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花红柳绿春满园。近日,来自商丘市梁园区、睢阳区、一体化示范区、虞城县和市直各小学的40多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齐聚商丘市基础教研室三楼远程网络平台教室,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
下午2:40分,来自新乡市育才小学的彭丽婷老师展示了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一课,在“助人需智慧”“助人我能行”两个板块中,彭丽婷从谈话导入,在情境观察中引导学生明白帮助别人要热诚、友善、平等,让学生知道帮助别人要了解对方的需要,要尊重对方,明白帮助别人也需要有智慧,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怎样用正确的方式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孩子们懂得帮助他人不仅温暖别人,而且自己也能收获快乐的道理。
五节课后,许昌市基础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晓蕾老师作《德育生活化理念下的有效活动设计》专题讲座,她从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现状出发,结合具体课例从德育生活化理念、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有效活动设计策略三方面对德育生活化理念进行了系统解读,对课堂活动存在的流于形式、简单叠加、流程化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有效的活动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讲解,使我们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省基础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郭方针对五节优秀课例谈了自己观课的感受,她认为这几节课的选题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材中很有代表性,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统编教材的特性。
郭方首先充分肯定了五节优质课共同的优点:五位授课老师勇于挑战、勇于实践有难度的教学,不但敢于挑战新知识、新领域,还能做到深入研究,同时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结合主题搜集有关视频、图片、新闻事件来辅助教学,注重新教材对体验、感悟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准确使用了教材中的提问语言,教师问题针对性强,有效引导学生达成目标,问题设计有层次,有深度。
她还对全省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建议:一是老师们要走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勇于实践挑战有难度的话题;二是研究、思考要有深度,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和情景设置,设置教学问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感;三是善于用教材中的问题进行设计,能把活动很好的串联起来;四是学科的特性要突出、课程性质要把握得准确、教法及学法要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要注重德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