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保英: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实施理论”包含哪些深刻的法治精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是习近平对法治实施及其重要性的基本判断。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多处指出目前我国的法律实施与立法相比略显滞后,诸多好的法律和法规制定以后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所以他才强调法律实施在法治体系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法治实施的理论包含着非常深刻的法治精神,这些法治精神可以从如下方面予以解读。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实施体现法治整体性的精神

习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传统法治理论中人们将侧重点放在法律的规范体系方面,所谓法律的规范体系指的是作为静态的法律典则及其构成。而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律的规范体系只是法治体系的一个板块,整个法治体系包括五个板块,即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这五个板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治体系。法治实施是法治体系中的一个板块,这就使得传统的仅仅凸显法律规范体系的非整体性认知有了新的认知进路,使整个法治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毫无疑问,法治实施体系概念的提出以及将法治实施体系框定在法治体系中的理论考量大大提升了我们对法治体系的认知,使我国的法治体系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法律的规范体系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法治实施体系也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法治实施体系与法律的规范体系以及其他若干体系共同支撑着法治中国的状况和进程。法治的整体性寓于法治实施体系之中,换言之,没有法治实施体系的支撑法治的整体性就不复存在。

对于法治国家而论,法治的整体性极其重要和关键。我国多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非常重视法律规范的制定,非常重视立法规范的调整和规范化。但必须指出这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带来法治国家的实现,因为在缺失法治实施的格局下,法律的规范体系很难使法治体系构成的一个整体。由此可见,法治实施及其体系的形成是法治体系整体性的前期条件,法治实施体系虽然只是一个板块但该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如果没有它的存在,法治体系的五个板块也就不复存在。我们所构造的法治中国和依法治国必须通过法治体系及其整体性而体现,其中法治实施同样是一个体系化的构成。从广义上讲,法治实施既包括法律的执行、法律的适用,还包括公众对法律的遵守,法治实施是一个有体系性的整体。总而言之,法治实施自身的整体性以及法治实施所形成法治的整体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实施的理论精髓。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实施体现法治现实性的精神

习近平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个论断所包容的法治内涵是法治的现实性,它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因为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看来,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进而言之,法治就是实现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工具。前不久我国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了顶层设计,其中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进行了科学表述,如能够契合现代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精神寓于人民之中,寓于党的领导之中,寓于依法治国之中等等。

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自然而然地包含了法治精神,就是用法律进行治理的价值导向,那么如何将法治与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呢?那就必然要回归到法与社会控制的关系之中,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之中,法与社会关系设定的关系之中,法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之中等等。法律规范的制定当然不能脱离上列关系,而法律的实施也同样存在于上列关系之中。“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便非常生动地阐释了法律实施和政府管控的关系。毫无疑问,法律是社会制度的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制度设计的价值,但法治国家的实现才是这些价值的最终证明因素,法治国家的实现离不开法治的实施。一定意义上讲,法治实施使法律从抽象的制度变成了具体的关系调整方式,变成了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设定方式。由此可见,重视法治实施是让法律现实化的重要举措,而且它赋予了新的历史时代下法治实施的新精神,使法治实施由原来一般意义的概念具有了非常高的理论价值。

三、习近平法律思想中的法治实施体现法治过程性的精神

四、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实施体现法治社会性的精神

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人民群众对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这要成为我们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这充分表明法治实施不仅仅是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事情,它也与其他社会主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习近平法治理论中有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构型使得法治实施与社会系统密不可分。因为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和法律社会之间的纽带或者桥梁,而法治国家则是依法治国的理想境界,法治社会既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也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是否良性化运行的判定标准。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的顶层设计中也强调了社会治理的问题。在传统的法治理念中,法治实施似乎仅仅是法律人共同体的事。而在新的法治实施理念中,法治实施便由法律人共同体拓展到了整个社会系统,便由原来较为封闭的状态变为了相对开放的状态。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实施在法治社会之中的运用,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超越。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含如下()。①法律规范体系②法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含如下( )。 ①法律规范体系 ②法治实施体系 ③法治监督体系 ④法治保障体系 ⑤党内法规体系A.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https://www.shuashuati.com/ti/c7d044d786504111bba22377710232ff.html?fm=bd025956fd0b562fbf29b500d2e8d7b96e
2.法律论文: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之比较不言而喻,法治体系如果能与,法律体系予以对应分析的话,它就必然是法之内在方面。我们将其视为法的内在方面,是由法治及法治体系包含的科学内涵所决定的,“法治……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它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性,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111109170151_187954.html
3.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内容提要】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法律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支持与证立,这是对于法律体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法治的目标之一。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程度差异,它包含连贯性、体系融贯性与理念融贯性三个层次的要求。融贯的法律体系主要是裁判者的诠释活动带来的,它是借助于一定的诠释方法建构出的产物。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
4.中国法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https://www.meipian.cn/45bojthb
5.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与答案34.一国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有机统一的运转机制,称为() A.法治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制体系 D.立法体系 【答案】C 【解析】第27章第1节法制体系的概念。法制体系:指一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是一国法制运转机制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包含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体系。 35.https://www.gaodun.com/jjs/1097671.html
6.司法体系包括什么律师普法法治体系的内容包括: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法治领域为推 2022-12-1729 https://www.110ask.com/tuwen/5306838080727509281.html
7.建设中国特色法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光明日报第一是从法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维度来思考构建法学学科体系。 第二要从法学学科发展的维度来构建法学学科体系。 第三是从法律体系的维度构建法学学科体系,即把法学学科体系分为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第四是从法治体系的维度构建法学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可分为国内法治体系和国际法治体系。 https://news.gmw.cn/2017-12/29/content_27217171.htm
8.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B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D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正确答案:A 解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8.(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