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07A12523学分:2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其中讲课:32实验或实践:0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
推荐教材:冷罗生主编:《法律职业伦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参考书目:[美]迈克尔·舒特:《职业伦理与美国法律的新生》,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法律人的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素养,二是职业伦理素养。在法学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技能素养有着完整的培养体系,而相形之下,职业伦理素养的培育则略显薄弱。“法治”应当是良法之治,实际上“法治”也应当是“良(法律)人之治”,因为法治主要依靠法律人来运行,法律人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法治的效果和前景。因此,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法律职业伦理来最大限度的影响、提升未来的法律人的职业品德。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度学习与经典案例解析来让学生注重自身法律职业伦理的形塑,通过课程学习来为未来的法律人提一个“醒”。
课程的基本要求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法律职业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古今中外法律职业的涵义,掌握中国法律职业的具体意指,明确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和监管规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律职业的范围及监管规范。
[授课方法]讲授
[授课内容]
第一节法律职业概述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
二、法律职业的特征
三、法律职业的形成
四、法律职业的功能
第二节中国的法律职业
一、法官
二、检察官
三、律师
第三节中国法律职业的执业条件
一、法官的执业条件
二、检察官的执业条件
三、律师的职业条件
第四节中国法律职业的监管部门
第二章:法律职业伦理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法律职业伦理的历史生成及其基本的原则性要求,了解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活动之间的关系,掌握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法律职业伦理概述
一、法律职业伦理的概念
二、法律职业伦理的特征
三、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
第二节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法律职业伦理的社会作用
一、形成作用
二、引导作用
第四节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规范
第三章:法律职业责任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掌握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尤其是我国不同法律职业人员的责任构成,掌握法律责任的多方位的追究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律职业责任追究机制的类型及不同作用。
第一节法律职业责任概述
一、法律职业责任的含义
二、法律职业责任的种类
第二节法律职业责任的构成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三节中国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责任
一、律师
三、法官
四、公证人员
五、仲裁人员
第四节法律职业责任追究机制
一、内生机制
二、外控机制
第四章:律师职业伦理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律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制度性规范的具体要求,明确律师合于职业伦理的要求的“权利”和“义务”之界限。了解正确处理律师同律师组织、当事人关系的基本准则。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交叉进行。
第一节律师职业伦理概述
第三节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规范
二、律师的保密规则
三、利益冲突规则
四、律师的财务保管规则
五、律师收费规则
第四节律师在诉讼、仲裁活动中的规范
一、律师与公正裁判
二、律师与真实的发现及应遵守的规则
三、律师维护裁判庭廉正性义务的规则
四、律师在诉讼中应遵守的规则
五、律师法庭外言论之规则
六、律师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权规则
第五节律师职业内部规范
一、律师与同行之间的关系概述
二、节律师与同行关系中的行为规范
三、律师与同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第六节律师与行业管理机构关系中的规范
一、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关系规则
二、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民事法律责任
三、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行政法律责任
四、律师的刑事责任
第七节律师执业机构的行为规范
第八节律师职业责任
第九节公职律师制度与规则
一、公职律师制度概述
二、公职律师职业规则
三、构建我国公职律师制度规则
第五章:检察官职业伦理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检察院设置的目的及其具体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制检察官职业活动的原因,进而明确检察官职业活动应当遵守的守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检察官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
第一节检察官职业伦理概述
一、西方检察官职业伦理历史及现状
二、中国检察官职业伦理历史及现状
一、检察官法
二、司法解释
第三节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第四节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
第五节检察官的职业责任
一、责任认定
二、案例解析
第六章:检察官职业伦理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法官作为中立裁决者其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掌握就国家司法权行使的角度法官应当具有的职业品行,通过伦理限制来保障法官中立裁决者的位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立裁决、基本职业规范与个人素养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