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视频讲解
知识点
一、法治政府
1.我国政府的作用和性质是什么?
(1)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什么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怎样实现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二、厉行法治
1.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厉行法治的含义是什么?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怎样厉行法治?
(1)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3)国家(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4.国家和社会治理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A.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B.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C.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D.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使权利
2.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即在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尽快让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应更好地接受监督
②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只能依赖科技
③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④公民将更好地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近些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开门立法、价格听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等做法。其中,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A.能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B.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
D.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4.2018年2月4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建立并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①是推行政务公开的表现,有助于促进依法行政
②表明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有利于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
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体现
A.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依法行政是政府行使职权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有“做什么”的实体法依据,还要有“如何做”的程序法规定。这就要求政府()
②依法正确行使权力
③法定责任必须为
④法无禁止皆可为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有()
①必能确保全民政治参与
②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③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发我们,厉行法治要()
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②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④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C.②③④D.①③④
8.有人说:“法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追寻善的价值目标,离开道德的法治是‘折翼天使’。”这说明()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③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④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②④
9.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①道德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法律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②法律要靠人来实践,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撑和滋养
③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政府的作用简要加以评析。
材料二漫画《有权不可任性》
(2)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为什么“有权不可任性”?
11.材料一2018年1月16日晚,一则《坏人变老了!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妈妈派出所奋起反击!》的帖文在网上热传。上海市公安局经连夜彻查,查明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后被依法刑事拘留。
(1)网民造谣被刑拘对我们有何警示?
(2)上海法院以“传媒矩阵”彰显普法张力。普法宣传对我们厉行法治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三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德法融促是法治实现的“中国道路”。
(3)为什么说“德法融促是法治实现的‘中国道路’”?
1.C2.B3.D4.C5.C6.D7.D8.A9.B
10.(1)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11.(1)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2)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3)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