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课例分析报告
基本信息
未批阅
基于跨学科教学理念,在学习研修课程的基础上,带领青年教师和成熟教师分析打磨跨学科教学课例,完成1份课例分析报告。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课例分析
一、教学活动标题:《生命最宝贵》
二、所属学科:道德与法治
三、教学学段:三年级
四、内容简介:部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46到53页。
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第6条“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五、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生命最宝贵》是本单元的基础和起点,旨在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认识到保护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本课由“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爱护身体珍惜生命“两个话题组成。第一个话题“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体会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了解父母养育、呵护自己付出的心血,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第二个话题“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行为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想象身体受伤后面对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害,从而更加爱护身体,珍爱生命。
六、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想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同时又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生活经验不足,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比较容易“闯祸”,甚至伤害身体,危及生命。另外,三年级的孩子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因此让孩子们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爱护身体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贵是非常重要的。
七、教学目标
1.懂得生命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体会、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
3.体会家人养育自己付出的爱与辛苦。
八、教学重难点
懂得生命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体会、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
九、教学过程:
(一)布置前置性作业
1.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装满书的书包
3.电子称
我的成长故事调查记录表
(二)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一起走进冰天雪地的南极,去看看我们的朋友——企鹅一家人
(一)视频《哺育小企鹅》
1.思考:企鹅爸爸和妈妈为了哺育小企鹅是怎么做的?
2.小结:是啊,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爱,我们也像小企鹅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父母付出了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爸爸妈妈,去了解我们的生命(板书:我们的生命)。
活动二、采访调查,了解成长不易
过渡:课前我们对爸爸、妈妈进行了采访,了解了一些我们成长中的故事,现在就讲一讲自己的成长故事吧!
(一)讲一讲自己的成长故事
1.交流:选择自己成长过程中,让家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小组内讲一讲。
2.思考:从这件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汇报,
(二)播放视频:家人讲述我的成长故事。
小结:从出生到长成现在的小小少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成长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板书:成长不易)
活动三、活动体验,感受孕育不易
过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最多的是谁?对,妈妈。生活中你见过怀孕的妈妈吗?你知道妈妈怀孕时与以往有哪些变化吗?
(一)采访互动
1.采访家里妈妈怀孕的学生
预设:妈妈在怀孕时体重增加了;饮食和原来不一样了;动作缓慢了;做事情小心翼翼……
2.课件出示:怀孕妈妈的日常生活
思考:看到怀孕妈妈的日常生活,你有什么想说的?
3.小结:孕育一个小生命真是太不容易了,下面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情景吧!
(二)体验“五分钟妈妈”
过渡:我们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装满书的书包,你知道这个书包有多重吗?下面我们就来称一称它的重量。(3.1千克)这个重量相当于怀孕妈妈怀中足月胎儿的重量。其实怀孕妈妈的肚子增加的不仅是这个重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
1.全体同学按以下要求做动作:(课件出示)
(1)弯腰捡东西(2)弯腰穿鞋、系鞋带(3)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
2.将装满书的书包挂在胸前,模拟怀孕妈妈再做这几个动作,坚持5分钟。注意:要保护好肚子里的“宝宝”哦。
3.交流:
4.小结:是啊,为了我们的健康,妈妈不仅要忍受身体的强烈不适,还要注意衣食起居,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对我们的爱。在孕育的过程中,妈妈真是太不容易了!(板书:孕育不易)
活动四、回忆点滴,理解养育不易
过渡:孕育不易,养育更是需要付出无数的心血。
(一)课件出示:成长过程中家人照顾我们的照片
1.思考:为了呵护我们这个小生命,家人还做过哪些事情?
2.预设:(1)父母为我们的付出
(2)家中其他亲人对我们的付出
(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板书:成长不易)
(三)拓展讨论
过渡:妈妈孕育我们不易,家人养育我们不易,我们的成长不易,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板书:生命来之不易)
思考:如何对待我们来之不易的生命呢?
总结:通过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生命在成长中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关爱和呵护。在孕育的过程中妈妈承受了很多的辛苦,在养育生命的过程中也倾注了全家人无限的心血,因此生命真的很宝贵,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
十、教学理念及反思:
教学了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学习主题下的《生命是宝贵的》一课时,使我若有所思: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主要是和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生命对于一些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太抽象了,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大胆转变学习方式,在上课时是以名字的来历引入,通过自己的名字让学生明白父母对装机的一番良苦用心,接着用多媒体演示一对父母从怀胎十月到辛苦产子再到把孩子哺育成人的一系列图片。很多孩子在看完图片后说:妈妈真伟大!然后我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曾经为他们做过一些什么让他们很感动,记忆犹新,使学生在回味、感受生命的可贵的同时,悟出应该珍爱生命的道理。
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还是较为成功的,大部分学生热情高涨,受到教育,可是我还是发现有少数两个孩子很茫然。在合作学习中,我上前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同桌交流时,有一个孩子的回答让我觉得很意外。他说:“我不觉得我父母为我做了什么,也感觉不到他们的爱,妈妈还经常打我呢!”孩子的话触动了我,现在的确有很多父母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对自己的小孩要求非常严格,轻则训斥重则打骂,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总觉孩子太小不懂。而现在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孤独,如果父母平时不注意他们的心理需求,多与孩子聊聊天,多听听他们讲话的话,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比较孤僻,不喜欢与人沟通,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