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发法律服务产品》

本文16150字,全文阅读大约需要40分钟。

律师辛辛苦苦提供了过程性的服务,一旦结果不满意导致满盘皆输,不被客户认可,甚至引发客户要求退费、投诉等执业风险。如何解决这一执业困境引发我们思考,律师是否也可以像商业世界的绝大多数交易,提供相对有形的产品,以产品的方式去呈现自己的服务内容、服务过程和服务成果。本期法叮访谈,游本春律师告诉大家如何解决。

主持人:丛骏嘉

嘉宾:游本春

文稿:王凤英

编辑:王珊珊

审编:陈庆兰

丛骏嘉:

什么是法律服务产品?

游本春:

什么是法律服务产品呢?

当我们去买一件东西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去买一件衣服买双鞋子,这个产品是能够直接看得见的。

我们很多律师也在谈这个法律服务产品,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属于法律服务产品呢?法律服务产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点既然是产品,它要能够解决一个问题叫做可复制性,这个非常关键。什么意思呢?我们在淘宝、天猫、京东上面去买一件商品的时候,我们把钱付了,那这个物品能够寄到我们的手里面,能够看得见,而且它是可以批量的复制。

在律师行业当中的法律服务产品,很多人提到:

我在办案的过程当中,将多年的办案的模板把它整理归类;我在做法律顾问的时候,我服务过很多的法律顾问单位,我按照一定的逻辑方法将这些模板收集归类整理,那我们认为这叫产品。其实严格来讲这不属于真正的法律服务产品,因为它没有解决一个可复制性,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具体来讲怎么来理解,我们研发的课程是不是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讲他直接可以花钱购买,一次性就能够完成交付。比如我们的法叮的律师办案管理软件按年来付费的,它是将我们全国多位执业的律师的实物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思路和逻辑研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式变为一种可以批量复制的、直接成交的产品。所以法律服务产品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能够批量的复制,就像我们去买一件商品一样,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然,前面跟大家讲到的一般的模板,它仅仅是法律服产品的1.0的版本,或者说是法律服务产品的一个简单的雏形。所以鉴别法律服务产品最核心的方法和原则:是否能够直接地解决复制性批量成交,以及后续是否需要提供辅导,如果能复制批量成交,后续一般不需要提供辅导的那就属于法律服务产品。

法律服务产品的类型有没有更具体的划分,产品有哪些?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我有很多的法律服务产品:第一个最常见的就是出版了很多的书籍,由中国法律出版社的一个朋友设计的HR大律师系列丛书。它解决了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可复制性,所以它是一个法律服务产品。

其实法律服务产品没有多深奥,它就是将我们多年的知识和经验变为可以批量复制的。

还有我现在和魏老师一起做的包括我们法叮的律师办案管理软件,一个是桌面端,一个是网页端,可以批量复制。

从劳动法来讲,我十多年办理几百个的劳动案件。按照一定的逻辑方法整理归纳,我在谈案、在收案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模板,办案的时候到案件归档又有很多的模板。

从大量的案件当中将具有共性化的或者通用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放进到我们的法叮的系统里面。它就是一个律师购买以后可以直接去落地使用的一款法律加科技的软件,所以这是更高纬度的法律服务产品。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律师朋友自己办理过很多的案件,甚至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方法变为相应的一些模板,有利于我们为企业或者当事人办理案件过程中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我认为它也是属于法律服务产品的,但它仅仅是停留形成产品。是一种相对于来讲比较粗浅的1.0的一个产品表现形式,它没有解决一个复制性的问题。

所以法律服务产品在我看来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两类:

第一类:常见的能够看得见的有型的书,能够听得见的、能够学到知识的音频视频;

第二类:就是像我们的风控师、风控猫、还有法叮,包括其他的一些法律科技类的一些平台。

其实它不管是通过小鹅通还是其他软件,它都具有法律产品的基本属性。如果是没有法律服务产品这个载体,再好的一个软件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它也是属于法律服务产品的一个延伸,这是法律服务产品的常见的一些分类。

法律服务产品能给我们律师带来一些什么好处?什么价值?

但是一年下来基本上是没有钱的,没有积蓄甚至还可能会亏。

为什么?就是基于我们律师每赚的一分钱通常情况下都要靠我们亲力亲为,亲自去为我们的法律顾问单位提供服务。

我们都知道,基本一个律师哪怕你带一个助理,能够服务10家法律单位已经很牛了。

在一般的三、四线城市,法律顾问单位你是有个三五万,也就是说你一年做十家法律顾问单位,那你一年的收入可能就是三五十万。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也有税费,如果在团队里还发工资,还有管理费等等,所以即便是有10家法律顾问单位,也是辛苦忙一年收入所剩无几的。

对我来讲,早期的话更多的是做劳动案件,那我们都知道劳动者去仲裁,打劳动官司,它的标的可能就几万。那几万是很正常的,多一点10万以上,少一点几千块钱。

你想一下,一个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请我们作为他的代理人,因为涉及到的钱就只有这么多,你能够收多少律师费?正常情况下可能几千,多点一两万。

那你一年能够做多少案件呢?

一年中,第一你可能没有案件,第二,你有案件,你能够做得过来吗?一个案件从你谈案到去办案,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庭都要开好几次,甚至还有一审、二审、再审,所以我们律师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要靠我们的脑力、体力和劳动来赚取我们的每一分钱。

我2010年开始跨入律师行业,一直到2017年这几年,每天非常辛苦,每天都处于很忙碌的一种状态,一点都不开心。因为赚不到钱,所有的事情要亲力亲为。

我就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办法,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另外的一条路,让我相对来讲比较轻松的,甚至有机会躺到床上都能够赚钱的一种方法。

很幸运的是,我认识了咱们的魏老师,也是前盈科律师学院的院长,盈科全球合伙人,全国中华律协专家讲师团的讲师,也是我们现在盈科ESG与合规管理法律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我认识他之后,我觉得我们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对法律服务产品及法律服务产品如何研发有很多共同的理念。后来参加他的培训,给了我很多思维上面的启发。

基于此,从2017年开始我就在想,我既然有十多年的这个知识和经验,打过很多的官司,关键是服务上百家的法律顾问单位,做过很多的项目,能不能变为可以批量复制的法律服务产品,能不能让我在未来在给企业提供法律供应,或者说在做非诉或者代理案件的时候,至少能够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所以这是法律服务产品带给律师最大的一个价值,就是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可以进行批量化的复制,你达到一定的高度,可以让客户直接买单。以前你做一个案件要100个小时,但是当你有像我这样的法律服务产品,可能只需要10个小时。

我们该如何决定去研发什么法律服务产品?

关于如何研发适合自己的法律服务产品,其实在我看来,法律服务产品不叫研发。为什么这么说?有一句话,我们是法律服务的搬运工,法律服务产品你是研发不出来的。

研发的目的是什么?要站到企业的角度来解决企业的痛点。那怎么才能够解决企业的痛点?一定要有较强的实操经验,如果一个律师没有去开过庭,手里面没有一家法律顾问单位,没有做过一家风险管理项目,它是没有办法研发出来的,所以它是基于你有较强的实操经验。

前面我们讲到了法律服务产品从分类上面来讲,我们说一本书是法律服务产品,一个音频一个视频是法律服务产品,以及你将在为企业、为我们的客户在提供非诉服务过程中有共性化的一些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研发之后整理归类,它也是一种粗线条的或者叫简单的法律服务产品。

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同样的可以研发像风险管理项目,甚至更高纬度的人工智能结合的法律服务产品。对我们一般律师来讲,我觉得你只要有几年的实务操作的经验,你都能够研发法律服务产品。

第一,你要选择你擅长的。

但是,我们任何的一个律师,只要执业在5年以上的,我相信我们都办过很多的案件,并且是很多不同类型的案件,比如说合同的、交通事故的、婚姻的、劳动的,你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怎么来研发?比如说张三,一个律师,他做过很多婚姻的,做过很多交通事故的,就可以考虑去研发婚姻方面或者交通事故方面的法律服务产品。

第二,要首先确定我研发法律服务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提高我的工作效率,还是为了出一本书,直接靠出书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还是录一个视频或音频?

如果你想研发的法律服务产品是出一本书,你需要问自己以下问题:你能够写一本书吗?你写书的对象是谁?是交通事故当中的受害人,还是保险公司还是律师。

如果你能够将你的知识和经验输出,通过软件,或者说通过一些录课的设备录为视频、音频,那同样的它这是法律服务产品。

第三,怎么来研发?

比如说我的请求是我的产品里面的第一个请求,请求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请求被申请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针对具体的诉求,我将所有的归类好。

另外,我们在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民事起诉状的时候,还涉及到事实与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这样的一份申请书或者起诉状,目的就是能够达到让仲裁委、让法院立案就行了。

这样的话,当未来我在办理劳动案件的时候,如何写一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我只需要将我这个模板调出来,因为我模板里面有20或30个请求,但是我这个案件里面就是只涉及到一个请求,单位支付员工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我就留下这个请求。

其他的涉及到,比如申请人的信息、被申请人的信息、原告的信息、被告的信息,我就直接地填充。这样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大地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案件收了之后,我要启动办案的程序,那这个时候我要写民事起诉状,要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提交仲裁之后我要去立案,之后我还要提交证据清单,证据清单同样的它也是能够做成一个相对通用的一个模板。

如果我作为单位的代理人,我怎么来答辩?同样的我就是将所有可以答辩的点全部汇总,在未来我遇到类似案件的时候,我直接的删除或者填充。

然后我的案件办完之后,我要进行归档,我从收案到办案到归档的过程当中,将所有共性化的东西全部汇总,形成一套非常标准的模板。

那这样的方法适用于你办理过的很多的案件,你把你几十个、上百个案件,你就归纳变为一套你自己的法律服务产品,那未来你办理案件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地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你可以再延伸一点,更高的维度是做法律顾问以及做风险管理项目,以及将我们的非诉的产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植入到系统里面,变为一款软件,做出更高维度的法律服务产品。

刚才游律师对法律服务产品的研发有了一些介绍,也提到自己研发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劳动领域的法律服务产品。

那么,在我们把这个法律服务产品销售出去之后,您有没有收到客户的反馈意见:法律服务产品是否能很好地解决客户的一些什么痛点?我们这个法律服务产品还有什么进步的空间?

我的第一个产品是劳动法的实物书籍,我是怎么来研发的?有人说,游律师,你是不是重复的出相同或类似的内容?我告诉大家,我的每一本书内容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只有非常少的地方可能会重复。因为,我们的书它是一个产品,要解决特定对象的实际难题。

《HR大律师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战》、《HR大律师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管理实务》,一听名字,对象就很明确,就是给律师或者法务写的。《企业用工成本控制、战略与合规管理》。

从这个书的名称来讲,我最精准的目标客户就是企业,从降本增效、从战略以及具体的措施和落地的解决方案这个维度来写的。所以书是我们的法律服务产品。

当然,我从8月份开始到9月份,到今年的年底,基本上每一个月平均会出版一本劳动法律书。所以,当我们有很多经验以后,可以写书,这是第一个产品。

第二个产品,我到目前为止录制了上千个小时的课程,视频课程,并且已经进行过了两到三次的升级。

课程那怎么来录制?核心的点是你要考虑你的客户群体是谁?是律师、企业老板,还是HR,不同的群体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包括现在我和很多的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公司合作。他们有资源,招来参加培训听课的人是老板。

如果再按照以前我给律师或者人资法务讲的内容,那是不行的,他们听不懂,听着可能会睡觉。

但是如果我对律师、对资深的人资法务来讲劳动法的课程,比如今天北京有一家机构让我给录30个小时的课程,从员工入职到在职到离职,告诉我他们的对象是财务。

我就在想财务它应该对劳动法不太了解,我就录了一些简单的,比如说有一个专题叫试用期法律风险防范与合规管理,我就讲试用期的工资怎么来发,试用期的期限怎么约定。

今天下午公司反馈,我讲这个内容浅了。为什么浅?他说听课的对象大部分是资深的HR,我之前录课是把听课对象假设为不太了解劳动法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内容相对比较浅。

所以我又重新地调整我的内容。当然,对律师朋友,那我讲的都是更深的,讲实操方面的。但是同样的内容对老板讲,他可能听不懂,对HR来讲,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所以当我们研发法律服产品和视频课程,第一步要确定我们的客户群体。

当然不仅如此,研发其它模板产品,非诉类的产品,你都要确定你的客户,不同的客户你研发的产品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第二个核心的是视频课程,针对老板、针对律师、针对人资法务,有上千个小时的不同纬度,从入职到在职到离职,到怎么打官司、怎么来做风险管理项目、怎么来做裁员的。

甚至针对律师朋友,我研发了告诉律师怎么来给企业培训,企业的老板,企业的人资法务怎么来培训,所以是一个综合性的视频课程。

第三个维度的产品也是我现在其实绝对最有成就的,针对企业的劳动法咨询系统。

如果是在早期的时候,我的顾问单位会问我,游律师,你看我们现在有一个员工要离职,你能不能给我一份协议,叫离职协议,或者说叫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那我现在给到他的是什么东西?一份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且我将系统的解决方案置入到我们的咨询系统里面,可以批量的交付,除非是他直接搞不定的,这个时候他才咨询我,我才出面,那我是怎么来研发呢?比如针对员工个人的原因离职。

第一步,我们要告知企业员工个人的原因离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法律风险?

对于单位来讲,你说员工离职了,不是你单位的员工,你怎么来证明?从举证责任的角度,你要证明员工和你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解除和终止,它是有巨大法律风险的。

首先,就是将这个知识点以案例的方式结合在实务操作当中最大的风险点,录制为视频。

用OBS、腾讯会议、小鹅通,或者视频号都是可以快速地、高效地、专业地录制课程的。

他看了视频,就知道这个过程当中存在什么样的法律风险,他是不是就不问我了?到这个地方还不能够解决他的问题,最终要解决一个落地的问题。

落地的问题就要涉及到流程,一个员工离职:

第一步需要要求员工提交书面的辞职;

第二步需要单位审批;

第三步要交接;

第四步要和员工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第五步还需要给员工一份离职证明,它最标准的叫法“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最后要给员工办理档案、社保关系转移手续。

这就是具体的流程。

知道风险点,知道流程以后,他还不会操作?

我们每一步流程配备相应的模板。在第一步需要有一个辞职申请,我们是有一个标准的模板,只需要让员工签字就行了,因为里面我明确的是个人的原因,其实是最核心的就四个字。

第二步单位要审批。离职审批表,什么样的原因离职?离职由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来审批?

第三步,很多单位的员工手里面可能会有电脑、有钥匙,有些文件、有些资料可能会涉及到交接,这个时候要有离职交接表,交接什么样的物品,到哪一个部门去交接,哪一个人来审批?这是在交接的时候对应的文件。

在我这个产品里面,针对具体的核心的一个点,员工个人的原因离职,有具体的案例的讲解,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图,有具体模板。

最核心的是我的模板是带有批注的,相当于我们去买药一样,他会告诉你这个药一天吃几次,然后每一次吃多少。

同样的我的所有的模板,第一,这个模板它的适用情形是什么?然后这里面的核心内容怎么来填写?在填写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潜在的风险,需要注意什么样的事项?甚至到最后的时候,员工签字,公司盖章怎么来签字,怎么来盖章,所以它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所以,现在如果有一家企业请我做它的法律顾问,我就会告诉他我这个系统里面的产品怎么来使用。在未来你有什么样的问题,你可以通过我的系统里面,通过我的产品,你直接就能够找到答案。

你看公司和员工之间在离职的时候是极其容易产生纠纷的,刚才我讲到的是其中的一个点,因为员工个人的原因离职。

我们再延伸一下,那可能会有单位,是因为员工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严重违规,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建立双重劳动关系;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又或许说是因为这个员工患病了,非因公负伤以及不能够适应工作,还有客观情况重大变化,或者说是经济性裁员。

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几十种,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要结合法律的规定,因为离职劳动关系的解除,它是有法律规定的,你不能够创设性地和员工进行约定,这个时候我将所有可能涉及到的解除的类型,按照我刚才的思路来研发标准化的法律服务产品。

所以大家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想一下,比如说你现在你对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专业比较擅长,尤其是按行业来进行研发的法律服务产品其实更容易,你同样的按照我这样的思路来研发法律服务产品。

所以,研发产品的思路都是相通的,这是我最核心的,也就是站到企业的角度,如何地解决一个法律问题的法律服务产品,我是怎么来研发的?

第三个最核心的叫用工的合规管理专项,

我们试想一下,现在我们有一个用工的风险管理项目,需要怎么来做?

第一步,你要给到企业或者我们潜在的目标客户1份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合规管理专项法律服务计划书;

第二步,确定合作以后,我们要到企业去做尽调做访谈;

第四步,给企业出具管控手册;

第五步,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第六步,然后给企业进行交付培训。

它的流程就是这样的,魏主任做合同的风险管理项目,他的思路方法都是一样的。

那这个产品怎么来研发的呢?我们在项目启动的过程当中,专项的法律服务计划书,每一个企业其实都差不多的,基本上只需要对企业的名称进行一个替换,是不是可以快速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再比如我们的尽调用工的风险管理问卷调研表,早期,我自己面对面的做风险管理项目的时候,从早期的20个问题到50个,到100个,到200个到300个,然后再到300个我再进行归纳总结汇总。

目前大概是100个问题左右,那我每一个问题都对应一个风险点,所以我是将从入职到在职到离职所有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问题的方式全部进行归纳和总结,它就相当于一个数据库。

也就是说所有的企业,我在做风险管理项目的时候,基本上重大的和中度的法律风险,跳不出我这张调研表,它是一个通用的。我接下来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怎么来处理?很简单,当企业填写是或否的时候,比如说是否在员工入职的时候一个月之内签书面等劳动合同,如果他填写的是否,那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双倍工资,那我对应的风险评估报告就出来了。

那我的风险评估报告点内容是贵单位存在未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产生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点。

风险等级我分为重大的、中度的和轻微的,那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法律风险,风险的危害后果,或者我们叫风险的分析,基于我们调研贵单位未在30日之内和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的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存在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点。

如果一家企业有50个风险点,那我就对应50个问题的风险评估报告。我们最终要给解决方案。怎么给?

同样的,我要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系统,让企业未来不会因为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而产生法律风险。所以我从调研到评估报告之后,对应的就是管控措施。

你看是不是所有的单位都需要和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你不管是所有的建筑生产企业,还是商贸企业,还是软件开发企业,大家认为签订的这个劳动合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没有本质的区别,真的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所以这就是我跟他建立管控手册,后面有具体的落地的文件,合同、协议表单、表格,甚至我可以将具体管理当中的绩效的内容植入到我的管控手册里面。

我这样规定公司的人资,如果因为未和员工续签书面的,或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导致单位被仲裁,导致单位承担了双倍工资,人资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就是我的产品,其实这样的产品我认为是1.0的产品。因为我这样的一套模板,它是一个数据库,从项目启动到进驻企业去做调研、座谈、走访,然后到初级风险评估报告管控、建立管控手册、整改意见,还有具体从入职到在职、离职一系列的落地的法律。

我们说带有批注,带有使用说明的,但是我升级是怎么来升级的?有这样的一套模板以后,你看是不是可以快速地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满足律师去做风险管理项目的一个需求。

模板再加上视频,再加上我的课程,是不是又是对我的产品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让一个律师,让一个人资法务,通过听我的课程,通过使用我的模板就能够给企业做风险管理项目。

但是到这个维度,我认为仅仅是2.0的产品。3.0的产品能解决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它的风险不一样的,如何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企业生成个性化的风险评估报告、管控手册、管控措施。有风控猫的法律体检平台,基本能办到。

简单地总结一下,对于我自己来讲,我的法律服务产品有书,有视频、有音频,有做法律顾问的全套的解决方案,有视频加模板以及做风险管理项目,有视频有模板还有软件。

法律服务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价值一定是解决特定客户特定问题和痛点的。

我的风险管理项目的这套产品解决什么样问题?解决一个律师不会做风险管理项目,如果通过我们法叮,通过我们的风控猫的软件可以给不同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出具管控手册,制定管控措施。

就相当于我们到医院里面去体检做一个CT,不管医生的水平的高下,也许可能就是一个实习的,但是他知道用CT诊断,和一个有20年、30年资深经验的一个医生出具给我们的报告是不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差不多。

对的,不做律师8年以上无法做产品,这句话我非常认同。所以如果是一个年轻律师你没有办过案件,你是没有办法研发出产品的,研发出的产品没有生命力。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强调法律服务产品不是研发的,你研发不出来的,是你将多年的知识和经验,按照一定的载体,按照一定的表现形式,按照一定的逻辑方法,得出的就是法律服务产品,最核心的要有实操的经验。

我现在的法律顾问单位,每一家法律顾问单位一旦跟我合作以后,第一件事情我会给他开通,或者说给到他我研发的法律服务产品,告诉他我的法律服务产品怎么来使用,那就行了,如果你搞不定,你再来咨询我。

甚至我还解决了一个续费的问题,为什么我的东西它是能够真正地帮助企业?当未来第二年、第三年,如果你不跟我续约,不好意思,我的系统你没有办法用,那这个时候对我续约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研发法律服务产品的难点在哪里?

研发法律服务产品的难点,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第一个难点,真的很难,第一个难点就是经验,有一句话叫一万个小时定律,但我认为1万个小时可能还不够。

所以难点就在于很多人没有专注,或者说只做某一个专业和领域,或者某一个行业。

录制之后还要剪辑,甚至我的视频里面大家能够看得到是带有字幕的。所以你想一下录制1000个小时,或者说我们去录制一个小时来看,所以你录制的时候坚持的毅力真的是不容易。

所以第一个难点就在于我们有没有对某一个专业、某一个行业,哪怕是某一个细小的点,哪怕是一份合同,你比较专业和专注、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另外,你要知道研发法律服务产品的方法、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的法律服务产品通过什么样的软件,什么样的录课设备和更先进的工具来录制?之后你要想再上升到一个纬度,变为一款软件,变为可以客户直接的下单,能够购买,甚至可以解决未来批量复制,那这也是更难的。

周凡冰律师问到说年轻律师经验不够,如果经验不够的前提下,怎么来研发法律产品?

如果你经验不够,需要积累经验,暂时开发不了。你经验不够,慢慢地专注于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持续不断地精进和深挖,那到一定的时候你就能够研发法律服务产品。

我们怎么来做风险管理项目不仅限于劳动的,常见的像财税的合同风险管理项目,通过我们的风控猫的法律体检,同样的是能够自动地生成,针对不同的企业生成不同的风险评估,包括管控手册、管控措施的,大家可以多加强合作。

怎么做才能把法律服务产品更好地推销出去?

当然既然做到这个程度,我更多的还是要上升到另外的一个维度,如何解决市场化、商业化,直接的批量的复制,让我们的客户直接的下单。

但是我还有另外的一个目标,让我的精准的客户、企业,甚至帮我们律师朋友如何的直接付费,我不需要后续的提供服务来实现市场化。

当然这个有很多的方法和思路,到目前为止也有一些小小的经验总结。

那我后面又有一系列的课程,比如说我针对企业法律顾问的这个产品,我针对做风险管理项目的产品,很多人力咨询公司感兴趣。如果是律师的话,或者说人资法务,他对我们的法叮律师智慧办案管理软件感兴趣。

所以你看通过我的直播,通过我在抖音里面的一个产品层层的引流,从公域流量到我的私域流量,从一个视频课程到我更高纬度的。

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从营销的角度上面来讲,你要设计漏斗,有入门的产品,有引流的产品,还有最核心的高价值的产品,还有最顶尖的产品,还有VIP的产品。

全国,我们能招到几百个合伙人,这样的话就可以按照培训机构的模式批量的市场化。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还是很难的,但是不管怎么难,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在律师行业当中的一种创新。

THE END
1.法律服务产品手册.pdf法律/法规/法学 理论/案例法律服务产品手册.pdf 10页VIP内容提供方:找寻一束光 大小:860.51 KB 字数:约6.71千字 发布时间:2022-03-29发布于黑龙江 浏览人气:220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4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328/6204052123004130.shtm
2.如何制作一本,“客户看得懂”的法律服务产品手册?在确认好以上信息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制作产品手册了。以专项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为例,最重要的为以下几个部分—— 客户所在行业的背景信息、数据报告—证明你了解他的此情此景 客户风险点提炼汇总—证明你了解他的难题 法律服务地图—呈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服务流程、内容和交付文件—呈现服务细节,明确预期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6934091_1007745307.html
3.六个步骤,手把手教你做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丨品牌打造律营工坊比如下图是星光团队在做社交电商法律服务设计的时候,罗列的客户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都标出了客户可能面临的风险。 第二种,根据客户的发展阶段。 比如,嘉观的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中,把客户的风险周期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每一个阶段对应着政府单位不同的需求和风险。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8531.html
4.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产品手册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产品手册,《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产品手册》电子杂志作品由FLBOOK会员于2024-08-01制作并发布于FLBOOK电子杂志制作平台,免费制作精美的电子杂志就来FLBOOK电刊平台。https://flbook.com.cn/v/l81x3wSUBt
5.邀请函道可特《法律服务产品手册(2022)》发布会暨法律服务践行创新型律所和研发型律所的发展理念,道可特一直紧跟行业发展和外部市场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进行法律服务模式创新和法律服务产品研发。坚持推送原创文章及行业月刊,以微观视角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坚持更新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以客户视角提供更为切合的法律服务;坚持举办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以创新视角鼓励开拓蓝海市场激发专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6081e0b-0a0b-450e-94b1-af6fc7137117
6.金道法律服务产品再升级金道所第五届法律服务产品大赛成功举办《刑事控告专项法律服务产品手册》 研发成员:高文、王亚东、徐洁 经济犯罪控告难,通过对刑事控告“十难”和“三大风险”现状分析,针对刑事控告的难点、痛点和常犯五大错误,我们打造了一支“专业尽职、攻坚克难、管家式服务”的律师团队,开发了刑事控告专项法律服务产品。产品细分为:控告前准备、启动刑事控告、跟踪督促、http://www.zjblf.com/?p=35702
7.GB/T42061202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许多产品由分属于不同产品类别的成分构成,其属性是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取决于产品的 主导成分。例如:产品“汽车”是由硬件 (如轮胎) 、流程性材料 (如:燃料、冷却液) 、软件 (如: 发 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 和服务 (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 所组成。 https://m.sdmdcw.com/nd.jsp?mid=314&id=1927&groupId=30
8.谁是汽车销售餐饮美容美发业的“主管部门”?商务部:我们是(六)产品保修、维修保养手册; (七)家用汽车产品“三包”凭证。 第十七条经销商、售后服务商销售或者提供配件应当如实标明原厂配件、质量相当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向消费者销售或者提供原厂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时,应当予以提醒和说明。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73313724458172964
9.最新版快手商家号认证指导手册,3月16日更新三、法律服务 1、公证机构; 2、司法鉴定机构、亲子鉴定; 3、个人法律咨询及挂靠业务; 四、生活类 1、丧葬、开锁、刻章、纹身、按摩、代购.; 2、游戏类:棋牌游戏、宫斗游戏、游戏代练等; 3、出国商务服务、出国移民服务; 4、物品交易:农药化肥、- -/二段奶粉、危险化学品、酒类等; https://www.shuaishou.com/school/infos4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