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相山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大皖新闻讯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司法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发展战略,力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现全覆盖。从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中遴选出65名法律明白人,他们了解村情,拥有良好的群众工作经验,善于将法律知识转变成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依托文化活动、各类集市、节日等场合,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和党的政策,讲述身边法治故事,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突出重点对象“分类普法”。根据不同对象,突出重点,推行精准分类普法模式,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乡村”“送法进集市”等主题活动,通过案例宣讲、法律咨询、发放法治资料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解答涉及婚姻家庭、劳动纠纷赔偿、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为渠沟镇13个村配齐法律顾问,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发挥村法律顾问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优势,紧扣农村邻里纠纷、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经常发生的问题,指导法律顾问进乡村开展法律服务。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渠沟镇法律顾问开展现场服务1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2次,法治进校园2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0余次。

推行“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整合镇村调委会、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多方资源,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合力,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有效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渠沟镇目前共有14个调解组织,15名调解员,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6件。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将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实现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努力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定期指导、督促、复核“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截至目前,渠沟镇共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各示范村均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引领示范作用,提高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THE END
1.法律顾问进乡村服务群众零距离近日,石台县司法局横渡司法所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深入辖区村组,开展法律宣传与咨询服务,向群众普及土地纠纷、婚姻家庭、劳动权益、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 “我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怎么办?”“我出去打工大半年,工资一直被拖欠怎么办?”“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可不可以直接继承?”“能否指导我村签订规范的土地反租倒包协议http://www.fzahw.com/news/2024/12/09/c_125392.htm
2.在农村,“翻译”法律的“明白人”另一方面,张友生表示,“‘法律明白人’的设置是乡村社会对公民个人法律素养的肯定性评价,是群众对熟练掌握法律知识的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同时,由于村居法官、村居法律顾问等本职工作较忙,而热心普法、调解且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法律明白人”经常活跃在群众身边,更有利于基层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2024nzt202400102/2024fzxczjc20240702/fj20240702/202409/t20240924_506544.html
3.李志强:做好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山东康桥(淄博)律师事务所是我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战线上尖兵。他们在行走乡村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之时,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山东康桥(淄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李志强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225/folder228/2024-12-11/hekr8w8hedeboGz6.html
4.西藏配备5125名村居法律顾问时政本报拉萨7月19日电 (记者琼达卓嘎)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普法办获悉: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实施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立村居法律服务微信群,为全区农牧民配备5125名村居法律顾问,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介绍,在坚持送法下乡的同时,西藏自治区普法办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村居“良规善治”征集评选和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21/0720/c1001-32162679.html
5.广东律师的法治宣传故事为何讲得这么好?独家在梅州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中,广东义致律师事务所积极建立公众微信服务平台,制作二维码方便村民与顾问律师交流、咨询,统一印制了标有二维码及法律顾问联系方式的挂历5000本。 据统计,截至2016年4月,全省村(社区)法律顾问共修改完善村规民约2431份、出具法律意见书14325份、审查各式合同15774份;举办法治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6-09-09/content-1220039.html
6.青海·第47期法治青海建设着力“三个聚焦”开创德令哈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新局面 聚焦队伍建设,集约盘活有限服务资源。 聚焦制度建设,常态长效服务村社发展。 聚焦基层延伸,优质精准推动服务惠民。 久治县“五举措”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 开展一场宪法宣誓。 开展一场专题学习。 开展一场线上宣传。 https://www.edulxw.cn/news/index/detail.html?id=52623
7.安徽宿松构建县乡村三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群众遇事找得到用得上此外,县司法局还强化与人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引导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有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全县14个法律服务机构47名村居法律顾问深入各自联系村、社区,精准对接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重点群体,开展法律援助服务。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4/15/033011792.shtml
8.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总结11篇进一步完善村(居)法律顾问相关工作,引导每位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将法援案件、乡村振兴法治课堂、村两委换届选举、矛盾纠纷化解、涉农法律咨询等均纳入到法律顾问服务范围,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巧用特殊时间节点,通过开展送法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法治宣传活动,送法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宣传,促进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6088665.html
9.农村法律顾问工作日志(精选8篇)借鉴国内同行的有效做法,结合今年市县两局推行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可以尝试实行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合同制”。由于县域内律师资源有限,而全北京市律师资源充足,县法援中心可以面向全市范围内的律师事务所招标,通过洽谈、议标等形式确定合作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合同。合同制实行案件指派到所,由所选派律师承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ltw1h8f.html
10.陕西实现全省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中工民生新华社西安9月3日电(记者雷肖霄 郭强)记者3日从陕西省司法厅了解到,陕西省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省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截至8月底,陕西省共有8690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了17022个村和2719个社区的法律顾问。 据了解,法律顾问主要协助村(社区)自治组织起草、审核、修订自治组织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其他管理规https://www.workercn.cn/32850/201809/03/180903164621600.shtml
11.昌宇所徐卓然律师杨贵佳律师开展法律咨询及法治宣讲活动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未成年群体法治意识,进一步构建守法、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2022年6月17日,昌宇所村居法律顾问徐卓然、杨贵佳律师在细水乡中心学校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法治宣讲活动。 活动由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徐卓然律师主讲。徐律师结合自己的办案经历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就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http://m.changyulawyer.com/nd.jsp?id=762
12.东莞律师协会11月22日,村居法律顾问培训小组举办法律顾问培训沙龙活动。 11月22-23日,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中 国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我会理事、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立云律师作为全国律协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 11月27日,我会工会法律服务团副团长蒋四清应省总工会邀请,前往http://www.dglawyer.cn/info/f6f3b417e80c4a239b5c35d15fbce484
13.“山东好人”孙运波:普法使者为群众撑起法律晴空河东同时,依托村居法律顾问“法润民生微信群”,吸收村委会成员、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热心群众进群,为辖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和法治宣传服务,打造群上“村居法律顾问”。 线下,组织开展“送法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对基层干部及广大农民进行民法典的普及推广,突出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http://hb.dzwww.com/p/12519105.html
14.江苏海门:深化基层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南通网南通新闻在议题的讨论中,对于具体实施的方案,村民们还充分听取了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等的建议,借助法律专业队伍的力量,不断促进基层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协商讨论一致后,青正村再将协商成果及时转化落实。 海门区城乡基层创新探索“援法议事”活动的基层实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http://m.zgnt.net/content/2022-12/17/content_3144890.htm