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涉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命题。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畅通法治思维“总开关”,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头做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勇当积极传播者,讲好法治“好故事”。“关键少数”带头“应知应会”是推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题中之义。领导干部不仅要当好法律的“明白人”,带头学法、懂法,还要做好普法的“推动者”,讲好法治“好故事”,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要用活用足新媒体平台,从短视频、漫画、H5等群众接受度较高的媒体入手,让普法宣传喜闻乐见,贴近百姓生活。要加大普法频次,经常性开展实体的线下普法活动,持续性安排普法人员赴学校、工厂、企业、社区等开展普法活动,精心策划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推进法律学习宣传制度化、常态化,营造依法治国浓厚氛围。
善当模范实践者,用好法治“指挥棒”。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养和能力。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准确理解把握“应知应会”要求,合理编制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同时,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将新制定修订的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纳入清单学习,让领导干部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安全稳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候能够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想办法、找对策,明确边界、知晓尺度。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真正当好法治的模范实践者。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紧紧围绕“应知应会”提炼出基本的、共性的要求,聚焦基础主干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掌握,做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