通用6篇)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通用6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容的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法学修养理应不断加强,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议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论文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http://m.biyelunwen.yjbys.com/fanwen/faxue/624669.html?ivk_sa=1024320u
11.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法治强调的是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机构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而德治则侧重于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探讨两者共同作用与社会治理,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这一探讨中,不仅需要深入挖掘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更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只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12.省委会要闻湖北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进行,法律规范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法治化即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决定》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https://www.mjhb.org.cn/index.php?id=2827
13.浅谈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全文)但在实际中,人们对法治化建设的这些治本功能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治安、审判、检察等治标工作,法律宣传、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也因其维护稳定的间接性而往往不被社会所重视。 二、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https://www.99xueshu.com/w/r120vjykwf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