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智慧升级社会·法治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司法工作的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也敦促着公共法律服务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完成统筹升级,实现精准化、主动性的智慧发展。

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纷纷探索创新路径,有效提高了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能力。在宁夏,得益于“智慧法律服务调度管理平台”的搭建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全域范围高效配置,“一网通办”的远景目标经端口整合成为现实。在河南,法律援助综合管理系统的试点运行,助推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岗位、全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优良率显著提高,县域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取得突破。在湖北,“湖北法网”在系统内置入智能法律咨询功能,使公众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随时随地获得个性化的法律意见。在浙江,在对数字法律服务平台的集约建设、数据资源的按需有序共享中,统筹提供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借鉴既有经验,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智慧升级,笔者建议:一是统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服务数据,分析研判各地区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差异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效覆盖。二是整合规范、案例资源,标记训练智能法律服务模型,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优化升级。三是挖掘平台服务优势,建立实体、热线、网络服务模式间的切换衔接机制,推进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四是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预警预测个体对法律服务的可见需求,推进“智慧法律服务”主动供给。五是汇聚机构信息、打通资源接口,应用智能技术形成供给与需求间的自动匹配机制,优化法律服务机构空间布局。

THE END
1.智慧法律服务建设应统筹兼顾近年来,以智慧法律服务建设为指导,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契机,我国相关公共法律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高速推进。多地司法行政部门联合科技企业定制开发智慧法律服务产品,通过整合法律规范资源、建构公正协调程序、接入优质服务信息等,基本完成法律服务供给从“线下”到“线上”、由“分散”到“集中”的平台化转变。但当前应用至实践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406/t20240627_501309.html
2.小律在线?线上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助力智慧司法建设疫情期间,为确保群众及时获得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线上法律服务能力成为关键因素,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地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赋能,“小律在线?线上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特别推出“防疫公共法律服务专区”,助力各级司法行政机构搭建高效的线上法律服务平台,通过微信、网站等网络平台,实现法律服务触手可https://www.anpcn.com/sifa/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