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法治教育点亮明灯

“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出,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构建起一套覆盖各教育阶段、层次递进的法治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通过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的法治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并分学段细化了教学内容与要求。

“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是小学高年级(三至六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法治知识。《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遵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大纲》规定,初中阶段(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应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以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

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经成熟,在智力发展上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也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大纲》要求,高中教育应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

《大纲》要求经过大学阶段的法治教育,学生应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THE END
1.三部门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学重普及宪法常识《大纲》明确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 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f8UFq2EKXXqAOvzYYkpH160718
2.108条你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校园篇)/青少年法治文库简介,目录书摘内容简介: 《108条你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校园篇)/青少年法治文库》是外研社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策划的一本法治学习读物,以精彩的法治故事、实用的法律知识、精彩的图画演绎为形式,帮助不同学段的广大中小学生以逐级递进、循环上升的方式认识法律、了解法律,进而实践法律、应用法律,做社会主义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https://m.jd.com/hhyx/05cb2f21be0cedec.html
3.《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以案释法初中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关联商品 农民工学法用法读本 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 加入购物车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212004 所属分类:图书>法律>法律普及读物>其他法律常识读本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22885.html
4.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10篇(全文)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且具有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建设发展和微观层面的高校依法治教具有根本目的和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给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x2fz050.html
5.与法同行走好人生路化州推进法治进校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里,唯有懂得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通晓进退规则,用法律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法同行,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动人。 为进一步加强化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引导青少年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促进青少年健康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6/08/c656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