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律顾问坐镇村居一年解决十万余件麻烦事(1)
■在荔湾区多宝街至宝社区,社区法律顾问正为居民开普法讲座。
广州开展“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两年,今年3月当选广东十大法律事件
合法权益被侵犯,街坊维权无门其实,社区法律顾问就在家门口。2014年,广州市各区(市)部署开展“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并推进了律师驻社区、村。无论是婚姻关系、劳动争议纠纷、医疗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赡养费、工伤保险,还是老人儿童维权等方面“疑难杂症”,都可以找驻社区(村)律师搞掂。当年7月,广州市司法局印发《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方案》,该项工作开始在广州市各区(市)铺开。那么,两年过去,各社区(村)的驻点律师开展工作情况如何新快报记者近日回访发现,律师进社区(村),提高了居民、村民的法律意识,为街坊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调解矛盾、帮助村联社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问题,广受社区、村欢迎。而来自广州市司法局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广州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办理各类业务108869件,受益群众312350人次。
■统筹:新快报记者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李应华卢佳方阳麟朱清海邓毅富
通讯员田禾翟晓雪林彩虹
■图片:通讯员供图
故事1买手机遇质量问题也可找律师
大一些的纠纷,也可以找社区律师解决。租住在天河区棠下街的张小姐称,她就曾经遭遇过欠薪事件,“之前在科韵路附近一家创业公司工作,后来公司的资金告急,工资拖了几个月没发”。咨询了律师后,她向老板据理力争,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天河区的社区律师有很多特色服务。比如,在林和街侨庭社区服务的律师王维琼,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普法课件,还为居民普及调解纠纷的常识。在五山街粤垦社区服务的律师唐仕福,讲法制课生动有趣,获得一致好评,还自掏腰包印制宣传小卡片,在社区内派发做宣传。
故事2
帮扶社矫人员讲法律更讲温情
上周三下午,越秀区建设街建设二马路社区法律顾问劳静珊来到位于建设二马路东三街1号榕树头文化站的“法律诊所”,开始了为时半天的值班工作,为来访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两个多个小时里,劳静珊陆续接待了3位居民,认真倾听来访者的陈述,不时提问,然后细致回答了他们提出的有关继承、房屋产权、家庭婚姻的法律问题。来访的居民带着困惑和烦恼而来,在聆听了律师的专业解答之后,轻松、释然离去。
在越秀区大塘街有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张三(化名),他犯罪时未成年,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母亲失去联系,他与父亲居住在不到15平方米的房子里,而他父亲身患重病(鼻咽癌晚期),他每天陪同父亲到医院治疗。司法所工作人员认真分析对象的表现,认为张三虽缺少家庭温暖,但仍存孝心。社区法律顾问罗树强便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开展法制教育和帮扶,从思想上对张三进行矫正,勉励张三父亲要积极乐观面对困难,罗律师还送上1200元帮扶金。
故事3
律师找准焦点
摆平摄像头纠纷
社区律师还有一大成绩,就是进行人民调解。“这个律师不是你请的,也不是我请的,是政府出钱请的,双方都比较信任。”进驻荔湾区丛桂社区的律师曾绍金告诉新快报记者,社区律师作为第三方,具有中立性,又可以从专业角度分析,抓住问题关键,对纠纷进行预判,告诉双方将会面临怎样的结果,往往使矛盾双方更容易妥协。
在召开协调会时,曾绍金让双方畅所欲言、换位思考。“找准焦点问题,了解大家最低的接受程度,平衡双方利益,最终大家各让一步。”曾绍金告诉新快报记者,在他和联合调解组的努力下,住户们终于达成一致,同意王先生保留摄像头,但要将摄像头转变方向,改为只对准自家门口,不能对着其他公共空间。
曾绍金告诉新快报记者,他每月有两天在从桂、至宝两个社区“坐班”,接待社区居民,此外还经常在社区举办讲座,进行协调。他认为,处理邻里纠纷既要讲“法”又要讲“情”。他一年参与20次调解,成功率达90%,而且多是一次调解成功。对于不能调解的,他也会告诉当事人如何正确维权,避免极端做法。
故事4
多部门联手化解跨区重大纠纷
由于重大纠纷具有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冲突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做好涉事群众的调解工作并不容易,引入社区律师参与重大敏感案件的调解,有着突出的专业优势。
去年8月27日,广州亚加达外语职业技术学校同和校区一名林姓新生在军训时,身体突然出现不适,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父母情绪激动,委托一批社会人士到学校聚集索赔,声称“两百万元一分钱不能少,不答应就上访”。
事发后,学校所在地白云区同和街云祥社区调委会在同和司法所指导下及时介入,掌握第一手信息,并邀请所在社区法律顾问肖树森律师为学校及死者家属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开展矛盾化解和情绪疏导工作。8月29日晚,学校与学生家属双方达成和解并签订了协议,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去年9月中旬,白云区同德街辖内某公司的李姓工人在海珠区为某客户安装空调时不慎触电身亡。因其工伤死亡赔偿问题经事发地所属的海珠区江南中司法所调处未果,死者家属跑到该公司位于同德街辖内的分公司门口拜祭、烧纸钱,试图通过给公司施加压力获得更多的赔偿。经多个部门工作人员反复劝导,家属最终同意离开现场重回谈判桌协商此事。
为提高调解效率,同德司法所邀请了事发地所属的江南中司法所所长冯秋培及事发社区的法律顾问滕继斌律师介入调处工作。调处过程中,滕律师向死者家属细致解释了有关的工伤保险法律规定,同德司法所工作人员就法、理、情三方面对家属进行了耐心劝导,最终促成争议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企业支付死者家属一次性慰问金,并由死者生前所在单位为其申办工伤保险。在同德司法所和社区律师的调解下,一宗持续一个多月的工伤死亡赔偿纠纷得以解决。
故事5
律师出手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
广州市不仅社区有律师,村联社也进驻了律师,村联社法律问题一般涉及土地租赁、村务公开、社员资格、合同纠纷等经济问题。
2015年11月,在番禺区沙头司法所和驻村律师胡东平的帮助下,沙头街汀根村与广州市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和解协议书,挽回了经济损失200万元。
前几年,汀根村与广州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后因征地指标一直没批,该房地产公司将汀根村诉诸番禺区人民法院。法庭一审判决汀根村返还已收取的征地定金450万元及利息约200万元,承担部分受理费用4.28万元。驻村律师胡东平得知此事后,多次深入走访汀根村了解案情,提出符合实际的法律建议和专业意见。
经过深入分析和调查取证,该案出现了转机。胡东平发现汀根村与该公司此前签订的合同存在漏洞,依法应判为无效合同,若该合同无效,则汀根村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