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疫情防控专栏回应法律服务需求
◆有针对性汇总常见问题提高咨询效率
◆解决问题基础上引导咨询人换位思考
◆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
“疫情期间,是否能强制房东减免租金?”
“预定的旅游行程被取消,每人只退1000多块钱,合理吗?”
“因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被采取隔离措施,能不能领到工资?”
……
尽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有所缓和,但疫情带来的劳动人事、消费维权、合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仍层出不穷,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高效准确地解决群众身边的涉疫法律问题,成为公共法律服务在特殊时期的新任务。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法律服务网按照司法部的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远程服务优势,通过开通“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栏等形式,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积极解答涉及疫情防控内容的留言咨询,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和有力的法治保障。2月10日至3月25日,中国法律服务网部级和各省级平台共接到涉疫情法律留言咨询15050条,其中部级平台1583条,省级平台共13467条。
高效回复在线回复
如何让群众在足不出户及时收到专业法律回复?如何保证回复的专业高效?
“广东法律服务网处理线上法律咨询的都是执业律师。疫情期间,广东法律服务网搭建移动端(vpn)工作平台,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以防疫为核心,采取移动坐席(在家值班)与中心集中坐席相结合的方式,使群众通过语音、网络等线上渠道获取法律服务。广东法律服务网一直以来提供的都是7×24小时全天候实时法律服务。”广东法律服务网运营负责人吴海涛解释说。
开设专栏量身服务
打开浙江法律服务网主页,红色的“疫情防治法治同行”浮动图标提醒访问者可以直接进入专栏进行咨询,专栏内根据不同主体需求细分为疫情防控法律问题解答、小微企业复工和防控指南、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指引、战疫快讯4个板块,有针对性地整理汇总了现阶段疫情防控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大大提高了咨询效率。
除浙江、江苏以外,其他省级法律服务网也根据各地疫情防疫工作特点开设专栏,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及法规政策查询等服务。
湖南法律服务网开通“坚决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专栏,发布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简明读本;云南法律服务网开通“战疫法治保障绿色通道”,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可一键申请、在线申办;山西法律服务网“企业复工复产专项法律服务”板块专门针对复工问题答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北京、黑龙江、山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也在法律服务网开通疫情防控专区。
云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朱睿说:“从目前的咨询情况来看,因疫情产生的合同纠纷咨询最多,这也是以往没有产生的咨询类别。”
记者发现,在全民抗疫的路上,看似冰冷的法律处处体现着温情。在开展法律服务的同时,各地法律服务网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体现服务温度。
“我们会向咨询人说明当前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难处,引导其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共克时艰。通过劝说,很多咨询人表示理解企业,愿意共渡难关。”谈到即时服务与后续服务相结合的问题,许奇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