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答:(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二、维护民族团结“多说多做”和“不说不做”的内容是什么

答: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

三、成为我国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最大威胁的是哪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四、党和国家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答:(1)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2)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3)普遍进行多层次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五、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有哪些

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八、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什么

答:充分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九、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十、我国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多少

答:占71%。

十一、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答: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十二、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多少

答:百分之五。

十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一般由哪几个方面组成

答:地方名称、民族名称和行政地位。

十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与一般的省市的区别是什么

答: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实行大于一般地区的自主权。

十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依法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和组成自治机关;(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十六、优惠利率的管理及承贷银行有哪些

答:目前,由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为执行优惠利率政策的承贷银行。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一年期贷款实行比正常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政策。

十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特殊权限

答: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十八、民族区域自治的“三个不容”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十九、国家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立法权限;(2)对上级机关决议、命令的变通执行权;(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4)培养干部的权利;(5)组建公安部队的权利;(6)自主发展经济的权利;(7)对外贸易权;(8)财政管理权;(9)文化教育权。

二十、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答:少数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同本民族群众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能更好地体察本民族群众的感情和疾苦,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他们的这种特殊作用是其他民族的干部不能代替的。

二十一、新世纪新阶段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出哪几点要求

答:一是要继续扩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数量;二是要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三是要改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四是要提高层次,不仅要重视培养一般干部,还要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五是发挥作用,对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为他们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二十二、国家民委、民政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1)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2)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3)努力提供满足各族群众需求的便捷服务;(4)大力促进社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互助合作;(5)重视做好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工作;(6)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7)切实把社区民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8)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9)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十三、什么是城市民族工作

答:指的是以城市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工作及与城市功能相联系的民族工作。

二十四、《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对保障城市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有哪些规定

答:主要有以下三项规定:一是坚决贯彻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一律平等的原则;二是积极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少数民族的文化社会事业。

二十五、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性”特点是哪五个

答: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普遍性、国际性。

二十六、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十七、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十八、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把经济搞上去。

二十九、国家是根据什么原则,从哪三个层面,通过哪些合理补偿来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

答: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的原则,从国家、区域、产业三个层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等措施,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贡献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合理补偿。

三十、什么是兴边富民行动,其宗旨是什么

答:兴边富民行动,是l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实施范围是我国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兴边富民行动的宗旨就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

三十一、什么是民贸民品民贸“三照顾’’政策是指的什么

答:民贸民品就是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三照顾”指的是:一是规定对民族贸易零售企业的自有资金定为占流动资金的80%(一般为60%),批发企业的自有资金定为占流动资金的50%(一般为7%);二是将民族贸易企业的利润留成比例定为20%(一般为3%);三是对边远山区和牧区的部分主要农牧土特产实行最低保护价,对销往这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品实行最高限价,国家给予补贴。

三十二、国家对民族贸易贷款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的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答:民族贸易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的范围,限于民族贸易县内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医药公司和新华书店经销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生活必需品、药品、书籍及收购少数民族农牧副产品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经审查批准的担负民族贸易县供应任务,并列入国家民委指定的送工业品下乡(县以下乡镇)的省、州级民族贸易公司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的范围,限于按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目录进行生产的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

三十三、什么是民族文化

答: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族特征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由多个层面的文化所组成,认识层面的文化包括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层面的文化包括道德、法规、信仰;艺术层面的文化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层面的文化包括建筑、生产工具、日用器具及其制造技术;社会层面的文化包括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礼仪禁忌等。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十四、党和国家保护、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l6字方针是什么

答:“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三十五、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教育事业;提倡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学习当地民族的语言文字;提倡少数民族在学习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对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能熟练使用两种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奖励。

三十六、国家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

答:(1)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除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对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外,还在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义务教育法、扫盲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中,以及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中,对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些自治区和多民族省、自治州、自治县还制定了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管理专项条例或工作条例。

(2)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职务时重视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而且国家在人代会、政协会等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上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7种民族语言同声翻译;在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个领域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使其语言文字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和实现信息处理,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

(3)建立专门机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的需要。在中央和民族地区分别建立了民族语文工作的专门机构,还成立了跨省区的同一文种协作机构,如八省区蒙古语文、东三省朝鲜语文、五省区藏语文等若干个协作机构,以保证民族语言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十七、截止目前,共举办了几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分别于何时在何地举办

三十八、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的有哪些

答: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联合申报);朝鲜族农乐舞;藏族史诗《格萨尔》;侗族大歌;民歌“花儿”;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呼麦;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热贡艺术;藏戏。

三十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3)重点推进民居保护与建设;(4))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5)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建议您使用MicrosoftEdge、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THE END
1.政策和法律的区别律师普法政策和法律的区别 普法内容 1、制定主体不同,法律是由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是由共产党党委制定,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想要形成为法律,需要经过将工人阶级先锋队意志转化为全体人民群众意志的过程。 2、制定程序不同,法规的制定程序由法律规定,比较严格,而政策没有严格的制定https://www.110ask.com/tuwen/15239855411444452299.html
2.政策和法律的区别而政策带有一般的号召性和原则的指导性,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0044412.html
3.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不同。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不同。公务员多选题,公务员考试多选题,党政考试多选题,普法知识竞赛多选题https://kaoshi.chazidian.com/kaoshi/shiti-149723/
4.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法规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多选题】法律和党的政策的区别是( )。 A. 制定的主体和效力范围不同 B. 稳定性的程度不同 C. 表现形式和保障实施的手段不同 D. 作用范围不同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我国第一部劳动领域的法律是( )。 A. 《劳动合同法》 B. 《就业促进法》 C.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D.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6da543d582f48aebd57b29edf75470e.html
5.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是什么?导读: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包括性质不同、目的不同、法律后果不同、以及适用的频率不同等。从性质上来看,行政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必然以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违法为前提;行政强制措施不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与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没有必然联系。 https://www.64365.com/zs/1353126.aspx
6.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6篇(全文)因此,是否享有立法权以及遵循立法程序是区分制定立法性文件和非立法性文件(规范性文件)的关键。 (二)规范性文件与政策性文件的区别 规范性文件与政策性文件均不属于我国法律的范畴。 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外的文件总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78n23c.html
7.[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信息法律法规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2)本文汇总了2021年信息法律法规的要点,包括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客体、信息系统安全等级、隐私权保护、商业秘密认定、涉密信息系统密级排序、国家秘密期限、图书馆法历史、地震预报、国家标准有效期、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软件著作权、作品定义、著作权保护期限、合理使用、知识产权核心法典等关键知识点。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882115
8.离岸公司与香港公司的区别导读:离岸公司和香港公司是两种常见的公司注册形式,它们在业务范围、税务政策、法律管辖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离岸公司与香港公司的区别,以帮助企业家更好地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业务需求的公司注册形 离岸公司和香港公司是两种常见的公司注册形式,它们在业务范围、税务政策、法律管辖等方面存在一些https://www.gtzxhk.com/a/93168.html
9.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要素(2)公务员考试网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 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 1.政策性原则与公理性原则 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397_2.html
10.2006年自考名师辅导:法律专业同步习题新浪教育1.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 A.阶级属性不同 B.实施的方式不同 C.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D.政策要以法律为指导 E.调整的范围不同 2. 法与政治的区别有( ) A. 政治的内容比法的内容丰富; B. 法的外延大于政治; C. 法的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是不一致的; https://edu.sina.com.cn/exam/2005-12-01/164012615.html
11.2022考研法律硕士知识点:法理学·法的概述考研7.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 (1)意志属性不同:法律体现的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政策体现的是党的意志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主要表现为法典和法条;政策主要表现为党的宣言、通知、声明、决议等各种文件 (3)保障方式不同: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政策主要依靠党章和党纪保障实施。比如有人违反了党纪,可以开除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10715/1460337.html
12.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的法财税区别会计审计第一门户三、税法上的区别 (一)政策依据 1、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 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合理费用是指股权转让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 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2004/2017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