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供述和辩解的质证要点笔录提讯口供辩护人辩护律师武术教练

从提讯证到录音录像,充分兼顾形式与实质内容进行质证

0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和辩解的界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理论上,同案处理的同案人、另案处理的同案人、对向犯等人的供述和辩解,都属于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这个证据种类。因此,广义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可以简单理解为所有“讯问笔录”,“讯问笔录”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往往是破案、定罪量刑的非常重要的证据,办案人员会想尽办法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得到认罪口供,他们不认罪往往会有一种“证据不扎实”之感,案件办得“不够铁”的隐忧。

02

和辩解的特点

(一)直接证明案件事实

(二)前后不一是常态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被指控涉嫌犯罪的人,案件处理的结果与他们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的供述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处理结果,案件处理结果决定了他们的定罪量刑,直接影响他们的财产、自由乃至生命。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辩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本能,他们天然地会按照他们自认为有利的方式进行辩解。无论在哪个诉讼阶段,只要发现对自己有利的辩解,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改变供词。前后不一有多种原因,既可能是因为单纯否认犯罪、逃避法律追究,也可能是因为对案件事实、法律定性有新的认识,对案件事实的描述更加准确,体现为前后不一。

因此,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归案之后对案件事实作出多个版本供述和辩解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是基于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所导致的。

(三)辩解容易受影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缺少法律知识、辩护经验,他们的辩解非常容易受到法律知识和辩护经验增加的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归案之后,有两个途径获得法律知识和辩护经验。

第二个途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及在监管场所自学获得。他们自己经历过多次审讯之后,就知道审讯的过程,畏惧感逐渐降低。他们在监管场所与其他被监管人交流时,也可以获得活生生的教学案例。这也是他们获得法律知识、辩护经验的重要途径。

(四)个人特点非常明显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有一个与其他任何证据相比都更加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强大的审讯压力和未知诉讼结果的影响下,供述和辩解的表现,受到他的个人素质影响非常大。而证人往往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不需要面对审讯的压力,个人综合素质与他们接受询问时的表现关系不大。

因为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心理素质、甚至人品和个性情况等综合素质的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接受审讯时的表现各异:有的一接受问话就全部彻底招认,即使仅仅是立案前的初查或者远程视频提审;有的甚至把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一并超范围招认交代;有的则经过一阵“抵抗”“沉默”之后如实供述;有的则在见过辩护律师、听完辩护律师的分析之后才会供述和辩解;有的则油盐不进,始终否认指控的内容;更有甚者,从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所有诉讼阶段接受讯问时都是完全沉默、拒不合作的;有的对办案人员避重就轻或否认犯罪事实,但对辩护律师会如实陈述案件过程细节;而有的不仅对办案人员,对辩护律师讲述案件事实经过时,也是避重就轻,或者干脆矢口否认犯罪,避而不言案件事实真相。诸如此类,形形色色。

对于辩护而言,无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配合状态如何,辩护律师都尽量要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了解事实真相。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正确的辩护策略,避免造成误判,产生负面的辩护效果。

以谢某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为例,该案三十几名犯罪嫌疑人都被抓获归案。他们对审讯的态度、供述和辩解是形态各异的:有的是全部供认,而且超范围供认,把自己参与的、没参与的,全部招认;有的则认罪认罚,对自己参与的、指控的犯罪事实全部认罪;有的则矢口否认,百般辩解,认为自己无罪;有的则干脆“零口供”,对讯问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有的则认罪之后又翻供不认罪;有的则开始不认罪,后经过办案机关的多次思想教育就认罪认罚了。诸如此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个人特点非常明显,同样的犯罪事实,不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往往会存在明显不同。

讯问笔录的质证要点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表现形式,有自首书、自我交代、讯问笔录等,最常见的就是讯问笔录。可以从提讯证、审讯过程、笔录内容、同步录音录像等方面着手,对讯问笔录进行审查,总结讯问笔录的质证要点。

1

审查提讯证

(一)审查是否存在疲劳审讯

案例:黄某涉嫌制造毒品罪案

在黄某被抓获归案几天后,辩护律师第一次去会见他,发现黄某一脸疲惫,“熊猫眼”非常明显,精神状态不太好,就问他是不是休息不好,有没有遭受到疲劳审讯。

问:看你精神状态不怎么好啊,是不是休息不好?

答:我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问:这是什么情况,说一下?

(二)核对讯问笔录是否齐全

正常来说,每一次提审都有提讯记录,相对应地也需要有讯问笔录。如果提审了却没有讯问笔录,则办案机关需要作出合理解释。辩护律师审查提讯证时,可以核对提讯证与讯问笔录能否一一对应,讯问笔录是否齐全。

案例:温某涉嫌受贿罪案

案卷材料中的讯问笔录,都是温某稳定认罪的讯问笔录,温某却表示,在侦查阶段作过多次无罪辩解。了解这个情况之后,辩护律师比对提讯证与讯问笔录,发现提讯次数多于讯问笔录的份数,审讯过程也没有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温某所说的情况可能属实,其无罪辩解的笔录可能并没有放入案卷材料中。

被告人及辩护律师对该解释不予认可。控辩双方就该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实际上,这种情况辩护律师往往很难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有提讯记录却没有讯问笔录的情况,办案机关作出合理解释之后,裁判者也往往不再探究究竟有没有其他讯问笔录未提交的问题,充其量认为这属于程序瑕疵,不影响案件事实认定和公正审理。

案例:胡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

辩护律师阅卷发现,案卷材料中只有胡某的三份讯问笔录,亦没有附上提讯证。根据辩护律师会见了解到的情况,公安机关对胡某的讯问次数远多于三次,讯问笔录份数应当不止三份。

辩护律师提出讯问笔录材料不齐全的问题。被告人胡某也提出,公安机关挑选了三份对胡某最不利的讯问笔录附卷、移送审查起诉,显然是不妥当的。

在辩护律师多次沟通之后,检察机关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对缺少提讯证以及讯问笔录是否全部移送的问题,让公安机关进行核实。退查重报后,辩护律师在案卷材料中看到了提讯证,以及全部的讯问笔录,其中部分讯问笔录对辩护比较有利。

2

审查讯问过程

审讯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查:审讯时有无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义务,是否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这两个方面未实施到位,审讯过程的合法性就存疑,可能直接影响讯问笔录的证据效力。

(一)讯问是否告知权利义务

相比于证人、被害人在接受询问时的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接受讯问时拥有更多的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公安机关制作、附卷的《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接受讯问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时有权要求配备翻译人员,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对于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3.对于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4.自接受第一次讯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如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委托辩护人的要求;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依法同辩护律师会见和通信。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于未成年人,盲、聋、哑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也没有指派律师提供辩护的,有权约见值班律师,获得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6.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于采取强制措施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7.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在接受讯问时有权为自己辩解。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8.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9.有核对讯问笔录的权利;如果没有阅读能力,侦查人员应当向其宣读笔录。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可以请求自行书写供述。

10.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有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的权利。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讯问时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11.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有要求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的权利。

12.有权知道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的内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13.依法接受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和人身检查、搜查、扣押、鉴定等侦查措施。

14.公安机关送达的各种法律文书经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按指印。

15.知悉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情况。”

在刑事侦查搜集犯罪嫌疑人供述时,办案机关首先应当告知当事人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例如,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往往需要开篇明示:“我们是某某公安局的民警(出示工作证件),现依法向你讯问有关问题。在讯问过程中,你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对于与本案无关的问题,你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同时你有权为自己作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辩解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否则你将承担对你不利的法律后果,听明白了吗?”

尤其是首次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更需要告知其有关权利义务和法律规定,并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上签名确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的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首次讯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有关权利和法律规定的,属于比较严重的程序瑕疵。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95条第3项的规定,“(三)首次讯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有关权利和法律规定的”,应当进行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如果不能补正或者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案例:康某涉嫌失火罪案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之后,对犯罪嫌疑人康某进行讯问,首次询问笔录未被采纳。法院认为,“第一,该笔录系刑事立案后公安机关对康某进行的首次讯问,该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有委托辩护人等诉讼权利的内容。第二,该笔录显示侦查人员系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康某进行询问,并非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对其进行讯问。对此,公安机关均未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康某的该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案例:青某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案

法院认为,“庭审中,公诉机关举了侦查人员对被告人青某甲、同案参与人青某乙进行讯问所作的供述,首次讯问没有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义务,审理中也未对此瑕疵予以补正说明,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不予采信”。

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往往会在讯问之前让犯罪嫌疑人签署权利义务告知书。但值得注意的是,偶尔也不排除存在部分办案人员在首次讯问让犯罪嫌疑人签认笔录之后,才告知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并让其签名确认的情况。

案例:樊某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案

(二)是否保障被讯问人权利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需要合法合规,除了要及时向犯罪嫌疑人告知诉讼权利义务外,更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侵犯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取证行为不合法,所取得的讯问笔录真实性、合法性都会被质疑。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的规定,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讯问笔录明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的情况如下:

其一,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通知有关人员到场陪同而未通知的,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其二,讯问笔录没有经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对确认的,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其三,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进行协助而未提供的,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其四,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提供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其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自由、人格尊严等有不受侵犯的权利,有不遭受非法方法取证的权利。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23条规定,“采用下列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一)采用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使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二)采用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等相威胁的方法,使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三)采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13〕11号)也明确规定,“8.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这些以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自由、人格尊严的方式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案例:美国籍黑人公民W涉嫌妨害公务罪案

兰某向公安机关报警,声称在其所居住的公寓电梯口,被一名外籍黑人男子猥亵。民警出警处理过程中,外籍黑人男子W与民警发生冲突。该男子被抓获归案,涉嫌妨害公务罪。

犯罪嫌疑人W不通晓中文,根据法律规定,在接受审讯过程中,侦查机关应当为他提供适格的翻译人员。然而,辩护律师审查讯问笔录,发现办案机关并没有为他提供专业的翻译人员,而是找了能讲英语的民警参与讯问,提供翻译工作。审讯、翻译、记录、制作讯问笔录,都由民警完成。

辩护律师提出,对于不通晓中文的外国人,在审讯时应当由专业适格的第三方翻译公司提供翻译人员,不能由民警自行翻译。本案明显属于“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告人,应当提供翻译人员而未提供”,其供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然而,法院裁判认为,“公安机关委派通晓英语,而且和本案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民警直接参与讯问,并根据讯问的内容制作的讯问笔录,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因此,被告人W的讯问笔录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对此,被告人及辩护律师依然持有不同意见。

3

审查笔录内容

内容是讯问笔录的核心要素,对讯问笔录内容的审查质证,主要是围绕讯问笔录内容是否完整、讯问笔录内容是否可靠以及讯问笔录内容的关联性三个方面展开。

(一)讯问笔录内容是否完整

案例:苏某涉嫌诈骗罪案

苏某归案后第一次讯问笔录及录像显示,只有一名侦查人员在场进行讯问。控辩双方对该讯问笔录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发生激烈的争论。

辩护律师则认为,苏某在侦查阶段的第一次讯问,只有一名侦查人员进行审讯,违反了“讯问时不得少于二人”的强制性规定,该讯问笔录取证程序违法,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最后,该案法院支持了辩护律师的观点,对苏某的第一次讯问笔录不予采纳。

案例:陈某涉嫌放火罪案

案发后陈某因重度烧伤被送往医院抢救治疗,侦查人员向陈某做的第一份讯问笔录是在医院进行,由于陈某双手都涂满药膏,无法签名和捺指印,因此,该笔录没有陈某签名和捺指印。侦查机关出具了一份《情况说明》,认为当时由于客观情况,犯罪嫌疑人陈某无法签名和捺指印,侦查人员在笔录上已经注明原因,并已经向犯罪嫌疑人陈某宣读,陈某表示无异议。

其实,从讯问笔录内容形式上看,确实存在瑕疵。侦查机关出具的《情况说明》不能单独证明讯问笔录的合法性,应当提供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以供核查笔录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证明讯问笔录确实已经经过了犯罪嫌疑人确认,犯罪嫌疑人亦表示无异议。此时,才能证明该讯问笔录的合法性。

(二)讯问笔录内容是否可靠

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合法制作的询问笔录内容也可能出现不可靠的情况。例如,“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表达能力的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所作的陈述、证言和供述”。这就属于可靠性不足的证据内容。对此类讯问笔录、询问笔录,辩护律师需要慎重审查笔录内容的可靠性,并结合其他证据予以分析。

案例:刘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案

控方指控,××××年10月24日,被告人刘某携带一个装有水果刀的米黄色环保袋,独自一人步行来到市区某文化公园,将正在该公园玩耍的三名被害人连续刺伤,导致三人被刺倒地。随后,刘某逃离现场。经鉴定,被害人钟某某、朱某某当场死亡,被害人曾某某被群众发现后送医院抢救。本案在当地影响重大,公安机关非常重视,对刘某审讯过程比较规范,刘某的讯问笔录是控方指控其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重要证据。

辩护律师审查刘某的供述和辩解时,发现刘某的供述非常不稳定、前后多次反复,在关键事实上还存在根本性改变。在杀人经过上,刘某的讯问笔录前后供述了多个杀人经过和版本,在认罪与否问题上也多次反复。公安机关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刘某的精神状态及受审能力进行鉴定,经过鉴定,刘某案发时患有“精神分裂症”,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辩护律师与刘某沟通时,也明显感觉刘某有被害妄想、精神分裂等异常情况,根本无法与辩护律师正常沟通,无法判断和准确描述自己的行为,无法正常地为自己辩解。因此,辩护律师综合分析认为,被告人刘某的供述内容是非常不可靠的,不能根据他的供述来认定犯罪事实。

(三)讯问笔录内容的关联性

《刑事诉讼法》第55条第1款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虽然讯问笔录是非常关键的证据材料,但辩护律师需要审查讯问笔录与其他证据之间关联性,以及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不能盲目轻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裁判者也不能轻信他们的供述。

案例:罗某涉嫌诈骗罪案

控方指控罗某以案涉土地需要征收补偿为由,以多名村民的名义,与当地镇政府签订补偿协议,骗取了青苗补偿款合计80万元。罗某对于该事实的供述和辩解,前后出现多个版本。

罗某起初否认参与青苗补偿事宜,认为当时他没有参与青苗补偿的事情,所有的文件都没有他的签名,他只是听说有青苗补偿的事项,向村民介绍,让有需要的村民自行去申请。后来他也确实听说部分村民去申请了青苗补偿,拿到了一些补偿款。

但是,这第二种辩解仔细推敲起来,说服力不强,他也很难找到证据来支持他的辩解。很快,罗某又提出了第三种辩解,他认为,其实这些钱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想要拿这笔钱,于是找到他商量,让他配合做材料,以青苗补偿费的名义将钱套出来,之后大部分钱给回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他只分到了一小部分。如果构成犯罪,他的行为是贪污的共犯,而且是从犯,并不是诈骗,镇政府的多位工作人员是同谋、主犯。罗某给出第三种辩解,希望能还原事实真相,将自己行为定性从诈骗变更为其他罪名,从而在定罪量刑上有所帮助。

罗某的供述和辩解前后出现过多种版本,如何审查认定?辩护律师可以仔细审查罗某供述和辩解与指控事实的关联性、与其他证据之间的关联性,看哪一种辩解更加合理可信,或者罗某及其家属有无其他证据能印证罗某的辩解。

4

审查讯问录音录像

审讯过程是否合法合规、有无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义务,有无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有无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等,仅从讯问笔录本身审查,往往无法深度审查。对审讯过程的合法性的审查,最直观的就是审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讯问同步录音录像能全面展现审讯的过程,审讯过程的违法违规,往往能在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中还原出来。

(一)有无适格的同步录音录像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总结这些案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在冤假错案的审判、申诉过程中,遇到了世纪难题,几乎每一个申冤者都有自己的多次认罪供述,甚至都有亲笔供述,将自己如何实施犯罪的全过程,精确细致地描述出来。在审理过程中,申诉人却一直声称自己是遭受到刑讯逼供,自己没有实施指控的犯罪行为。申诉就此陷入困境。

慎重尽责的申诉审查经办人有时会找当年的经办人员调查核实,询问他们当年审讯申诉人的过程是否合法合规,有没有对申诉人进行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手段。可想而知,得到的答案必定是高度一致,经办人、经办机关往往会出具证词或者情况说明,主要内容就是:“审讯过程非常规范,没有刑讯逼供,经过耐心思想教育之后,他就招认了。”

案例:刘某涉嫌抢劫罪案

经办人员向当年的办案人员了解调查情况,当年的办案人员配合制作了调查笔录,经办机关出具了《证明》,证明的内容为:“我所于1998年1月3日期间,审讯刘某犯罪的过程中,没有对其刑讯逼供。特此证明。”

该案办案人员和申诉人各执一词,取证规不规范、申诉人是不是凶手,真伪难辨。但有申诉人当年的认罪供述和亲笔供词,法院支持申诉的概率往往是极低的。

往往只有“死者归来”“真凶再现”等意外情况发生之后,案件事实才真相大白。如在佘祥林被抓获归案后,1994年4月11日至22日的11天审讯中,他详细交代了自己如何杀害妻子张在玉的作案过程,后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然而,2005年3月28日,“死者”张在玉突然回家乡,这起离奇的杀妻案才真相大白。2005年4月13日,京山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宣判佘祥林无罪,佘祥林才得以沉冤昭雪。

其实,对于刑事申诉而言,这种做法成为惯例并非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没有“死者归来”“真凶再现”等意外情况出现,申诉成功的希望渺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就明确规定,对严重毒品犯罪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重大案件,办案机关要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以备审查审讯过程是否合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究竟是否真的认罪。这就是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背后的原理。

法律规定很多案件类型,办案机关都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否则取证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笔者总结,法律规定讯问过程需要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2)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

(3)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包括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

(4)严重毒品犯罪案件,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数量大的,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大的犯罪案件;

(5)其他故意犯罪案件,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这些案件是应当制作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辩护律师应当审查讯问过程是否同步录音录像,以及同步录音录像的制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应当同步录音录像却没有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的情况,或者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不合格的情况。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不适格的情况多种多样,例如,讯问录音录像不完整,未全程录音录像;录音录像出现异常中断;只有录像,没有声音;讯问录音录像看不清被审讯人员的五官神态,无法展现在场人员、讯问场景和计时装置、温度计显示等信息的情况,诸如此类。

如应当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却没有依法进行时,如现有证据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排除有关供述。

案例:陈某涉嫌运输毒品罪案

陈某在侦查阶段作出两次有罪供述。法院审查认为,“本案涉案的毒品甲基苯丙胺达14,047克,数量巨大,属于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重大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侦查人员在讯问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且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但本案陈某在侦查阶段所作的两次有罪供述,第一次……讯问没有录音录像;第二次讯问虽有录音录像,但经庭前会议核对,显示该录音录像不仅不具备完整性,还显示陈某要求修改笔录时录像里出现责骂的声音和录像中断等令人生疑的情形……故本案无法排除存在侦查机关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可能性”。

(二)讯问录像审查讯问合法性

如果能够拷贝到适格讯问同步录音录像,辩护律师则可以通过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内容,审查讯问过程的合法性。辩护律师偶尔也能发现讯问过程违法违规、超越正常审讯的情况,而这一发现,对辩护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案例:吕某涉嫌“套路贷”诈骗罪案

吕某在侦查阶段作出了多次认罪笔录,但后期翻供,认为有罪供述是受到威胁而作出的,不符合客观事实,他不构成犯罪。

为审查吕某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辩护律师申请拷贝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经过仔细审查,辩护律师发现办案人员在审讯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语言,如“如果后期你不配合,我们一定会把你老婆带过来”。

然而,对于这种直接暴力之外的手段进行取证的行为,是否合法、所获得的讯问笔录应否排除、能否作为定案根据的问题,法律规定并不明确。尤其是这种精神层面的压迫,究竟是正常审讯行为还是非法取证行为?司法实践发现,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权非常大,司法裁判观点并不统一。

案例:向某涉嫌受贿罪案

向某在侦查阶段有十几份认罪的讯问笔录,承认先后多次收受贿赂。后来,向某改变口供,认为自己收取的款项仅有1万元,没有达到受贿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其不构成受贿罪。至于认罪的多份讯问笔录,都是侦查机关采用肉刑和变相肉刑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属于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辩护律师审查讯问笔录发现,讯问笔录中向某确实认罪非常彻底,而且每一次笔录内容几乎都一样。为审查向某所说的情况,辩护律师审查了该案的全部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发现其中确实存在违法违规的审讯方式。

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显示,侦查人员在审讯时,不断向向某重复说威胁的话语。例如,“如果你这种态度,你进去是必然的,你老婆进去也是必然的。”“你老婆,你清楚的,这个子宫癌里面,妇科癌里面……这个病已经没法救了,只不过是在用中药控制。你进去那个地方看看,你是个负责任的男人……里面的环境怎么样你很清楚,你耗不起。”“如果你真的赌,到头来家散了,老婆进去了……里面那么恶劣的环境,她作为一个病人怎么生存……一个正常人都很难生存的情况下,她一个病人怎么跟病魔作斗争……如果两个人都进去了,你的女儿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话语,在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中清晰可见。

而且,办案人员还向向某出示其妻子被关押问话的照片,让向某相信,其老婆已经被关押接受问话,给向某施压,让向某认罪。为此,辩护律师提出,向某的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予以排除。

为了对向某的有罪讯问笔录进行有效质证,被告人及辩护律师申请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并将讯问录音录像的截图及审查意见作为证据提交法院,申请法院排除向某的有罪供述,法院为此组织控辩双方进行了多次庭审。

(三)讯问录像核对笔录真实性

讯问同步录音录像除了约束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还约束讯问笔录的制作过程,讯问笔录应当如实反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误解、曲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甚至记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供述过的内容,这也应该认定为刑讯逼供之外的非法取证行为。辩护律师审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时,也要用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来审查讯问笔录内容的真实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讯问笔录所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

案例:罗某涉嫌受贿罪案

讯问笔录显示罗某稳定供述自己多次收受贿赂的事实,前后供述非常稳定。然而,罗某在审查起诉阶段就翻供,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收受贿赂,讯问笔录的内容不属实。辩护律师拷贝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将讯问笔录与同步录音录像进行比对,发现讯问笔录并没有如实反映罗某供述和辩解的全部内容。

其一,讯问笔录没有如实记录罗某翻供的情况。罗某在审讯过程中,虽然作出过认罪的供述。但后续审讯中,也有出现翻供的情况。讯问笔录中,办案人员却没有如实记录其翻供的内容,笔录内容与审讯录像显示的内容不同。

因此,被告人及辩护律师提出,罗某的有罪讯问笔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控方回应认为,关于讯问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是否一致的问题:其一,在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否认犯罪但最后供认犯罪的,讯问笔录记录其最后认罪的内容,是正常的。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审讯认罪,前面否认犯罪的不需要记录。其二,讯问笔录不是配字幕,无法、也不需要还原每一句对话,主要内容没有违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思,就符合法律规定,不属于非法取证。因此,被告人罗某的讯问笔录虽然与同步录音录像并非完全严丝合缝、一一对应,但主要意思是一样的,主要犯罪事实都是一致的,罗某的讯问笔录可以采信。其三,办案人员在审讯过程中,也没有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方法,取证程序合法,相应的讯问笔录不是非法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在该案中,核对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发现录像内容与笔录内容不同,这是认定罗某的讯问笔录不得作为定案根据的重要理由。然而,类似的情况,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案件,处理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案例:魏某等人涉嫌诈骗罪案

赖建东律师

宋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重大刑事部部长

一直专注于刑事案件的辩护与研究。

代表作:《全流程辩护》、《全方位质证》、《刑事控告实务》等。

THE END
1.京山市人民法院“法院+金融+仲裁”,荆门仲裁委金融争议仲裁庭在京山揭牌! 2024-08-31 一巴掌、八棵树、一场巡回审判 2024-08-23 “小额诉讼+调解”,8件案件半日结 2024-08-16 调解拆掉屋顶“被” 2024-08-13 涉外离婚“云调解” 2024-08-07 新篇章!京山市人民法院屈家岭人民法庭揭牌! 2024-08-02 “本次调解不收费” http://www.jsxfy.hbfy.gov.cn/DocManage/getDocsByFolder?folderNo=0101
2.京山市倾销补贴法律咨询热线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高林伟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关于消费纠纷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纠纷,当消费的权益受到商家的侵权的时候,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失,就需要和商家打消费纠纷的官司。 京山市倾销补贴法律咨询热线相关内容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京山市倾销补贴法律咨询热线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https://m.471.cn/zt/2179372.html
3.京山招聘信息最新招聘,京山招聘信息最新招聘——开启你的职场蜕变京山招聘信息最新招聘已经启动,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要犹豫,不要等待,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把握机会,积极投递简历,展现你的才华和实力,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收获知识、技能和自信,实现职场蜕变。 亲爱的求职者们,京山招聘信息最新招聘等待着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习成为你的阶梯,让自信照亮你的道路,用http://qizhenglvsuo.com/post/11709.html
4.找湖北荆门的律师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4178567.html
5.荆门市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哪些在哪里荆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一览表→买荆门市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哪些,分别在哪里?在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等无偿法律服务等,那么在荆门市的法律援助去哪里咨询呢,下面买购网小编通过各项参考资料整理了荆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名单及荆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地址一览表,给你提供参考,排名不https://www.maigoo.com/news/626123.html
6.京山县律师京山县律师名单京山县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律图特别推荐京山县谢风琴律师,电话:13986972860。律图提供京山县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疑惑。同时,提供丰富的京山县律师名单供您选择。如有需要,请拨打我们的京山县律师咨询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https://www.64365.com/jingshanxian
7.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当阳市玉泉街道雄风路91号邮政编码444100)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注册地址位于湖北宜昌当阳市,注册地当阳市玉泉街道雄风路91号的邮政编码为444100,所属街道为湖北省宜昌当阳市玉泉街道,所属社区为湖北省宜昌当阳市娘娘庙社区,所属居委会/村委会为湖北宜昌当阳市关陵庙村委会。下面为您提供了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导航、营业范围、附近新注册的公司、附近的停车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hubei/name/%E5%BD%93%E9%98%B3%E5%B8%82%E6%B3%95%E5%BE%8B%E6%8F%B4%E5%8A%A9%E4%B8%AD%E5%BF%83?mip
8.莆田到京山物流公司货运专线全程高速「市县闪送」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物流公司的处理结果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咨询律师或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注意保留证据:在处理物流纠纷时,需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运单、发票、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自己证明事实,维护自己的权益。 https://www.yibao56.com/pt/113174.html
9.**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员先进事迹(通用10篇)教职工劳动人事争议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门类繁多,而且现实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毕竟工会干部不是法律专家和律师,不进行专门研究,不能专业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很有必要结合高校的法律援助中心来建立专门的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机构,工会专门聘请兼职法律顾问为教职工提供义务法律援助。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uwyrfjc.html
10.武汉市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一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事务职位 2002001017007 2 1 张勤勤 女 102424412921 61.6 69 32.465 80 72.4650 郑州大学 枣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事务职位 2002001017007 2 2 谢为 女 102422004811 55.2 69 30.705 80.2 70.805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法院 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事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825309.html
11.市司法局4月23日上午,掇刀区司法局组织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法律援助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2024年度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活动。[详细] 来源:荆门晚报| 时间: 2024-04-25荆门市司法局聚焦“三个强化”推进智慧矫正快速发展 近年来,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智慧矫正中心”建设部署,以“规范化、精准http://apps.jmnews.cn/tags/3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