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宪崇法|人民网评:强化宪法教育筑牢法治中国根基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力证明我国宪法充分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一致,因而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文化的力量最深层、最持久、最基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将法治信仰融入精神世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让法治成为规范行为的强大力量。把法治上升到文化层面,成为人们的内在修养、自觉约束和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法治真正落地生根,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在久久为功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法律明白人”阳昌绍调解起纠纷不偏不倚,村民喜欢围着听他讲法律常识、法律故事。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420多万名“法律明白人”,他们在基层播撒“法治的种子”。事实证明,加强宪法教育关键要把握贴近性、突出实效性、彰显精准性。多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贴近群众所需丰富教育形式,才能持续推动宪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青少年普法教育这个“关键环节”,科学把握宪法教育的内在规律,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共识。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学法、知法、守法、尊法,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定能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苏士林)

THE END
1.法律智慧的传承法制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与实践在现代社会,法制教育不仅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通过深入学习法制教育内容摘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提升个人素质,为建设更加稳定、繁荣、文明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法制教育内容摘抄强调了法律知识与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在中华https://www.3svb9bc3.cn/xue-shu-jiao-liu/354095.html
2.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我国有2.91亿在校生、49.83万所学校,是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的重点群体和重点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掌握宪法法治知识、树立宪法法治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四个结合,增强宪法法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开好主科与融入各https://xctzb.hevttc.edu.cn/info/1033/3957.htm
3.法律法规意识范文12篇(全文)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能够使学生了解酒驾的相关法律以及法规, 使学生充分意识到酒驾的危害, 树立酒驾危险的意识。 四利用解答问题的机会 在计算因为遗传而患病的概率时,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遗传的原理以及遗传的图谱, 总结出患病的概率呈现出的规律, 会发现因为近亲结婚而患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非近亲结婚的概率。教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72loaen.html
4.法律教育制度如何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探究法律教育是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教育,公民可以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利与义务、法律程序等,从而增强对法律的认知与信任,法律教育还能帮助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模式,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https://5g.kanfawang.com/post/22189.html
5.濮阳市中医院医疗服务规范(13章)医院文化服务意识就是服务人员对服务的理解、认识和观点。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是医务人员是否把自己看成是服务人员,是否用最好的服务去为患者服务。实际上,我们每天做的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直接或间接的与“服务”有关,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工作。 https://www.pyszyy.com/pc/fwzx.asp?a=newsview&id=218
6.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精选十篇)因此, 要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学生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 使之成为指导他们辨别是非, 衡量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学校应依照法制理念, 利用各种资源, 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教育的环境, 使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与生活, 逐步树立法治观念。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l0q9e.html
7.学好党内制度法规,树立法治纪律意识学好党内制度法规,树立法治纪律意识 4月28日下午15:00分,网络与信息中心党支部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内制度法规》。学习由支部书记杨家兴主持,全体党员参加学习。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分为三个议程:1、由支部书记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由支部书记传达http://wlzx.gztvu.com/info/1098/1867.htm
8.要强化法规制度意识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法规制度意识,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 ),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 A.法治意识 B.制度意识 C.纪律意识 D.担当意识 正确答案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48/36294355.html
9.国企安全生产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一)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是否牢固树立? 领导班子普遍能够意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公司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相比,部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依然存在,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还没有牢固树立,近年来公司已发生多起轻伤、轻微伤事故,部分人员依然认为不发生重https://www.agnbn.com/fanwendaquan/duizhaocailiao/7204.html
10.如何加强和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群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高度重视宪法法律的学习,把熟练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作为履职尽责的基本条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要教育引导支部党员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法律约束没有例外的原则,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http://www.hebdkj.cn/dkj3w/dqgz/29/1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