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人:村民身边的“普法多面手”法治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新闻频道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日,记者随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来到黑龙江省,发现在这里的大小乡村,有一群“身兼数职”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他们是村民身边的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也是法治创建“监督员”。这群人被称为“法律明白人”,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律法规“讲解员”

“首先要让对方承认借钱这件事,最好有录音作为证据,不然20多年前的欠条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你那5万块钱就很难要回来了。”9月的一天,邬来律师正在哈尔滨市东福村法治宣传亭给村民讲解法律知识,答疑解惑。作为平房区公证处律师,当天刚好轮到他作为“法律明白人”在这里值班。

“法律明白人”在东福村法治宣传亭向村民普法

这类法律问题在乡里乡亲中很常见:老人去世遗产如何分割、饲养的羊下雨天被电死找谁赔偿、农产品被压价收购如何维权......这些“家长里短”的琐碎纠纷,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

邬律师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构成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自2021年《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印发以来,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83万余名,基本实现了行政村的全覆盖。村民不用千里迢迢到专门机构咨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

矛盾纠纷“调解员”

东风村法律调解室标语

此外,贾海峰经常在村民打鱼休息时向他们科普法律知识,主要讲《渔业法》和《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里面,村民容易触犯的条款。比如,喝酒之后不能下水捕鱼,船只不能越界等。

法治创建“监督员”

“我们理解的‘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就是让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要‘富脑袋’。”东风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法律明白人”孔庆玲说,“口袋里有钱了,但是没有法律意识肯定不行。”

法治是抽象的,怎么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村民“入眼入心”,就需要“法律明白人”想办法。为此,东风村将

东风村村规民约“七字经”

常见法律问题情形编写成村规民约,七字一句,朗朗上口。

“七字经”对规范村民行为,提升村民法律意识非常有效。7月某天,村民由大爷与许久不见的亲戚喝了点小酒,餐后要开车送他们回去。亲戚说,你喝酒怎么开车?由大爷说没事,一公里的路程,一脚油门就到地方了。

这时,由大爷的老伴出来劝阻:“喝酒不能开车,这是‘七字经’里写的——条条道路宽又平,喝酒上路可不行。”看到老伴把村规民约记得这么扎实,由大爷最终放弃了开车送人。

现在,随着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很多村民都会来问孔庆玲,做这样的事会带来什么后果,做那样的事会不会影响村集体的荣誉。村民跟孔庆玲说:“你们的付出不是白付出的,你看咱们村民多好,你说啥我们听啥。”

“村容村貌是面子,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是里子。”孔庆玲说,“只有村民法治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实现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等‘五治融合’。”

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既是“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的典型,也是广大民众的服务者和乡村法治的宣传者,未来将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HE END
1.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三篇.doc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三篇.doc 15页内容提供方:wymliqin87857081 大小:39 KB 字数:约7.43千字 发布时间:2023-07-11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8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710/6111122002005200.shtm
2.一张图带你看懂“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一张图带你看懂“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原标题:《一张图带你看懂“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3889928898326598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