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入俗宋入律,有温度的法律制度——唐宋时期典制研究契约典权出典人

典制,即典权制度。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所谓典权,是指通过支付典价,而占有他人不动产进行使用或取得收益的权利。

典与卖,都可以实现不动产的流转。但买卖的结果是所有权实现转移,钱到手,田宅却失去了。而典保留了回赎财产的机会,同时资金上也救了急。

因此,典权制度更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时期,首选的不动产流转方式。

那么,典权制度是如何发展成熟起来的?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有温度的典权制度

典权别称“典卖”“典”。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不动产的人,叫做典权人或承典人。而收取典价,交付不动产的人,叫做出典人。

民间往往将“典权”和“典当”混到一起,但从法律上来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典权属于一种“有益物权”,即出典人将自己的不动产交付典权人后,典权人可以对典物进行出租、转典或者将典物进行抵押,获取利益。在出典人赎回典物时,典权人不收取除典价以外的费用。

典期满后,出典人没有来赎回典物,典权人可以将典物进行典卖。

而典当属于“担保物权”,当铺不可以将当物使用或者出租。出当人在赎回当物时,需要向当铺支付当价及利息。当出当人到期不来赎回当物,当铺折价出卖或拍卖当物,来清偿当价和利息。

典制从两汉时萌芽,初始于南朝寺庙。后在唐朝市井慢慢流行,在宋朝确立起规范。

典制的成熟——唐入俗,宋入律

从唐代开始,出现对典权的大量记载。形成“典当”“典卖”“典质”等词汇。这说明,人们广泛使用以出典的方式进行融资。

唐代的典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动产之典、人身之典和不动产之典。

第一种是,动产之典。用来做典的可以是粮食,也可以是牲畜。

第二种是人身之典。顾名思义,是将人典出。在当时,只有贱民才可以进行质典。唐朝法律明文规定禁止良人出典。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良心丧失,有不少卑幼被父亲兄弟出典。唐代流传下来的数量众多的“典身契”,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典身契都会约定“其限满足、容许收赎”或者“人物雇价、物无利润”等,这说明典主获得的是人身典权。

另外,这类契约已经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式,主要包括典价、典期以及约定。

第三种是不动产之典。自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均田制”后,至隋唐一直禁止土地兼并。这是中央政府对老百姓的一种保护。但实际上穷人失地失业,豪强大量兼并土地的现象并未杜绝。

唐开元二十五年,政府颁布《田令》,重申土地不得随意流转。

此规定的前半段非常严格,“诸田不得贴赁及质”,如果土地被典出,那么典权人出的钱要被官府没收,土地归还所有人。

但后半段,对于去外地无人守业的土地,“欲卖及贴赁者,皆不在禁限”,即可以自由买卖,也可以出典。

那么,这种放开是不是有机可乘?答案是肯定的。唐朝政府对土地流转政策的适当放宽,加速土地的流转兼并。

从现存的唐代土地典契来看,其契约语言和订立程序、要素都已基本完备。

在北宋律法《刑统》中,对“典”的有关法律规则进行了统一。从此,典权系统正式立法。

在宋律中,典权的标的可以为庄园,也可以为田宅。宋代仍然有人身之典。在敦煌出土的一份典身契,订立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宋代的话本《错斩崔宁》中,描写了刘官人为吓唬他的小妾,将她典给一个客人,典得十五贯钱。这就是一个人身之典的例子。

这个故事反映出宋代人身之典仍未断绝。特别是妇孺等弱势群体,人权得不到保障。

宋律还规定,出典人要离开出典之业。典权人不得将典来的土地、田宅等出租给出典人获取租金。

在将典物出租或者转典给其他人时,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典价都是可以的。出典人根据典权人的出价,可以按照低于最初典价的价钱收赎典物。

南宋法学文献《名公书判清明集》(简称《清明集》),记录了一个“转典”的案件。话说胡元珪将自己的土地出典给曾沂。曾沂在典期到,将此土地以低于原典价的价格,转典给陈增。

胡元珪以转典价直接找陈增收赎。这下曾沂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赔钱了,就向官府起诉胡元珪,结果被驳回。

宋律还对收赎期限进行了限定。如果订立的契约后当事人去世,那么他的子孙后代都可以收赎。如果超过典当期限三十年,契约丢失,或者契约在,但无法辨别真伪,那么典权人可以进行典卖。

对于出典的程序,宋律规定的程序是:第一问亲邻,确定承典人。第二申领契券,签订典契。第三投割印税,得到政府保护。第四离业,交付典物。

在宋朝,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可以出典的。打算出典,先要问问近亲属有没有愿意承典的,如果没有再问远房的亲戚,如若没有,再问四周的邻居。之后,才轮到其他人承典。

南宋政府统一印刷赤契,民间立契必须到官府申领,签约后,由商税院收取商税,税率定在2%到10%之间。税金和田地的赋税,都由典权人负担。

此外,宋律还禁止重复出典、卑幼出典以及允许房亲可代为赎回等。

这些规定,看上去对出典人非常友好,那么典权人无利不起早,他们靠什么赚钱呢?

典制促进土地资源充分地开发利用

在古代,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一生追求的财富。出典人需要大量资金时,靠出租土地或者抵押获得的钱财又比较少,而出典相对来说,能满足大的资金需求。

对承典人来说,他们的目的不是仅仅获得典权,而是通过找贴的方式,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所谓找贴,就是典权人给出典人补一点钱,出典人将土地卖给典权人。典权人给出典人的钱往往只是土地绝卖价格的一半,他们就是这样以较低的投入积累大量田产。

明清时期苏州沈氏家族的53份账目中,有39份是通过找贴的方式取得土地的所有权。

在出典人和典权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古代的典制逐渐完善。人们为了从土地上得到更多的利益,充分利用耕地,提高生产技术。因此,典制也最大限度地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一说到“典”,人们不由自主就要想到“当”。当人们没有不动产进行出典,又急需用钱的时候,“当”就派上用场。

古代的当铺,那是穷人的伤心地,妥妥的高利贷。一件上好的毛皮大衣,他会给写成“虫嚼鼠咬”秃了毛的破衣服,价格压得极低。

鲁迅先生在《呐喊》序中,讲自己小时候:“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那“一倍高的柜台”就是当铺。

暴利使得明清时期当铺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与此同时,西方法律制度的引进,对我国传统的典制产生很大的冲击。

民国初期,大理院在借鉴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典制进行改革。将典权界定为担保物权,改变了传统典制在转典、无限期循环等环节中,实现土地在多人之间流转的方式。

传统典制体现出的互帮互助、扶弱济贫的仁爱精神,渐渐褪去痕迹——典制衰微。

在现代,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典当行增加了不动产抵押,使“当”和最早的典制结合到一起。为现代的人们,提供新的解决资金的方式。

比如有位上海的张小姐要带父母出国旅行,旅行社要担保金。父母每人需交5万元,张小姐单身需20万元。她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就找银行用房产抵押贷款,但是需要一个月才能审批下来。

她去了一家典当行,一个星期钱就到位。虽然花去三千块钱的手续费,但张小姐感觉超值。

这时的房产有抵押担保的功能,和传统的出典有很大区别。

典当行的利润都在30%到40%,但生意却异常火爆。尤其吸引了许多企业去融资,有“富人资金中转站”的美称。当物中金器占比五分之二,其他的有汽车、房产、生产资料、字画、高档手表,可以说,都是有钱人的东西。

典当业,成为我国蓬勃发展的新业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典权制度还会有用武之地吗?

有专家指出,可以将进城务工人员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出典,为农民工进城适应新生活,提供一笔资金支持。这或许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结语

典制作为我国一项有特色、有温度的法律制度,在唐宋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经过明清的繁荣后,逐渐衰落。

西方法律文化对我国原有的法律系统,造成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面对中西法律的冲突,如何取舍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典与当的有机结合,使传统典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是制定法律的主要依据。

典制是老祖宗的智慧,如何让它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是法律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THE END
1.法律和法治。法律和法制。虽然是同音字。但是本质不同。作者: 全部讨论 价值投资避险保值 法律制度和法治制度不同的本质。法律制度是基础。法治制度是方式。https://xueqiu.com/9911293403/315958224
2.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法律基础知识 什么是合法? 合法,即符合国家或地区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不违反任何相关条例或规章制度。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遵守法律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法律源自哪里? 中国的立法来源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基本自治规范性文件以及部门规章等。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3.经济与法律范文12篇(全文)所以, 国有资产不但不会流失, 还会保值增值。可见, 当法律不能明晰产权、经济原则得不到实施时, 就应该增加制度供给以保障每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利, 逐渐达到合辙式制度变迁的最终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困惑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首先, 因为这些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普遍客观存在, 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复杂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70zbx1b.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13.有学者这样解释法的产生:最初的纠纷解决方式可能是双方找到一位共同信赖的长者,向他讲述事情的原委并由他作出裁决;但是当纠纷多到需要占用一百位长者的全部时间时,一种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就成为必要了,这就是最初的法律。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https://www.moj.gov.cn/jgsz/jgszzsdw/zsdwgjsfkszx/gjsfkskskt/201805/t20180510_172369.html
5.中国特色廉政法制框架体系包括三大廉政法律制度规范分别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特色廉政法制框架体系包括三大廉政法律制度规范分别是()。A.国家法律法规B.党法党规C.中央八项规定D.地方反腐倡廉制度规范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https://www.shuashuati.com/ti/9514b639248e46169963019a0a4ef9cb.html?fm=bdbds567b918d326a564883de6553e50c8463
6.法医出庭作证(精雅篇)法医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 在司法判决过程中都司法判决的公正性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在我国现今司法体制下, 司法鉴定人员出庭作证的利益得不到法律制度的切实保障, 加上司法鉴定出庭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堪忧, 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之心, 漠视规则制度使得我国法医出庭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今后法医出庭作证制度法制化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29xe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