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智慧(法治头条)
这是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深入扎实开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助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国法学会积极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覆盖,有力推动基层法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职、贡献智慧。作为该项工作的试点省份,在广西,围绕重大公共决策论证、重大法律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各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问诊开方,建言献策,助力高质量发展。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具有公正性、权威性、便捷性、公益性等特点,解决了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大量法律难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接地气、促和谐,基层认可、群众赞许。”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会长崔智友说。
大胆探索,首先从化解积案发力
如何发挥法学会基础广泛、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优势,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一直是各级法学会思考与探索的课题。2019年底,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及广西梧州市法学会在梧州市探索试点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近几年,梧州市法学会从全市1200多名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在内的法学会会员中挑选专家,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其后又成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
队伍建起来,如何显身手?梧州市法学会决定从化解重大信访积案开始,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试行实践。“能不能化解信访积案,是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检验。解决好了,有利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深入推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黄光华说。
在梧州的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很快被推广开来。2021年初,广西实现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全区各级法学会、法律专业各领域、各方面法律人才全覆盖。目前,全区461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231名专家团队成员共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438件。
当好“智囊”,助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2020年6月,某集团拟在广西梧州投资建设一个特种船舶智造产业园,总投资达数十亿元。
南宁市良庆区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主阵地。今年6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调研撰写《关于建立“四重一优”重点问题处置工作法务专班的建议》。
为保护漓江生态环境,桂林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参与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调研、起草和论证,修改和完善,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建议,参与制定《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漓江景区内存在的“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环境脏”等突出问题被纳入法治框架内进行严格治理。
黄光华介绍,近年来,广西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相继就推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等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助力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用法学会会员的专业法律知识,由法律专家参与咨询研讨、出具意见,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梁德说。
延伸扩展,服务企业服务民生
随着实践的日益深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的触角,已从一些重点领域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南宁某公司,宽敞整洁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有序忙碌着。
“从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到开拓海外市场风险规避、国际纠纷紧急处置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企业驻点,全程提供法律服务,为我们及时规避了风险。”该公司负责人说。
原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及南宁市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民营企业,试点“一企业一首席”,帮助企业强化法治思维、防范法律风险、解决涉法问题、调处矛盾纠纷。2022年以来,他们出具了近3000份法律意见书,让企业安心抓生产、大胆闯市场。
除了服务企业、助力发展,民生领域也是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的重点。
9月的一天,市民丁某来到南宁市青秀区政务服务中心。此前,丁某购买的某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但要求商家赔偿未果。
“听说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能帮老百姓解难题,特地来试试看。”进门前,丁某心里还不太有底。不一会儿,丁某从咨询室出来,满脸都是笑容:“真是谢谢专家,将法律条文条分缕析地讲清楚,还告知我维护自己权益的渠道和方式,既专业,又负责!”
据介绍,青秀区建立值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每天都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政务服务中心值班,向群众一对一开展公益法律咨询服务。
基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在广西的成功开展,这一探索目前已被推向全国。2021年10月29日,中国法学会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实施方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参阅借鉴,并于2022年1月印发《关于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