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把握”:让普法短视频叫好又叫座——法治日报社法治融屏编辑部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实践与启示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M6261

本刊代号82-204

发行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双月15日

每期定价12.00元

本刊地址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100832

摘要: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对短视频的创新传播日益重视。本文结合法治日报社法治融屏编辑部普法短视频的宣传实践提出,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要把握好政治性、大众性、精准性原则;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实现“内容+创新”的双轮驱动;要创新法治宣传方法手段,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

关键词: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科技赋能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对短视频的创新传播日益重视。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八五”普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法治日报社法治融屏编辑部(以下简称该编辑部)制作的6000余个普法短视频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端播放量累计超10亿次,真正使“互联网+”变成法治日报社普法宣传创新传播的最大增量。本文结合该编辑部普法短视频宣传实践,探讨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要把握好的基本原则、着力点和突破点,以期为提高普法短视频法治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

一、把握好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的基本原则

全媒体时代,随着短视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自媒体视频作品铺天盖地涌来。面对个别自媒体短视频内容低俗庸俗、猎奇失真、泛娱乐化等问题,该编辑部在普法短视频生产中始终坚持政治性原则、大众性原则、精准性原则,用心探究如何制作出有法味、有思想、有内涵、有温度的普法短视频作品,提高普法短视频法治传播质效,树立起普法短视频在社会传播领域的价值标杆。

(一)政治性原则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八五”普法规划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当下,短视频既是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抓手,又是转型突围、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必然选择。基于此,该编辑部在普法短视频的创新传播上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法治宣传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打造体现主流价值观的高品质普法短视频作品,不断提升普法短视频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不良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和平台,确保了普法短视频的政治安全、导向安全、内容安全。

(二)大众性原则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是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的一项社会工程。“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效果导向,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该编辑部针对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规律,在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普法和守法“需要什么”与生产者“生产什么”结合起来,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生产符合大众实际需求的音视频作品,以“沉浸式”普法代替传统“说教式”普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普法效果。

(三)精准性原则

普法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大众学法、守法,更要推进大众尊法、用法;不仅要让大众知道什么行为违法、哪些行为触犯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告诉大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普法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从而更好地凝聚法治共识。“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出,要适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提高普法质量,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该编辑部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不能为片面追求流量而泛娱乐化,也不能为夺人眼球而庸俗低俗化,要加强普法短视频品牌和栏目的策划力度,以互联网思维探索新媒体传播路径,使普法变得更高效、更有用,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二、把握好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的着力点

主流媒体的宣传实践充分证明,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对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而言,更加需要内容的创新,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实现“内容+创新”的双轮驱动。

(一)小切口展现普法大主题

(二)平民语态接地气式普法

(三)多维剪辑呈现普法“微表达”

三、把握好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的突破点

全媒体时代,内容与技术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优质内容只有借助先进技术,才能传得更广更远。“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出,要创新普法方法手段。该编辑部着眼提高普法短视频传播质效,把握好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的突破点。

(一)用好自主可控宣传平台

为创新普法传播形式,提升普法传播质效,履行媒体普法责任,作为中央新闻媒体,法治日报社坚持以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为发展目标,运用融屏新技术新应用,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探索打造了“法治融屏”智慧普法全媒体平台。该编辑部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用好自主可控的“法治融屏”宣传平台,整合法治日报社“报、网、端、微、屏”普法宣传内容,充分利用该平台依托的5G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以户外LED大屏和室内电子屏为媒介,将普法短视频等法治宣传内容“一键送达全国”,极大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时效性。目前,“法治融屏”智慧普法全媒体平台覆盖全国受众3.6亿人次,基本实现省级覆盖局面。“法治融屏”项目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二)“大小屏”跨屏融合传播

全媒体时代,运用多种融合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扩大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是普法短视频创新传播的必然途径。该编辑部对内依托《法治日报》“两微一端”、法治号APP、法治网等自有平台传播力量,对外加强与中宣部“学习强国”、央视频等权威新媒体平台合作力度,逐步形成普法短视频“一屏多端发布、大小屏跨屏传播”的宣传运营新模式,搭建起“大小屏”同频共振、多平台联动运营、全链路宣传推广的法治宣传新格局。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该编辑部制作的6000余个普法短视频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端播放量累计超10亿次,真正使“互联网+”变成法治日报社普法创新传播的最大增量。

(三)考核激励释放生产力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要懂技术、会策划、善写作、统筹协调强的人才,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编辑部普法短视频高质高效生产的背后,得益于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以及“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全链条作战”的组织架构。“全员视频生产”的采编理念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充分参与到视频制作全过程中来,每一次选题策划都是一次头脑风暴,每一次视频生产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员考核激励机制激发起、释放出团队的创意和生产力;严谨的采编流程和合理的考核机制支撑起以普法短视频为头部产品的内容生态,使普法短视频产品质量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3.

[2]刘建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的遵循与逻辑[J].传媒,2022第21期.

[3]许正中.提升“四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国记协网,2020.3.25.

THE END
1.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时政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 与法同行2024年12月04日19:44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4/1204/c1001-40375506.html
2.剧懂法《剧懂法》是一档影视热剧与法律知识结合的专业普法节目,选择法律点密集,“含法量”高的影视剧片段,法眼看戏,邀请嘉宾进行法律解读,实现剧法交织,普法破圈。第一季拟播出15期,每期40分钟。节目选取社交属性强的法律工作者作为追剧人,以剧中人物作为线索,以法律视角https://tv.cctv.com/lm/jdf/index.shtml
3.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新闻频道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海报:郭雨晗 http://news.youth.cn/sz/202412/t20241204_15692115.htm
4.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海报:郭雨晗 https://topics.gmw.cn/2024-12/03/content_37716436.htm
5.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海报:郭雨晗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王娅慧] http://www.tlfw.net/sz/202412/t20241203_25334416.html
6.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https://xapp.southcn.com/node_fb07388412?k=7eb65929ac
7.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通用14篇)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 3 教学目标: 1、感受校园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快乐的校园生活。 2、学会明辨是非,珍惜校园生活,热爱学习,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3、能够在体验中感悟校园生活的重要性,珍惜校园生活,珍惜学习机会。 教学重点: 感悟校园生活重要性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jihua/1396922.html
8.宪法与生态文明:云南绿色发展的法律保障》主题法治宣讲视频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24年12月3日,大营街街道杯湖社区组织社区“两委”及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社区专干、社区“法律明白人”、社区专职网格员集中观看了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宪法与生态文明:云南绿色发展的法律保障》主题法治宣讲示范活动视频会https://www.meipian.cn/58yhhip3
9.探店短视频爆火背后的“生意经”与“法律关”近年来,以探店为职业的短视频博主兴起,在带火了一批“网红店”的同时,不少探店行为也被指“打擦边球”,引发了虚假探店、虚假种草、恶意差评、要求“霸王餐”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乱象背后,究竟涉及哪些法律风险 《法治周末》记者 王京仔 近日,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引发关注,这被http://www.legalweekly.cn/rdcj/2023-07/06/content_8872590.html
10.休闲太阳系中哪个巨行星因为自转快被称为“灵活的胖子”去年9.1施行的哪部法律使残疾人老年人权益保护更有法治保障 A、环境保护法 B、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解析:《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后,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创建,以及城市更新、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各地都在一体化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城镇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https://blog.csdn.net/qq_41539778/article/details/135125608
11.我校围绕国家宪法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法律进校深人心 模拟法庭活动现场 12月4日晚,创新实验学院在人文学院四楼报告厅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活动邀请了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魏欣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选取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男童状告<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从开庭前准备、正式开庭活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五个环节向同学们真实再现了https://news.nwsuaf.edu.cn/xnxw/70871.htm
12.法视频法治报道民生与法新闻宣传委员会官网《法治报道》系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民生与法新闻宣传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唯一法治类综合性官方融媒体,法视频则是《法治报道》的视频频道。https://sf.fzbdw.org.cn/
13.上海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中心新闻】与法“童”行 护航“未”来 普法活动第十期 ——普法课程之“拒绝校园霸凌 守护校园晴空” 为预防和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0月16日下午,上海市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杜佳华律师来到嘉定区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开展了以“拒绝校园霸凌,守护校园晴空”为http://www.lvho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