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师从法,他说“老百姓遇事不慌先找法,就是法治中国”丨我苏人物

“大家好,我是律师老王。”“生活有法,你问我答。”……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这里的老百姓“追星”的方式很特别,他们口中的“网红”是一位律师,而他们都在追着看的一个节目叫《老王说法》。

有纠纷,先看一段普法视频;有困惑,拿起手机咨询老王团队。在江宁区汤山街道老年大学里,收看《老王说法》还可以修学分,很多老年人学得津津有味。这位化身百姓“指尖上的法律顾问”的律师,就是江苏“最美法治人物”王长江。

您认识“老王”吗?他是百姓的“法律顾问”

要问您认识“老王”吗?这里的老百姓都会回答——太熟悉了。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到田间地头录制普法节目。从汤山街道到老年大学,王长江是老百姓身边最熟悉、最贴心的“王老师”,听王老师讲故事学法律,也成为大家最兴致盎然的日常之一。“王老师有很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他对我们调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难点了如指掌,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有关继承法的问题,比较专业,王老师就专门针对《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法的规定制作了一系列的普法微视频,大大提高了我们调解员的工作效率。”江宁区汤山司法所所长陈海燕介绍。除此之外,王长江还联合社区的民警,搜集了日常出警中经常遇到的纠纷案例,制作成调解视频交付给网格,为政法网格员调解百姓日常纠纷提供了法律支持。

对于百姓来说,王长江就像《十万个为什么》,是生活中有问题就来翻一翻的“活字典”;对于调解员来说,王长江的普法视频就是“秘密武器”,“其实老百姓的纠纷有时候也不是大事,更多的都是鸡毛蒜皮,但是因为不懂法闹起来事情就大了。有王老师这种专业律师帮我们解读、调解,很多问题从源头就化解了。”陈海燕说。

从三十分钟的《老王说法》,到两三分钟的《老王普法》,宣传形式在变,不变的却是王长江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的初心。

您感谢“老王”吗?他打开了特殊群体的心扉

“王律师已经在我们所做了许多年的公益普法宣传了,他时常来所里和羁押人员、吸毒人员谈心,给他们开普法讲座。”韩春晓印象最深是一名女性吸毒人员,当时,王长江在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普法节目《法律大篷车》收集素材时,采访了这名强戒人员。采访之前,管教向王长江介绍,这名强戒人员是名牌大学高材生,因为交友不慎染上毒品,且由于没有家人,所以从心理上抵触戒毒。王长江认真研究她的经历,用真心真情感悟解读她内心深处的痛苦,通过真诚的引导和朴实直白的语言“翻译”的法言法语,帮助这名强戒人员打开了心扉,“王老师用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普法真正走进了强戒人员的心里,后来这位强戒人员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积极戒毒开始美好新生活,还愿意站出来现身说法劝导、教育其他吸毒人员。”当法治的阳光照进灰暗的角落,犯罪的阴霾被驱散了。

现在,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每天都在播放王长江的普法节目,通过普法帮助特殊群体正确认识自身的错误,很多失足人员不再“认死理”,也给戒毒所的帮扶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

您了解“老王”吗?他“弃师从法”播撒法律种子

从业二十年来,王长江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推广了全生命周期的学法服务。进企业,为他们提供公益法律援助;进校园,成为师生学法懂法的良师益友。“王老师给我们讲故事、还让大家扮演律师的角色,我们能听懂,也觉得这样的课特别有意思。”在湖熟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正在进行,精彩的“模拟法庭”辩论,王长江用这种形式为孩子们普法。

大学本科专业学的是历史,在做律师之前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让王长江毅然辞掉铁饭碗去涉足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行业的决心,是频频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我做老师教给孩子们知识,是让他们做有用的人。我做律师,学法律,是让这些有用的人别去碰法律的底线。”

王长江是刑事律师,代理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案件,让法律走进校园在他看来十分有意义,“学生年龄比较小,心智还不成熟,思维又很活跃,传统的你讲我听效果往往不好,所以我们也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怎样根据孩子们的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授课内容,比如讲法治故事、多互动、普法漫画等。”在王长江看来,从小学法懂法,才能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远离犯罪。

灯光开、电视屏幕亮、提词器起、摄像机转动……如果不是置身现场,你一定想象不到这么多专业设备会出现在律师事务所的小小房间。把控它们的也不是电视同行,而是一群年轻律师。从律师到电视节目主持人,再到自媒体制作人,2020年,王长江再次实现了普法路上的华丽跨界。

“因为普法稿件语言要亲民易懂又要保持严谨,所以我们每一篇稿子都要经过十余次的修改,请教群众、请教小学生,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法律故事。”从组装仪器、玩转设备、拍摄视频、到后期制作、传播推广,王长江和他的小伙伴们自己研究,每天交流学习心得,最终都变成了“技术大拿”。

THE END
1.“你所说的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读《法律与我们纪检干部,要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更应当信仰法律,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最后,我用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来表达我对法治思维的理解:你所说的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http://www.ldlz.gov.cn/wap/Show.aspx?id=13443
2.读书:法治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法治的前提既是一元又是多元。法治要追求公平和正义,正义是客观存在的,否则法律不过只是一种工具。只是绝对正义在彼岸,有限的人不可能拥有绝对的正义。幻想在现实中去实现绝对的正义,这些看似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我们必领接受人的有限性。 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
3.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导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法律的历史性,法律的阶级性,法律与国家的内在一致,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等。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承载法律本质的价值观和实现法律价值的法治观,对当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4.罗翔在广州谈法治:为什么互联网上会有那么多“喷子”?问律他还提到,关于法治有两个经典的定义,分别是良法而治和普遍遵守。“我们经常说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但法律不是公平和正义本身,法律一定有不完美的成分。”罗翔说,法律要追求完美,追求公平和正义,“认识到有缺陷不代表着摆烂,而是为了让缺陷变得越来越少。”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88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