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理论

“法者,治之端也。”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法治思维能力,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水平。

提升法治思维能力,要学法知法。“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全面依法治国,前提是学法知法。只有全面准确了解掌握法律,才能谈得上树立和运用法治思维。要深入学习宪法。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坚持全面准确地、学懂原文、悟透原理,注重深刻领会和把握宪法条文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要认真学习法律制度规定,思考问题要与法律制度接轨,实施决策要以法律制度为据,检查指导要以法规制度为本,处理问题要以法律制度为准,使工作和行为符合法治精神与法律要求。

提升法治思维能力,要信法用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工作、解决难题的重要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法治思维能力培养。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对于一些棘手的、久拖不决的问题,更要善于在法律上寻找支持和支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工作的落实。在面对矛盾和利益诉求时,要善于在法律框架内明确权利义务边界,做到于法有据、依法有序,作出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决策。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真正树立法治思维,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宋东泽)

THE END
1.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环境,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是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发挥“双百”活动法治宣传重要http://e.mzyfz.com/paper/2249/paper_60258_12366.html
2.关于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情况的报告在人员调配方面,注重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组建以执业律师和专职调解员为主、兼职调解员和公益律师为辅的法律服务队伍,同时还建立医患纠纷调解等专家库和专职律师咨询库等智囊团队。 二、2015年以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运行情况 (一)聚焦法治思维入心,高质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https://www.yhrd.cn/_t81/6a/50/c19651a354896/page.htm
3.六个关键词读懂《决定》全文了解法治新蓝图—新京报●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关键词 法治队伍 第六部分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514838281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